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数学思维方法角度,阐述了运用类比发现法促进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通过实例探讨了类比发现法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数学能力不同,数学的兴趣程度更是不同。这种现状给数学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从自己的数学教学、从他人的数学高效课堂、从教学辅助行为中,越来越意识到:数学教学的“因材施教”需要渗透到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素养的提升需要思维活动的创新,培养学生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保证。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可从学生好提问题出发,以提出问题为着力,以提好的问题为生长,需要教师理念更新,行为改进,更需要一以贯之地去实践。  相似文献   

4.
数学推理信念是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从数学推理的内涵、数学推理教学的信念以及数学推理学习的信念三个方面收集资料,对他们的数学推理信念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数学推理的教与学需要"重知",需要构建支持推理的课堂文化,需要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思维方式及其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研究数学思维方式及其培养,需要从数学教学的本质角度认识思维方式,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发现思维方式的培养途径.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决定了核心素养培育能否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6.
发现数学规律题,指的是与学生以前学习的数学规律没有什么关系,需要学生先从已知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才能够解答的题目.  相似文献   

7.
<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是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实施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课程的基本内容是:从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本质出发,论述了数学发现和数学解题的一般性规律、原理和方法.教学改革应贯穿"典、深、通、究、根"教学原则,为学生搭建拓展数学素质教育的平台,综合培养学生的认识论、价值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1 数学史指出数学需要合情推理数学需要演绎推理,但从科学发现的角度来说,更需要合情推理.波利亚认为:"只要教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那么就应让猜想和合情推理占有适当的位置." 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靠的主要是合情推理.回顾数学自身的发展演变历程,改变数学进程的重要数学结论的发现和创新主要靠的是实验、观察、估算、类比、归纳、联想、想象、猜测等合情推理,而不是逻辑推理.数学家欧拉曾说过:"今天已知的数的性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从心理学研究可以看出,思维一般都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时候,需要从数学问题出发,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0.
大数学家欧拉指出: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数学教学应当实施“数学化”、“再创造”过程,即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数学发现的活动轨迹,从生活(生产)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数学实验恰恰是沟通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桥梁.正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的:“儿童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再过渡到抽象的过程.实现这一过渡,表象是关键.”加强实验教学,是建立表象的基本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手段,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及证明,从而使学生亲历数学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即“做数学”的现代数学学习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使其全面认识数学两个侧面的重要途径,并可通过数学实验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数学实验教学可有效地摈弃以往教学中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及对数学发现过程的展示和数学直观性背景注意较少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量例证,从语音与拼写、词语与词义、语法与语义三个层面上论述了英语语言的非逻辑性,从而证明语言不是逻辑推理的产物,因此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掌握一些规律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正确运用这些规律。  相似文献   

12.
凯尔森在晚期著作《规范的一般理论》中,提出了规范逻辑问题,即标准真—假逻辑中的特定原则,特别是矛盾律和推理原则是否能够适用于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问题。凯尔森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规范没有真值,它们不是语句而是存在,所以规范之间的冲突不是语句真假上的矛盾,由一般规范到个别规范的过程也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矛盾律和推理原则都不能适用于规范,也就是说,逻辑是不适用于规范的。凯尔森的规范逻辑观点本身包含着概念上的混淆,他所说的"逻辑"问题也不是标准意义上的逻辑问题。但正是他后期的规范逻辑理论反映了其规范思想的重大转变,反映了他从理性的规范理论向非理性主义规范理论的转变,反映了他对康德主义原则的怀疑和背弃。  相似文献   

13.
回溯推理是一种在侦查实践中被广泛运用的或然性推理。它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应予正确界定。为使之能在侦查实践中被正确运用,应为其建立正确的逻辑模式,并按强度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4.
积分问题在传统数学中已臻完美,但在有理函数的积分中如果结合具体问题适时采用组合方法来解决,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作者在文[1]中曾经探讨了四类有理函数的组合积分法,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常见分母二次型、常见分母三次型有理函数的组合积分方法,以及若干递推公式。  相似文献   

15.
语境提示是互动社会语言学创始人约翰&#183;甘伯兹在研究话语理解规律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对于解释会话推理的过程与机制、揭示社会文化背景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语境提示理论提供了在语言形式特征与言语活动类型及相应的交际规约之间建立联系的可能性。将这一理论引入对外汉语语用研究中,对于揭示汉语的理解机制和会话策略,帮助留学生提高汉语理解能力,进而提升汉语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理论经济学的数学化关键在引入数学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经济学的数学化,一个重要前提是需要真正理解数学思维,而只有理解了数学,数学思维才能相应地产生出来,在对哲学的概念反思和数学的演绎推理进一步认识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引申到认识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三学科的关系,有关理论经济学研究如何使数学思维的应用达到最优等问题,则必须通过已有的研究实践活动去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消除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应该做到“四个转向”,即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学生的“学”、由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由阅读技能训练转向阅读策略教学。要建构以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就要教会学生运用预测、求证、感悟、推论、提问等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从“学读”到“会读”、“乐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诺顿在古德曼和亨普尔等人的启发下,结合他的科学哲学研究背景,提出一种不同于他所定义的“形式归纳理论”的“实质归纳理论”,强调归纳的局部应用性,拒斥普遍的归纳推理模式。归纳推理的基础往往建立在具体领域的事实之上,因此所有的归纳推理都是局部的。诺顿认为归纳推理模式是由事实授权的,我们可以通过考察这些事实的可靠性来评估归纳风险。同时实质归纳理论不再区分归纳的事实部分和模式部分,所以不易受休谟问题的影响。但我们发现,诺顿的归纳辩护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理论也遭受多方面的批评。实质归纳理论是归纳逻辑领域的前沿性成果,引起了逻辑学界和科学哲学界的广泛关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归纳逻辑的强劲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案件事实认定中,传统形式逻辑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这一思维工具存在着固有的缺陷,我们应该对其前后件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楚地刻画,否则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推理。这种刻画在我们的案件事实认定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我们的法官正确顺利地完成案件事实认定工作,为正确判决的生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实际上就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认知语境为语用推理提供了手段.以使交际双方(即说话和听话)能依赖于此并通过一定的推理以迭到对某一事实或话题都明了的交际目的。推理劓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的。英语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交际活动.教师应当好中介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