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初二《物理》“运动和力”一节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结论,可作如下演示实验。(如图),实验装置由两块木板组成。一块长20厘米,挖有小槽(作斜面板用)。另一块木板长40厘米,(作平而板用),小槽取中挖30厘米长即可,槽深以大于小球直径的2/3为宜。  相似文献   

2.
(一) 中师物理第一册251页“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一节,研究静止气体的压强大于流动气体的压强的演示实验,我照课本上图7—15装置实验,效果不稳定,我把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1、不用橡皮管和胶囊滴头,改U型管为直玻璃管,长40厘米左右,内径大约1毫米,在直玻璃管中装入5~10厘米红色水柱。 2、把直玻璃管水平放置,然后用电吹风机对准一端管口垂直于玻璃管吹风(如图1所示),可看到玻璃管中的红色水柱迅速向  相似文献   

3.
为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相遇问题"的本质特征,可制作下述教具进行演示.材料长80厘米、宽35厘米、厚1~1.5厘米的光滑木板一块;开有凹槽的厚1厘米、直径分别为3、4、5、6厘米的大小轮子各1个;直径为2~3厘米的小轮子3个(自己做或到圆木店买);长1.8~2米纱绳一根;长4~5厘米、宽2~3厘米的尼龙搭扣和所需图片若干;直径2~2.5毫米、长3~3.5厘米,两端有螺纹和螺帽的螺杆若干根.制作在木板左右两边分别钻1个2~3毫米的小孔,用螺杆装上小轮子,如图中的(1)和(2);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1997年第4期刊登了“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改进”一文,读后深感此改进很有必要,效果也一定十分明显。同时据我十多年中师生物学教学工作摸索和总结,以为还可在装置方面作些改进,即用图1所示的装置代替原来的:装置中①为半透膜;②为一根管径2~3厘米、长4~6厘米的玻璃管,可用管底破损的试管,截取一段,两头在酒精喷灯上烧光滑制成;③为中央打一小孔的橡皮塞,大小与②管径配套;④为大烧杯,内盛情水;⑤是一根细透明玻璃管,内径要小些.内径越小则越明显,其外径项与③中央的小孔相配套;⑤是村在细玻璃管后面的长条形…  相似文献   

5.
电场是人们不能直接见到的一种特殊物质,为了使电场形象化,人们引入了电力线概念。以前我们演示电力线实验时,既难做成功,也难使所有学生观察清楚。近年来,我们利用幻灯演示,效果较好。兹将演示方法简介如下。一、实验器材:玻璃浅盘一个(直径15.5厘米,可用生物实验用的大号培养皿代替),蓖麻油(茶油亦可),碎头发丝,铜质(或铁质)小圆柱体(直径2.5厘米,高1.5厘米)两个,铜环(直径14厘米)一个,铜片(长10厘米、宽1厘米、厚0.2厘米)两块,导线两根,感应  相似文献   

6.
小学自然第五册九课“耳朵的科学”中有一个鼓膜作用实验,学生制作的实验器具成功率较低。教师做演示实验时,由于火柴棍的振动现象很微弱,学生稍微离得远一点就看不清了,我就发挥投影仪能化小为大的特长制作了一只投影件。方法是: 1.从一只直径6—8厘米的塑料盖上锯下高度为1厘米的圆圈,用透明胶片在圆圈上卷一个长20厘米的圆筒,接口用透明胶带粘合。 2.取一只乳胶手套或气球皮,剪成一块直径比筒口大2厘米的圆形。用长约20厘米的细线中间系上一根火柴。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差,教师教《自然》中有关星空的知识时,往往感到费力。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可根据影视的道理,制作与之配套的投影片进行教学。 取透明胶片一张,以中心为圆心,以10厘米长为半径画圆,圆周代表一年四季的星空。把圆周分成四等份,标注“春、夏、秋、冬”及四季星空的主要星座,圆心处涂以红色代表太阳。再用淡颜色胶片(或透明胶片涂以淡绿色),制作一个直径1.5厘米的圆代表地球。然后,用一透明窄胶片(长约7—8厘米)把“地球”与“太阳”连接起来,一端固定于“太阳”中心,  相似文献   

8.
<正> 拿2个带橡皮塞的标本瓶、4段细玻璃管。在第一个标本瓶的橡皮塞上按玻璃管直径的大小打一个孔,将一段玻璃管插入孔中。标本瓶里盛满水,内放一条小鲫鱼,将橡皮塞塞好,装置如图甲。在第二个标本瓶的橡皮塞上按玻璃管直径的大小打2个孔,分别插入2段玻璃管,并在一玻璃管下端接通一段气肠皮,另一端接通一个装入适量沙粒的气球(气肠皮与气球接头处的中间插进一段玻璃管导气),玻璃管的上端用气肠皮接通注射器,标本瓶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器材: 1000毫升的烧瓶一只;橡胶塞一个(配烧瓶用);5—10厘米长的玻璃管一根;15厘米长的橡胶管一根;止流夹两个;酒精灯一盏;铁支架一个;天平(连砝码)一架;水若。 二、实验步骤: 1.在橡胶塞中间打一个穿心孔(孔直径比玻璃管外径小1毫米),玻璃管紧穿在橡胶塞中间;再把橡胶管套在玻璃管上。 2.烧瓶内盛以约为其容积的十分之一的水,塞紧橡胶塞后,置于铁架上,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待烧瓶内的水剧烈沸腾时,移去酒精灯,迅速用止流夹夹紧橡胶管,不让橡胶管漏气。 夹紧橡胶管,这点很重要。夹不紧,瓶外空气就会进入瓶内,实验就得重做。我们是这样夹的:一个夹子平夹橡胶管后,把胶管折起来,用另一个夹子再夹起(如图)。如果用医疗器械用的橡胶  相似文献   

10.
考试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命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检测的信度和效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不容忽视的命题随意性。 现以某校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题为例:一道选择题是:“用一根42厘米长的铁丝正好可以焊成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教具,它的高为( )厘米。”给的否案有4个:“(1)4 (2)3 (3)5 (4)2”,参考答案是“(2)”。经计算正确答案应为0.5厘米。另一题“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是20厘米、深2米,在池内  相似文献   

11.
材料:厚0.3毫米左右薄钢片一块,长15厘米,宽1.5厘米;薄木条一块,长10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长2厘米的小铁钉2颗。制作:从距铜片一端2.5厘米处起,每隔1.5厘米,在其宽度中央用小锤轻敲截去尖端的铁钉(长约6厘米铁钉),在铜片上做成四个小窝。将木柄与铜片的另一端用2颗小铁钉铆合,重叠部分为2厘米(如图)。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将火柴头用剪刀剪下4枚放入铜片窝内,然后手持木柄让铜片的另一端在酒精灯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装置和步骤: 用直径为5—7毫米,长为20—25厘米的普通玻璃管作催化剂管,在催化剂管中放入一堆约1厘米长的片状铁锈(铂丝团或新的Cr_2O_3亦可),按下图连接:  相似文献   

13.
1 材料 1.100mL的薄壁软塑料药瓶一只;600mL的废饮料瓶一只。 2.50cm长的细玻璃管二根、10cm长的细玻璃管一根(直径7mm),单孔胶塞二只(孔径和玻璃管相同),10cm长的乳胶管一段。 3.刮脸刀片一片,小刀一把,百得胶少许。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2003年6月第1版)第83页有一个“运动的合成”的演示实验,器材要用到一支长80cm至100c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如果内径小,这种长度的玻璃管相对较易准备,但使用时难灌水,演示效果差。如果要准备内径达1cm或1cm以上的这种长度的玻璃管,对于部分仪器配备还不够完善的农村中学,可能会有困难。为了准备好这个演示实验,我用一支断了活塞下部滴定嘴的酸式滴定管(化学实验用)作为专用玻璃管(临  相似文献   

15.
一、仪器名称: 月相模拟演示器 二、制作材料: 月相模拟演示器的制作仅用一块平面镜、一个小皮球、12号钢丝(或铁丝)约80厘米、马粪纸1/4张和少许木头。 三、制作过程: ①选用一块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2至3厘米的木头作支架底座。 ②在底座的中央处打一小孔,安上长35厘米  相似文献   

16.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电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新教材第 58面用了图 13- 5到图 13- 7三个图来说明这一定律 ,但就是没有介绍用演示实验来证实这一定律 .关于这一实验 ,一般学校实验室是用的原电池 ,由于内阻很小 ,实验很难成功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试验 ,设计自制了一个实验演示器 ,其演示效果很明显 ,现介绍如下 .1.器材 铜片、锌片 ( 8cm× 3cm )各一块 ,铜线(直径 1m m左右 ,长 8cm~ 10 cm )两根 ,2 0 0 m L烧杯两个 ,U型玻璃管一根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 ,粗棉线( 30 cm~ 4 0 cm长 ) ,浓度为 5~ 10稀硫酸 ( 30 0m L ) ,小开关三…  相似文献   

17.
二、催化管的制作 取一段电阻为3—6欧的电炉丝(利用废电炉丝亦可),绕成直径为1厘米、长3—4厘米的螺旋管,接好引线,装到20×200厘米型号的带支管的硬质玻璃管内,再装进用重铬酸铵制备的Cr_2O_3作催化剂,两头用玻璃丝堵住防止  相似文献   

18.
神奇的漩涡     
成功  郭晓旭  沈霞 《早期教育》2001,(21):17-17
“农夫山泉”矿泉水瓶盖(带活塞)两只,大号可乐瓶(无色透明)两只,直径1.5厘米、2.0厘米、2.5厘米的小、中、大电工穿线用塑料管各一段,φ1.14笔杆一段(4.5厘米长),百得强力胶或双管A、B胶,塑料胶带等。  相似文献   

19.
《物理教师》1984年第3期介绍了“静电除尘演示”实验。笔者用下端封闭,长约300~400mm、直径40mm左右的玻璃管来演示,简单易行,效果较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玻璃管外用0.5~1.0mm的漆包线稀绕20匝作为一端线,另一端线为长250~350mm的粗制丝竖放在管的轴线处,并在管口用胶木片固定,粗铜丝下端焊一鳄鱼夹,用来夹一段蚊香。实验时点燃蚊香,产生烟雾。两端线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第四节中(人教社版),用第196页图9—5的装置,定性演示焦耳定律,实验时需要煤油,而煤油膨胀在玻璃管中上升的现象区分度不够大。因此,我对此实验装置作了如下改进。结构说明:A、B、C是三段“4B”铅笔芯。A、C等长(8~10厘米),B长为A长的一半。用多股铜丝芯导线按上图将它们缠接紧(用小刀把铅笔芯两端刻出一圈小槽,导线缠接在槽内),固定于有底座的竖直木板上,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