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殆(dai)。"【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疲惫而没有  相似文献   

2.
不少同学都想寻找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以求快而多地掌握知识。在这方面,孔子提倡的四个结合的学习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学与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是学不到知识的;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更加糊涂。只有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二、学与问相结合。孔子提出欲学必须“切问”。他自己学习时就是“每事问”的。知识浩如烟海,学习没有止境,要想真正学到知识,除了刻苦之外,还应有“每事问”的精神。不懂就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切不可不懂装懂,羞于问人,贻误自己。三、…  相似文献   

3.
“千古读书方法之善,当首推孔子”。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读书方法科学适用,自成体系,特别是“四个结合”读书法,更为人们所推崇。 学与思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话极其概括地道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只学习,不思考,是学不到知识的;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空想  相似文献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教育家孔子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国外教育的理念有明显的相同之处,就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永杰 《考试周刊》2012,(11):143-144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也就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把学和思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高效学习。然而这只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只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了必要的储备,如果将这些知识长期储存而不加以利用,它们就会转入睡眠状态从而成为死知识,这就是为学而学。那么如何让所学知识一直处于激活状态为我所用呢?对于所学知识就要及时运用。  相似文献   

6.
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即“读思结合”,是指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应当自始至终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由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的读书方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意是说:只是读书,而不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就不会有真正收益;只是自己一个人空想,而不踏实读书,就会疑惑不解。)这两句话清楚地说明了“读”和“思”两者之间的关系:“读”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思”有利于自己智力的发展,但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但如果仔细思考一下,那么我们不难发现,这“读”与“思”一般说来还是有先后顺序的:“读”在前面,“思”紧…  相似文献   

7.
各辞书、教材对《论语·为政》第十五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解释各异,大致有4种:疑惑;危险,有害;通"怠",表疲怠、疲倦;指其本义"没有发展就中止"。笔者认为此四解皆欠妥,"殆"实为"佁"之假借,表"止"义。"思而不学则殆"应译为"只思考而不学习,思维就会限于一隅,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若能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还能做到以下四个有机地结合 ,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一、学与思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或盲目接受知识而不加思考 ,对所学知识会感到迷惑 ,茫然不知所措 ;只空想而不读书接受新知识就会神思枯竭 ,精神疲殆。学习积累应与钻研思考并重 ,不可偏废 ,这样才能掌握书本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二、学与问相结合郑板桥说过 :“有学无问 ,虽读书万卷 ,只是一条钝汉”。学习要勤于思考 ,善于提出疑问 ,敢于提出问题 ,不…  相似文献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也就是说没有"思"是不行的,仅有"思"也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在"思"的基础上的研究,做一个既有思想又有行动的教育者.笔者从事数学教育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促进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得到同仁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学问,学问究竟怎么学?怎么问?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字面的意思是“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很迷茫,而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疑惑”。孔子40而不惑,50知天命,我今年50岁,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经过在北大的学习及多年的教学、研究工作,才慢慢地对这句话里的两个“学”和两个“思”的内涵有所理解。《中庸》里主张的:“博学,问,慎思,明辨”,是对《为政篇》里这几个字的最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学习不但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后而不学习就会精神困倦而无所得。可见学习和思考应并驾齐驱,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教育先哲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不断地思考,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反思中总结与成长。只教不思,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思不教,就会成为夸夸其谈的空谈家。因此,我们长期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思品老师们,更要学会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思品教师。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十大历史名人列表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人,那就是孔子。孔子一生中,只在年轻时做过官,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工作。他一生教过的学生有三千余人,其中不乏有知识、有才能的人。《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与学生言论的著作。它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原则。在《论语》为政篇的"学与思"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意思是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  相似文献   

14.
于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索就会迷惘,只思索却不学习就会疲惫。”  相似文献   

15.
陈杰 《江苏教育》2011,(5):55-56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一个人倘只是进行接受性学习,却不用自己的脑筋来思考,那么他必然感到迷惘:而如果只是一味胡思乱想,却不实实在在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典出:《论语·为政》原文:同引用释义: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学习,思考也会陷入困境。注重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学习既要  相似文献   

17.
新版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文《〈论语〉十则》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字,正文下注释为“疑惑”,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一则作了如下解释:“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迷惑”与“疑惑”是一对近义词,按这种理解,“学而不思则罔”与“思而不学则殆”导致的结果几乎是一样的,即“迷惑”和“疑惑”。但事实上,“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引起的结果显然是不一样的。那么,“殆”字应怎样理解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搞清楚学与思…  相似文献   

18.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读书、不学习的人,会变得愚昧无知;只读书、不思考的人,也只会徒费精力而一无所获。所以,勤读书、善思考的人才会具有灵气和智慧。勤读善思,可以引领一个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浮躁走向宁静,从野蛮走向文明。下面是我班同学在读书、思考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展示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19.
熊燕子 《学语文》2007,(4):20-20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教导学生应将学与思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师者,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与时俱进尤为重要。因此教师也要注意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囊括了各科知识的语文教学更应如此。我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顾"埋头死学"而不去加以思考消化,则会受到蒙蔽,知识也得不到深化理解,只是模棱两可,一知半解。为证实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学完《熔化与凝固》后,我对全班学生进行这样的测试:在学习《熔化与凝固》的过程中,你对有关"熔化与凝固"的物理现象有过哪些联想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