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全球"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是世界学习型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本文通过对各国学习型城市发展进程和实践经验的分析,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标准和策略三个方面揭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理念上,学习型城市将走向"包容"、"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在标准上,一些国家提出了绿色城市指数、综合学习指数等测评体系来测量学习型城市的发展进程;在策略上,既有国际层面的多维度发展策略,也有国家层面的个体发展策略。总体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体现出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型,"人"开始成为社会和城市发展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1965年,保罗·朗格让(Paul L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议上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教导每个人果敢地承受危机、变革和不安全以及把他们自己同时间联系起来".[1]这一论断不仅丰富了终身教育的内涵,而且推动了学习与城市之间联通关系的新发展.之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有关组织的推动下,学习型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和行动战略.2021年10月,第五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了《学习型城市延寿宣言:通过终身学习建设健康而富有韧性的城市》(以下简称《宣言》),明确提出后疫情时代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与前进道路.《宣言》强调"建立促进城市健康学习的新范式"和"通过增强社区韧性来加强富有韧性的城市建设",成为国际学习型城市发展与努力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城市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趋势。为了研究与推动学习型城市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习型城市协会等国际组织从终身学习、全纳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多种角度探讨学习型城市理念,并努力通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活动推进全球性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应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领头羊"与示范区。我国建设学习型城市要以学习者为本,促进复合发展、特色发展;突破传统学习观的藩篱,推动四个转向实现;关注市民素养与城市能力复合发展;以系统化思路整体谋划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兼顾国际标准与本土需求,通过构建合理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建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4.
依托终身学习体系保证城市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很多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理念.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学习型城市联盟成员城市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应对办法,并在教育领域制订应急计划和远程学习解决方案.文章通过梳理学习型城市联盟的发展历程以及学习型城市联盟成员国在疫情发生后的教育应对,提出了新时期学习型城市的发展趋势以及终身教育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未来学习型城市发展,应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涵,将终身学习视为重要治理理念,充分体现城市发展的包容性,并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与学习型城市发展进行多层面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依托终身学习体系保证城市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很多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理念.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学习型城市联盟成员城市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应对办法,并在教育领域制订应急计划和远程学习解决方案.文章通过梳理学习型城市联盟的发展历程以及学习型城市联盟成员国在疫情发生后的教育应对,提出了新时期学习型城市的发展趋势以及终身教育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未来学习型城市发展,应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涵,将终身学习视为重要治理理念,充分体现城市发展的包容性,并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与学习型城市发展进行多层面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发布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北京宣言》,提出"以全民终身学习促进城市的繁荣、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之后,第二、三、四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分别在墨西哥城、爱尔兰科克市、哥伦比亚麦德林市举行,大会主题从"建设可持续发展学习型城市"到"终身学习的全球理念和本土行动",再到"全民学习促进社会包容".2021年10月,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背景下,第五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韩国延寿市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大会发布了《学习型城市延寿宣言:通过终身学习建设健康而富有韧性的城市》.结合此次大会主题、议程和宣言内容,从生态城市、绿色社区和健康家庭三个维度分享作为一名学习型城市研究者的思考认识和北京的有关行动.  相似文献   

7.
王元  孙玫璐  程豪 《成人教育》2019,39(10):90-93
以UNESCO学习型城市框架中的"六大支柱"为视角,审视艾斯堡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基于此,结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依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从学习机会均等、教育包容属性、创新学习方法、体验学习乐趣、多方参与协调、共享共建共赢等方面建设属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学习型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时代,"三边模型"的思想理念在干部成长、发展、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三边模型"内在含义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探究如何高效建设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分析"三边模型"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我国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广州市在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高度重视将数字化学习方式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注重发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优势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主动承担服务与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使命,着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理念、机制与价值取向诸层面进行创新探索。深入挖掘这一案例,无疑对认识与解决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推动相关实践进程与学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2012年12月1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以"开辟数字化学习新疆域——广州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探索"为主题的"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与会者围绕数字化学习推进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就广州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创新探索及其所反映的新趋势,广州电大及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在实践中开辟数字化学习新疆域的经验及其样本意义,包括如何发挥政府、社会、学校、行业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当中的作用,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如何切实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瓶颈问题与解决路径等问题展开了学术研讨。此次学术圆桌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严冰和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主持。正在广州参加中心城市广播电视大学推进开放大学建设试点专题研讨会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学术活动。研讨内容分两期呈现。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城市的发展与开放大学的使命相辅相成。广州电大在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建立了"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平台;以价值理念为引导,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以多样化项目为纽带,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攻关项目研究为新起点,对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的体系、模式、特色品牌、长效机制、服务标准的构建进行了创新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基石,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城市不断超越自我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这一必然趋势,本文以宁波为例,谋划了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十大目标;规划了"融入式"、"带动式"、"联动式"三条建设路径;提出了完善治理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绽放社会活力、强化服务保障、激发发展动力等深化对策,以期为同类城市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城市是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发展核心,通过各种教育及学习方式实现城市和市民长期以来能力的提升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城市。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能有效促进城市发展、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对于国家或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国内外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实践及经验表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继续教育、强力推进数字化学习、构建多方协调参与机制、发挥制度优势、建设学习型政府以及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估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从而更好地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是人类社会高度集约的地域类型,学习型城市则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新高度,是学习型社会的"缩影"。创建学习型城市是为学习型社会创设良好的区域性社会环境和奠定必要的组织基础。昆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设学习型城市,将建设学习型城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006年1月,昆山市十届四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统筹发展各类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同年2月,昆山市政府  相似文献   

14.
文章聚焦于高校继续教育服务西部地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功能,从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特色出发明确了高校继续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中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提出的新需求,并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西部地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充分发挥高校继续教育的能动作用助力西部地区学习型城市建设,进而为实现全国范围内高校继续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5.
高志敏在<成人教育>2009年第5期撰文,提出了学习型城市的发展愿景及发展目标.作者指出,学习型城市未来"愿景"的生成与表述主要是基于"学习型社会"原创者的反思与呼唤,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精要与精髓,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城市的互动关系,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天然关系等几个源点.  相似文献   

16.
夏飞 《成人教育》2015,35(2):28-30
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高职院校在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应起到核心作用,通过进行四个理念转变,高职院校应积极进行多层推进,在服务市民、企业和区域发展等三个层面有所作为,更好地推动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习型城市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的重要基石,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名片之一。在借鉴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理念与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到青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成就,推动青岛学习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应当加强规划引领与立法保障,创新多元治理体系,融合信息技术为学习者增权赋能,凝练“青岛品牌”,打造“青岛样板”,以理论研究促进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的"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以及通过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和《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两项重要成果文件,构画了学习型城市的蓝图,也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定位,引发了我们对城市社区教育发展新的思考。城市社区教育的取向,反映出教育地位更加凸现、教育理念加快转变、教育价值不断提升;城市社区教育路径,需要建立灵活的社区学习方式、提供完善的信息技术服务、创设多元的社区学习文化;城市社区教育基础,需要进一步调整政府定位、进一步加强多方协同、进一步促进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9.
学习型城市建设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燕 《教育导刊》2008,(12):21-23
本文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视角,分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开放性、终身性、个性化等符合学习型城市建设要求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征,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优势及作用。建设好学习型城市。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学习型城市是在城市范围内,调动所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贯彻并落实终身学习理念,从而促进个体潜能的挖掘与全面发展、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与思维品质、维护社会的融合与稳定、推动城市各方面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的一个"学习型社会"缩影。同时,学习型城市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地区、学习型组织、教育型城市、智慧城市等这些目前受关注度较高的概念间存在紧密联系,其均将终身学习理念贯穿始终,并关注"人"这一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