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对于加强当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探讨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指出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开展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深化东北抗联精神;营造红色校园氛围,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宣传东北抗联精神。  相似文献   

2.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侵略战争中形成的气质风貌和品格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战斗精神、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涵具有宝贵价值,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是对东北抗联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主要有规划课程体系,丰富...  相似文献   

3.
"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热血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所形成的英勇抗争精神,它向全体中华儿女深刻的诠释出了"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精神、崇高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国际主义精神"的真正内涵,在新时代同样具有一种强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东北抗联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亦在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塑造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因此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理论研究价值,同时也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把对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到对大学生的教育当中来,不断摸索大学生思想教育新方法,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度,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健博 《林区教学》2020,(12):11-13
东北抗联精神是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铸就,是中国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文化的传承,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教材。传承红色基因,探索工作路径,建立红色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使之成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思想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精神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6.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的客观要求,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历史责任、砥砺道德品格、厚植崇高情怀等方面的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新媒体传播,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李洁 《林区教学》2022,(2):9-12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所需.梳理科学家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时代价值.应以课堂为抓手,以教师为主导,...  相似文献   

8.
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深远。近五年来,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呈现出研究数量创新高、研究群体年轻化、研究领域多元化等特点,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化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改进研究方法和思路、创新工作思路、结合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特点,用长征精神涵养大学生思想、意志和品格,帮助大学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相似文献   

9.
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样态,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以抗美援朝精神生成逻辑及内涵意蕴的阐释为基点,明晰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将抗美援朝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课堂、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时代新人的培育和抗美援朝精神的赓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但由于高校对东北抗联研究尚浅,学生重视专业学习,轻视理想信念教育,家庭环境又不具备红色氛围,导致东北抗联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11.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思想结晶,它与长城精神、井冈山精神一脉相承,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把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重要工作之一,不断探析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路径,不仅能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水平,还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举国之力的战疫斗争。在斗争中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取得了一系列战略成果,在抗疫实践过程中孕育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珍贵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是抗疫精神塑造大学生人格的有力途径,把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会进一步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使命感,坚定“四个自信”。团队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来探寻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并将抗疫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到凝聚人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人民创造和发展的伟大抗战精神,既是我国人民勤劳实践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璀璨明珠。抗联精神内涵尤其丰富,即使在今天,时代价值也极其高。高校传承抗联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键价值。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意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并肩作战的团结合作观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突破自我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革命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锤炼大学生的政治定力,促进大学生养成自强自律的品格,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革命精神存在大学生对革命精神认知不够、校园融媒体阵地建设特色不强、课程育人融入革命精神存在短板、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革命精神,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建强校园融媒体阵地,持续实施课程思政和不断强化保障支撑。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紧跟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任务,也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新使命。科学家精神的培育对大学生具有信念教育、价值导向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可从主体契合、内容切入、介体承载、环体依托及实践深化五个层面加以解决,有效落实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开放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是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教育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具有红色文化特质的东北抗联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在实践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研究东北抗联精神对开放教育学生思政工作的影响,蕴含着丰富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校将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具有重要价值,红岩精神是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素材,是大学生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有力武器,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根基,是培养新时代奋斗幸福观的力量源泉.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借助校园网络平台,丰富红岩精神宣传方式;注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红岩精神,丰富教学内...  相似文献   

18.
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维系中华民族团结自强的民族精神,培养具有民族凝聚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对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华优秀文化成果的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模式的革新,也是增强大学生民族情感的现实需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校园思想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提供良好平台;通过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推动沂蒙精神进一步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及通过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体系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是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品质、能力素养和道德情操。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贯穿大学生全课程教学,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中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