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和概括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一一列举策略,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P50~5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P50~5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搭配的规律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操作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使学生在探索不同搭配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初步体会有序思考和符号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5051页。教学目标:①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②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感。③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合作探究,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找到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学会两种或多种事物间进行组合与搭配的方法,知道搭配方法和"乘法"的关联,能利用搭配规律解决多样化的实际问题。2.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探究过程,体会用符号来表达搭配规律的简洁性,获得数学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0耀51页。【教学目标】1.学会对两种不同事物进行有序搭配的方法,掌握搭配规律,并能利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不完全归纳推理过程,体会用符号来表达搭配规律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发展思维能力,获得模型思想的启迪。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化数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生活的中一些搭配问题,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在观察、猜想、思考、合作、讨论中逐步培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意识,提高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0~51页《搭配的规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倩 《江苏教育》2012,(Z3):80-83
【设计理念】《搭配的规律》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第八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知识对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乘法原理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弄清搭配问题中的"分步"是寻找搭配规律的关键。日常生活里经常会遇到与搭配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服饰选配、饮食搭配、颜色搭配、路线选配、队伍组配……本节课研究简单的搭配现象,联系实际问题理解"搭配"的含义,学习不重复、不遗漏地有序选配,探索计算选配方案总个数的方法,是发展数学思考的载  相似文献   

13.
英语搭配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语言学界的一个热点议题.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形名搭配错误的分类和统计分析发现,高职高专英语学习者掌握英语形名搭配的水平普遍偏低,其错误的主要类型是: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而引起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负迁移,直接翻译,近义词互换.本文根据分析结果为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英语教学应重视词汇搭配,增强学生搭配意识;词汇搭配教学应侧重讲解整体意思取构成词的引申义、比喻义的搭配和结构不对等的搭配.  相似文献   

14.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如何给学生的发现提供空间,并在数学课上将思维引向深刻,同时又能很好地达到目标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一、创设合适的情境,揭示目标案例一:教学《搭配的规律》,创设花配花瓶的情境,教师准备了3种花(玫瑰花、兰花、百合花)和2种颜色(黑色、蓝色)的花瓶。让学生用一种花配一种颜色的花瓶,看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用准备好的图片,一一搭配。在搭配的过程中,学生激烈地争辩着。生1:玫瑰花配黑花瓶,也可以配蓝花瓶。再用兰花配黑  相似文献   

15.
王泽勇 《考试周刊》2014,(34):84-84
<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种观念表现得尤为突出。用数学眼光观察问题能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一种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感悟。因此,我在设计苏教国标本四年级下册《搭配的规律》这一课时,就努力发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发现搭配规律提供有效保证。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有序、不重复的搭配规律现象。在整节课中,始终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主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钱阳辉 《江苏教育》2012,(Z3):85-86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搭配现象,理解搭配过程中的规律,并能运用搭配规律思考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经历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索、归纳、抽象、论证能力,逐步学会数学地思维的方式。【教学过程与意图】一、情景引入,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情景:同学们经常喜欢玩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1.同桌间自由游戏,体会两个人出不同的形状,形  相似文献   

17.
"数·量·名"定中结构的变异搭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名"定中结构的变异搭配在文学语言中较为常见,它是对正常搭配的语义规则、语法规范、逻辑准则三方面的超越,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特殊的修辞效果.文章拟从其搭配类型、构成特点及语法规律方面作一些探讨,力求对其本质规律有新的拓展与发现.  相似文献   

18.
偏误分析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本文以《西班牙的番茄节》一文中的关联词语搭配类偏误为例,从偏误现象、偏误分析、教学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1.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2.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3.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渗透符号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能力和建模思想。  相似文献   

20.
●犤教学内容犦“找规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犤教学目标犦1.让学生在充分参与找规律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犤教学重难点犦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规律;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犤教学准备犦糖葫芦若干串、照片若干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