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还新闻策划的本来面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坤 《新闻传播》2004,(2):15-16
提到新闻策划,往往会有人叫好有人喊停,有人这样理解有人那样阐释,怎样还新闻策划一个本来的面目,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这里仅结合一些新闻实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王刚 《新闻前哨》2005,(2):51-52
新闻作品是否有自己的风格,这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有人就认为:风格只属于学创作的范畴,是艺作品的专利。作为“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的新闻,其体的本质特征是再现,新闻报道(消息与通讯)只是按固有格式写作而已,无所谓风格。事实上,新闻作品不仅存在风格,而且是能形成风格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眼”通常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件中,及时观察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有人说它是新闻工作者判别新闻的“特异功能”。是否具有敏锐的感知力,是判断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否优秀的关键所在,也是新闻工作者能不能给受众提供有价值、有阅读性、受欢迎的新闻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闻作品是否应读有主题? 新闻作品要不要、有没有主题? 有人认为,新闻作品是新闻事实的报道,如果提出新闻作品要有主题,会不会使新闻报道失去客观性?而有的报道,特别是那些很简单的事实的报道,很准谈什么主题。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据资料载,中外新闻界对新闻的定义有四十多种说法。有人同意陆定一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也有说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王中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更准确些;还有人把这两种说法归纳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变动的重要事实报道”,这样说对吗?目前,新闻是否有权威定义?  相似文献   

6.
是否重视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原则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社会效益是新闻的生命所在。’o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读者从中可以领会到社会效益对新闻传播的极端重要性。但是更科学一些讲,应该说社会效益是新闻传播的宗旨,是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和意图的体现。怎样衡量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呢?主要是两条:一是受众有积极的反馈;二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在当前的中国,主要是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现有传播学著作中,一般都列有论述新闻传播效果的专章,这对增强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无疑是有助益的。但…  相似文献   

7.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从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中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称职或优秀的重要标准。在一些论述中,有人又把它称作"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等。《现代新闻采访教程》中对新闻敏感解释为: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  相似文献   

8.
针对真实乃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的特征.认识“新闻策划”的本源二重性和策划者的两个方面.就可看出.“新闻策划”是正确反映新闻规律的必要手段。一、明确“新闻”与“策划”的含义.按新闻规律办事。“新闻”是什么?目前争议的焦点是各自的认识所站的ffJ度不同。有人认为新闻是一种文体,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久的报道。有人认为新闻是一种事业,即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有人认为新闻是一件新奇的事.即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事实;有人认为新闻是一种职业,即新闻机构从事业务工作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出新的“魔棒”,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新的“增长点”,还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功,这些话都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新闻报道策划对于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提高新闻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性,那么,新闻报道策划应该如何进行?它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相似文献   

10.
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是能够及时发现、判断新闻是否有价值的能力。有人称,新闻敏感度是新闻的"眼",其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记者的新闻敏感离不开政治敏感,没有政治敏感的编辑记者很难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本文就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度问题展开探讨,并针对如何有效提高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度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来,本杂志社接到一些投诉,说有人持有苓社工作证,以本社工作人员名义在外进行一些非正常的新闻采访活动。甚至有人以湖南日报新闻天地杂志社驻★★记者站、工作者、办事处名义,在车上喷涂新闻天地杂志社新闻采访车字样。为此,本社郑重声明:  相似文献   

12.
谢顾问:前不久遇到一件这样的事:某医院破格为一个住院费不足的被撞伤的司机办理了入院手续,并使这位司机转危为安。可由于我采写这篇新闻晚了一步,加上稿子还要—一核对审查,稿子送到报社后,编辑说“过时了”。可也有人说,新闻过了时也可以“抢救”,是这样吗?52973部队刘喜刘立同志: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倘若等新闻变成旧闻时再去采写,那还有什么价值呢?因此,新闻单位总是偏爱一两日内发生的鲜活新闻事件,而对那些过了时的新闻,总是忍痛割爱,“枪毙”了事。然而,对于作者来说,是否稿子因为“过时”而被枪毙,就…  相似文献   

13.
张玉 《青年记者》2012,(33):29-31
目前,大家提到新闻,很容易想到"新闻侵权"。然而,近年来侵犯新闻版权的案件,却很少有人关注,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也只是更多地关注自己所采写或刊登的新闻不侵犯他人的权利,而对自身版权是否被侵犯却关注不够,这也导致我国新闻媒体行业普遍忽视对自己新闻版权保护的现象。特别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4,(10):80-80
仙桃日报社何世标谈到:新闻作品要不要议论是新闻工作历来争论的焦点。有人主张新闻只要事实,不发议论;有人却认为新闻要事实,也要议论。作认为新闻允许议论,议论是新闻中的点睛之笔。新闻作品中的议论多数出现在人物通讯作品中对描写人与物发表的看法、评论和抒情等,表现作对人物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字,也是作对人物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新闻策划?至今尚无权威定论。有人认为,新闻策划主要强调编辑记者对报道事件的提前介入,是对新闻的判断、选择和设计、开发。也有人认为,新闻策划是一场演出的导演过程,等于制造新闻。孰是孰非,引起了新闻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新闻策划广泛应用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的报道之中。人们清醒地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从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中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称职或优秀的重要标准。在一些论述中,有人又把它称作“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等。《现代新闻采访教程》中对新闻敏感解释为: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会被认为新闻价值观有问题,但有人会以我所报道的事实有新闻价值为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申辩。究竟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两者又有何联系?是否只要认定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就可以不讲手段的正当性?我们联系《世界新闻报》发生的一些问题来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模糊新闻已受到新闻界以及学术界人土的关注。在我们中国,模糊新闻的亮相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主张精确新闻的人否定它,但也有人肯定它。1988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篇消息,题目为《一条缺少新闻要素的新闻——某企业利润十分之一被各方摊派,因怕得罪有关部门不敢透露厂名》。这是一篇模糊性很强的新闻报道,刊出后,反响强烈,有人否定,有人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模糊新闻理论及实践课题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郭悦 《新闻采编》2005,(5):42-42,46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平面媒体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报纸,曾是世界上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新闻传播媒体。但到了20世纪末,电视的兴起以及后来电脑网络的兴起,彻底改变了过去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媒体的丰富和传播途径的多样化给平面媒体的生存带来极大的挑战。曾经有人认为,在现今的社会,报纸正逐步或者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相似文献   

20.
尹瑛 《当代传播》2003,(3):82-83
“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人喊“信息过载”,有人却叫“信息匮乏”,这就是新闻信息相对过剩的表现。新闻媒体的同质竞争,新闻媒体间浅层面的联动,新闻娱乐化倾向以及网络媒体发展尚不成熟等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新闻信息量与质的不平衡导致了新闻信息相对过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