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一、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兴奋地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  相似文献   

2.
1.激发求知欲望,训练思维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所以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教师又出示3 3 3 3 2,让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培养发散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点。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逐渐向创新发展。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幅图: 教师问学生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五角星,能列乘法算式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提出怎样移动,就能列出乘法算式呢?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得出三种思路: 第一种,第3堆移给第1堆1个,原图变为: 第二种,前两堆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一、二册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学生在运算和认识上的一次质的突破。初次接触乘法,学生会感到陌生,理解上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好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自然地弄清乘法的意义及来源,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尤为重要。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这一节的教学目标是:①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②会读、会写乘法算式,能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并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为此,我对这一…  相似文献   

5.
正"乘法的初步认识"作为乘法学习的起始课,对学生之后学习乘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该课内容的教学,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上,教师一般的做法是:由书中出示的主题图入手,学生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并列出连加算式。将所列的连加算式进行分类,发现有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教师告诉学生此种情况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的读法,教师强调每个因数的意义,然后进行大量练习巩固。这样的做法,学生往往掌握了将相同加数的加法改写成乘法的方法,但对加法和  相似文献   

6.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培养我国的四化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带有创见性但又符合客观规律的思维。这里说的“创造”,不是指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而是指学生的发现、创造和解决问题,仅仅是对于学生本人来说是一种新鲜事物。例如,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二册中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4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明确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乘法的初步认识过程,感知乘法的意义,是低年级数学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通过多次实践,教师尝试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几个几相加",在强烈反差中引导学生感知求"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教给学生从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提供计算结果,让学生设想出能得这一结果的许多算式的办法,使儿童的思维由一点向许多方面辐射,以培养其辐射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与相应的除法后,我向学生发问:“积是18的乘法算式有哪些?”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道:有2×9、9×2、3×6、6×3……  相似文献   

9.
激发求知欲, 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如:在一年级“乘法初 步 认 识 ”一 课 中 ,教 师 可 出 示3 3 3 3 2,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能否将此算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想象”———创新的翅膀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培养,珍惜他们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把加法算式“2+2+2”改写成“2×3”的乘法算式,而对于算式“4+4+4+3”,学生一般只会改成“4×3+3”或“4×4-1”。此时,教师要指出学生写出的算式只是含有乘法的算式,然后引导…  相似文献   

11.
正三年级学生在刚学习了"加和减"、"乘法"之后,对于计算教学的拓展往往感觉到枯燥。对此,笔者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了一节思维训练课,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这类有趣算式的特点,并能运用自己的发现,创造算式、验证算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听算就是教师读出算式,学生通过思维直接说出得数的一种计算方式.听算在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听算不出示算式,学生必须集中精力认真听清数据,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意识地集中起来,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想]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六年制第三册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推想,从而发现规律,推出口诀。其思维训练如下: 出示例1(插图和7的七个乘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认识7的七个乘法算式与同数连加的关系。学生讲:它们的关系是,7的七个乘法算式都可以转化为同数连加的加法算式。指导学生转化并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乘法,会列乘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读写。2.在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3.沟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初步感受知识的产生是源于实践需要的观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正确地列出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多媒体显示古人打猎记数的故事)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以打猎为生的。如果这位猎人每天打两只猎物,两天能打几只?看谁最快列出算式。3天能打几只呢?5天呢?10天、100天…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2.认识乘号,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法。3.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具学具游乐场情景放大图或课件、乘法算式卡片、若干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新知1.算式:2+4+5+8和2+2+2+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教师说明:后一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其中的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教学目标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所特殊的学校(多媒体课件出示学校图片)。这是一所动物学校,弯弯的小河,青青的草地,可爱的动物,多美啊!(设计意图:学生通过…  相似文献   

18.
乘法口诀同 2 0以内加减法一样 ,是学习数学乃至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工具。乘法口诀学得好与否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因此 ,在小学数学第三册的教学中 ,教师应严格把关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 ,让学生牢牢地掌握乘法口诀 ,并且能熟练地运用。那么 ,怎样上好乘法口诀课呢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学生对要做的事有兴趣 ,积极性就高 ,效果就好。在教学乘法口诀时 ,特别注意形象直观的学具、挂图、电教媒体的使用。鼓励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乘…  相似文献   

19.
<正>人教版数学第三册"乘法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加法到乘法,无论是从概念抽象程序上,还是从思维难度上,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质的飞跃。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做到整个教学活动不被乘法算式的外在结构所牵扯,而把重点回归到对乘法意义的认识上。  相似文献   

20.
经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后,问:“这道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什么分数?”(生:带分数)教师接过学生的话说:“对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带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带分数乘法怎样计算呢?你们能从刚才的复习中,找出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吗?”于是,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回答教师的问题。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