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十多年来,世界男、女短跑水平迅速提高,而各国短跑运动员训练的条件和手段方法的差异恰越来越小,说明训练的科学性明显加强,从而世界男、女短跑优秀运动员的实力越来越接近。因此,如何改进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工作的质量,已成为进一步提高短跑水平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探索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科学依据,寻找适合浙江实际的选材模式,我任教练员以来,进行多次跟踪探索,现将研究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使我国短跑运动水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研究越来越重要,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评价和预测,将会影响到选材的质量和提高运动成绩。如何对短跑运动能力进行评价和预测呢? 1.短跑技术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 在六十年代,我国的百米成绩曾接近世界水平,但以后却默然无闻,直到目前,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甚大。为尽快地发现和培养出优秀的短跑苗子,迅速改变我国短跑落后状态,使短跑这只邹鹰重新飞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其关键不外乎是选材和训练,而选材又是其先决条件。因此,对短跑运动员选材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将1978年以来国内外有关对短跑运动员选材的研究情况,从五个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谈短跑运动员的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使中华民族跃身子世界体育强国之林,首光必须努力提高我国田径动运水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短跑运动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田径运动水平。因此,培养一批具有世界光进水平的优秀短跑运动员是当务之急。而要培养出具有世界光进水平的短跑动运员,科学选材是首要的和先决的条件。目前体育界普遍认为“选材的成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苏联著名教练员阿拉宾认为:“不经常注意考虑选材问题,训练工作将是途劳无益的”。为此,本文拟就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和基础训练。近几年来,我学习了“控制论”理论,并采取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进行“控制论”运用于短跑训练中的探索。现将探索的几个问题汇总如下: (一)分析世界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的特点,对照我国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和训练实际,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选材模式。 (1)分析世界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特点: 第一:百米平均步长×步频之值都大于8.8。为了探索世界女子短跑运动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谈短跑运动员的多维选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进行研究。从短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运动力学、生理学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训练、选材的经验,揭示短跑运动员的选材规律和原则,以提高选材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短跑水平虽有进展,但同世界水平相比,差矩仍然较大。当务之急,须特别重视和培养后备力量,而后备力量的来源,则依赖于广大少年运动员的健康成长。为此,笔者仅就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培养问题,谈谈己见。一、选材是培养的前提选材对于予测前途,推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美国、苏联,民主德国等世界田径强国已走在前面,尤以民主德国为最。六十年代民主德国田径水平与我国相差无几,但在2  相似文献   

8.
(译注:本文来源自《田径运动能力的评价和选材》一书,1983年版。作者根据统计数据论述了有关短跑运动员选材问题。) 短跑运动员能达到水平取决于身体形态的某些指标(如身高一体重指数),基本体能的发展水平,以及适合短跑生理特点的专项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短跑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世界男子100米的纪录是9″9,女子100米纪录是10″8;我国男子100米现在水平是10″4,女子100米是11″5。为了尽快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在84-85年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是要作一番努力的。那么从何着手呢?首先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而要抓好这一环,关键在于选材。远材选得好,训等工作的成功率就高。准确的选材对迅速提高运动员成绩,培养世界水平的运动员是有决定意义的。反之,对选材重视不  相似文献   

10.
博尔特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短跑实力格局。博尔特现象有悖于传统运动训练理论。基于运动训练哲学角度,从步长与步频之间的关系、短跑运动员选材标准、主项与副项之间的关系、短跑运动员的地域分布等四个方面对博尔特现象进行理论探讨,旨在引起我们对博尔特现象的重视,最终为我国短跑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男子短跑、跨栏、跳远项目选材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运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对短跑跨栏和跳水运动员的选材阶段指标评选重点及成材模式标准的初步探讨,对我国短跑运动水平多年来停滞不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短跑水平较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缩短这种差距必须从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抓起,特别是选拔有短跑天赋的青少年,如果在选材这个环节上没有选到真正的后备人才,那么在以后的训练、比赛中不但教练员费时、费力,运动员自身遭受很大的痛苦,也不能达到高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本文通过总结多年的少年儿童田径训练选材方面的成功经验、体会,介绍了对少年儿童短跑运动员选材工作的相关理论、指标、手段及应用,对运动员科学选材和提高运动成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短跑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佩兰 《体育科技》2006,27(1):51-54
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进行探讨和研究,指出科学合理地对少年运动员进行选材和培养对于提高成材率减少训练中的人才“浪费”现象有重要意义,是当今高水平运动队抓好的重要环节,提出如何进行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的方法及手段,以期为田径运动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高校男子短跑训练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它们的内在规律,对于加强高校短跑训练管理的科学性和技术训练的有效性,提高训练水平均为产生良好的作用。本文探索的内容有: 1、高校男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问题。 2、高校男子短跑队的人才组合问题。 3、高校男子短跑运动员的步幅、步频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中,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是当前训练负荷发展的总趋势。为分析乳酸与短跑能力的关系和乳酸与短跑运动代谢特点及乳酸在选材中的应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短跑运动中的乳酸变化,结果发现短跑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与运动强度、运动量、训练水平、糖原含量以及缺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水平运动员的最大血乳酸值高。利用血乳酸指标能够反应不同运动方式及不同运动强度下能量供应情况和机体耐受情况,反映运动训练的水平,可广泛应用于短跑运动训练的监控和选材中。可考虑将45-60米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值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水平,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考察;将80米的成绩与其血乳酸值结合起来,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少年矩跑运动员的选材问题,一直是广大教练员关切的问题,一名短跑运动员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材的准确性,但要准确发掘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天赋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少年运动员的选材问题,越来越引起教练员的关注。选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认识和发掘少年的短跑天赋。短跑运动员的训练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准确的选材。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1998、2002年福建省第11、第12届运动会的13—15岁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评价目前福建省短跑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及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认为:1998、2002年福建省少年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13—15岁短跑运动员形态特征身高和克托莱指数较好,在短跑运动负选材中要进一步加大对下肢比例指标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自行车运动水平的迅猛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在训练中所占地位与日俱增,目前世界各体育强国都十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