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最近,在《科学时报》“科普新见”栏上读到了一篇“奇文”,《科学的迷信与迷信的科学》。本来,“科学与迷信是一对水火不容的死对头”,但是,在作者的笔下,科学竟成了迷信,迷信竟成了科学。奇谈之一:“科学,也常常是迷信的对象”。理由是:“科学在大众中的形象恰恰是神!”“把自己不懂的东西尊奉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这种态度,正是迷信”。我们不知道这位作者是否写过“科普”文章,是否在这位作者的笔下写出来的“科普”,是不讲科学道理的“科普”,  相似文献   

2.
费秉勋先生曾在西北大学做过我半年的选修课老师,因时间短暂,接触不多(与两人都寡言少语不无关系),故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毕业后,虽无来往,但却通过书报刊广电等媒介不时看到费老师的大作新著和学术踪迹,知道他发起成立了中国神秘文化研究会,并担任会长,也不时听到有关他的神秘的传说,不知不觉,他在我心目中愈来愈神秘了。后来,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又和费老师见面了,重叙师生之谊后,作为出版工作者,我以请教的口气询问费老师:“书摊上的周易卦卜的书是否掺杂迷信成分?”答曰:“无所谓迷信不迷信,周易本身是科学的,至于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13,(19):172-172
达尔文主义可以分为新、旧两种。旧达尔文主义(或“经典达尔文主义”)的内容不仅包含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代表的生物学思想,而且还包括以斯宾塞和赫胥黎的相关著述为代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与之相比较.所谓的“新达尔文主义”的实质.是以细胞科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新成就为内容.以达尔文的演化论为框架,完成生物学各个门类知识的大综合。和新达尔文主义相关的哲学问题有: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哲学的产生科学哲学的产生是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世纪初,科学理论加速度出现和发展,特别是经典物理学的崩溃和新的物理学的发展,非欧几何系统的建立,几何、代数、算数的公理化,命题逻辑的符号化等。这种根本性的变革自然地唤起人们对科学进行元研究。另有一些哲学家要用科学改造传统哲学。赖辛巴哈在《科学哲学的兴起》一书中指出:“本书认为,哲学思辨是一种过渡阶段的产物,发生在哲学问题被提出,但还不具备逻辑手段来解答它们的时候。它认为,一种对哲学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不仅现在有,而且一直就有。本书想指出,…  相似文献   

5.
科学到底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在不同的语言中,“科学”有着不同的内涵。在西方,“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是了解、知识或学问;在古老东方的梵语中,“科学”表示“特殊的智慧”;英语中的“科学”(science),通常是“自然科学”的简称;而德语、法语的相应概念,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包括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由此可见,同是“科学”一词,出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之口,心里所想的不一定是一码事。  相似文献   

6.
相术是一种巫术相术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指导下的技艺,这种技艺就是占卜术。现在有一个好听的名词叫预测。预测有科学的,有迷信的。占卜属于后者。相术占卜就是根据人的长相进行预测。相面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面之异与人心之异之间的关联,就是相面占卜  相似文献   

7.
胡塞尔坚持一种“普遍科学”的科学观和哲学观 ,在科学与理性遭到怀疑与诋毁时 ,胡塞尔却保持着对科学与理性的热情奔放的信仰 ,他指出 ,正是对“普遍科学”这一理性信仰的怀疑导致了欧洲文化的危机。胡塞尔认为 ,近代以来的科学与哲学运动是追求普遍科学和客观知识的历史 ,而对自然的数学化起了主要作用。胡塞尔最早明确看到对科学基础进行分析、对科学方法进行评价的独立学科即将产生 ,他称之为“科学论”。他认为 ,科学真理不但在于明证性的原始事实 ,而且还须得到系统论证 ,而逻辑学则应当承担起“科学论”的任务。因此 ,与马赫、罗素等哲学家一样 ,胡塞尔也应当被视为科学哲学运动的先驱  相似文献   

8.
伊德的身体理论是理解其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思想的重要视角。他在“身体一”(感知的身体,体验的身体)和“身体二”(文化建构的身体)的基础上,提出了身体的第三个维度,即“技术的身体”。“技术的身体”是对“身体一”和“身体二”的综合,主要特征是工具的涉身性,而这正是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伊德的身体理论对涉身、知觉和行动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挖掘,对“情境化知识”、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全新解读,对我们建立批判的知识论和技术现象学有诸多启发,其中有两个向度不可忽视,一是关注行动,二是重视现象学一解释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老问题,似乎又永远是个新问题。佛教、基督教等传统宗教,当然不同于迷信。梁启超曾说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至于基督教,更从来反对迷信,在中古时代甚至迫害“巫师巫婆”。那么,从宗教哲学的研究来看,二者究竟区别何在?  相似文献   

10.
1864年春,一天,法国科学院在巴黎大学举行了一次盛况空前的科学討論会。参加这次会議的不仅有知名学者和年青学生,而且还有当时的社会名流和王公大臣。蜂涌而来的听众把大学的演讲厅挤得水泄不通。是什么学术問題引起人們这么大的兴趣呢?原来,这次会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重要的科学争端:生物是否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間內,从沒有生命的物质中突然地自生出来。离奇的天然自生論关于这个問題,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但是在不同时代,人們有不同的看法。在十九世紀中叶以前,人們对世間万物来源的解釋,除去宗教上的“上帝造人和万物”迷信說法外,最流行的看法是所謂“天然自生論”,认为活的生物可以在一个极短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曾教一个洋朋友写汉字,他老人家像画画一样左描右描,最后说:你们的每个字都是一幅符咒图——他没说像鬼画符,其实就是那个意思。中国人迷信“字”,觉得“字”像咒一样有奇妙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何何 《百科知识》2001,(7):53-55
这是一个老问题,似乎又永远是个新问题。佛教、基督教等传统宗教,当然不同于迷信。梁启超曾说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至于基督教,更从来反对迷信,在中古时代甚至迫害“巫师巫婆”。那么,从宗教哲学的研究来看,二者究竟区别何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钱学森同志,就“公元二○○○年的中国”的研究等有关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他特别强调未来研究要有中国特色,要联系中国的实际。一马克思主义未来学,首先是一门科学的未来学。于光远同志在《未来与发展》创刊号上的一篇文章中说,要科学地预见未来,我很赞成。这句话很概括,其实科学的未来学和科学地预见未来中之所谓科学,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哲学的发展史是科学哲学从阐释科学"发现"走向解说科学"创造"的历史,它既是关于"发现"的科学哲学的衰落史,也是有关"创造"的科学哲学的发迹史。在科学哲学从"发现"走向"创造"的历史演变中,人们见证一种古老而伟大的科学文化的没落,正是这种日趋没落的真理本位主义科学文化提供了人类形形色色所谓"创造"的精神和物质的思想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5.
苗东升 《今日科苑》2010,(1):116-119
为什么是钱学森 所谓科学论,指的是从哲学上论述科学这种社会存在的理论,也就是关于科学的起源、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社会价值、历史作用这些根本问题的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主要是恩格斯建立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和迷信是个不算新鲜的话题,这不由得使人想起这几年来产生的几位“反伪斗士”(都是科普界的“精英”)。因为有了一些政治资本,他们就恨不得把“反伪斗士”这几个字刻到脑门上,到处炫耀,捎带手兴风作浪干着铲除学术异己的勾当。于是“伪科学”帽子满天飞:蒋春暄数论、张颖清  相似文献   

17.
 约翰·齐曼在对科学的本质和真实面目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他自己的一种新的科学观——自然主义科学观,他的自然主义科学观对传统的科学哲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并且注重对“真科学”的社会的、认知的和实践的方面进行探究。齐曼对科学的这种解读方法也被称作元科学多元论。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正在受到越来越强大的规制。权力与资本的联合,正在改变当前互联网的架构。对互联网进行一定程度与性质的规制是应该的,但是超越了自由和危害到人本身的基本权利则是有危害的。危险的不仅是互联网本身,危险更存在于人们对此影响是否会侵蚀自由、民主毫无认识,或者自动地把对于自由的认识交付他人,把自由拱手让给他人。在此,偏颇的科学教育充当了帮凶。本文运用科学实践哲学通过两个案例对于这种危害和科学教育的偏颇做了论证。  相似文献   

19.
在远近闻名的鞋城晋江市陈埭镇,有各种鞋类生产厂2000余家。这2000余家鞋类生产厂所需的一种发泡剂,就是由伟阳精细化工研究所研制开发的。这种发泡剂不仅质量高于国外同类产品,而且生产成本较低,深受厂家的欢迎。说来也许你不信,这种发泡剂的研制者林常德只有初中文化,他是怎样走上科研之路的呢? 笔者眼前的林常德朴素、不修边幅,脚上穿一双拖鞋,而这个很“土气”的林常德,就是“竹莲雅”牌LCD白色低温发泡剂的发明研制者。让人难以置信!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晋江陈埭这个沿海小镇,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激起了很多人投资办厂的热情,各种鞋类生产厂家尤其多。而这些厂家所需的发泡剂大多都要从国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到货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方哲学界关于亥姆霍兹研究的不断深入,他的科学与哲学思想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正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就亥姆霍兹的非欧几何思想及其哲学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重要思想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而且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重要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