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退出公立学校重返私立打工子弟学校,即“退公返私”,形成了与主流诉求不和谐的现象。原因主要包括:一、公立学校高收费与进城务工人员低收入之间的矛盾;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立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问题;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原有教育水平与现有教育教学进度的不一致性。因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真正地适应和融入城市公立学校,做到“留得下”、“学得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进城务工人员在上海城市化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做好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是上海城市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班级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不高,子女知识水平差距大;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教学与管理难度大;生活条件差,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问题给义务教育带来了挑战,教师应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予更多关注。同时加强引导,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合机制,让每个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还得不到平等的机会,这体现在入学机会的不平等、享受教育条件的不平等和教育效果的不平等三个方面。为了实现"同在蓝天下"的梦想,有关部门应做到:第一,建立中央财政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并设立专项资金,完善教育救济制度,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享受到相对平等的教育资源,真正获得免费的义务教育;第二,完善现行的教育法制和教育政策体系;第三,提高打工子弟学校的地位,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第四,进城务工人员家庭自身有必要对子女做教育规划,重视教育,争取平等的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4.
<正>南京市召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宣布将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三个延伸",即从义务教育向非义务教育延伸,从关怀学生向关注家庭延伸,从机会保障向文化融合延伸,确保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0%以上在公办小学就读,100%在公办初中就读。  相似文献   

5.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语文学习情况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其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工作应该注重三个方面:突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其学习主动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科学评价,积极引导,注重细节。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日前,南京市召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宣布将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三个延伸",即从义务教育向非义务教育延伸,从关怀学生向关注家庭延伸,从机会保障向文化融合延伸,确保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0%以上在公办小学就读,100%在公办初中就读。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94):13-14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其学龄子女也往往以"举家迁徙"的形式进入城市各类学校就读。进城农民工子女步入城市后,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进城务工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表,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受教育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开展课外阅读,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突破"孤岛"成长环境的限制,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是近年来学校教育实践努力的新方向。文章结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课外阅读现状,提出了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问题,实质上就是要改革现行的以户籍为依据的相关管理制度。当前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统筹规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中考与高考  相似文献   

10.
进城务工人员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学校都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推进教育和谐公平,调查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试图探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与对策。主要策略有:建立档案,重视家访,家校联系,尊重学生人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开展活动,激励教育,积极引导,讲究教育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王莉 《安徽教育》2012,(5):26-27
<正>2011年9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则题为《安徽:钱随人走,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难》的新闻,报道了我省实施"钱随人走"的公共教育经费改革,破解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难题。这一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底,我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的又一项利好措施出台了:人均教育经费按电子  相似文献   

12.
元旦前,全国25个省市的异地高考方案相继出台,艰难落实了去年8月底国务院有关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指示精神。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异地高考方案在众人的翘盼中,终于在2012年最后一天来临之前同时出炉。北京市从2013年起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有条件"地放开高职和专升本:上海市以进城务工人员的"积分"来划定随迁子女享受高考的不同权利:广东省则决定以2013年、2014年、2016年为三个时间节点,分步骤、分层次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的高考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华灵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目前,学校小学部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253人,占小学总人数的76.2%,中学部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55人,占中学总人数的42.58%,全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共计408人,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58.62%。  相似文献   

14.
苏金山 《广西教育》2010,(25):14-14
华衡小学是一所具有千人以上规模的学校,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铁路各站段职工家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乡镇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学习自觉性欠缺,自由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问题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首要问题。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价值观现状及其问题,分析其原因,从多个不同的角度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价值观引导和教育,是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6.
曹喜军 《教师》2011,(36):11-11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有自卑心理。作为一名在初级中学任教多年的教师及班主任,笔者发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卑心理有着不同的外在表现。本文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卑心理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双红 《安徽教育》2012,(11):20-20
<正>本刊讯9月29日下午,芜湖市少年宫"阳光假日"公益剧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129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老师、家长的陪伴下,兴高采烈地来到少年宫,免费观看亲情励志影片《跑出一片天》。这是芜湖市少年宫"阳光假日"公益剧场为全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设的国庆专场。  相似文献   

18.
张丽琴 《甘肃教育》2014,(24):20-20
正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大批学龄儿童也随父母转入城市学校就读,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加入,使城市学校教育面临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分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勤劳、朴实、善良,但受家庭、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进城  相似文献   

19.
《海南教育》2013,(1):4-4
<正>为做好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我省普通高考(以下简称"异地高考勹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在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充分认识做好"异地高考"工作的重要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趋势,福建农村出国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流动人员逐年增多,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三种特殊群体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即流动人员的子女;大量出国人员或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即“留守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