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教学必须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近年来,我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中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因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小学儿童的思维是属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阶段.低年级学生思维尚处在直观形象的水平,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才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杜莲莲 《小学生》2011,(3):39-39
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l生。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各种各样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实在在的具体实际相联系,在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极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必须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学具与演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从而...  相似文献   

5.
相差关系三类应用题,现行统编教材分散编排于二,三两册教学课本中。实验教材则将其按组编排,根据实验教材的结构特点,我采用下述方法教学。一、感知起步,提前孕伏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感知是儿童认识过程的第一步,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形象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必须与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这是早有定论的。根据儿童认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但是这仅仅就儿童认识的一般过程而言,我们不能据此认为形象思维全是低级的思维活动,逻辑思维才是高级的思维活动,而让后者掩盖了形象思维的地位和作用。这种片面认识,在今天语文教学中的表现是明显的。尽管极大部分语文课文都具有文学的形象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概念化、抽象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正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中运用积累起来的表象进行的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更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同时,培养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可以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  相似文献   

8.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本身逻辑性较强,根据学科的这一特点,把数学知识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题材,寓思维训练于教学之中,关键在于加强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思维全过程。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学前班虽注重了数学教育,但内容上只注重数数和计算教学,而且强调知识性,忽视必要的思维训练。幼儿的思维是在直觉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并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所以具体操作可以在儿童的形象思维和知识的抽象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此外,由于幼儿好奇喜动,操作活动又正好既动手又要动脑、动口,所以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对学具的摆摆、移移、分分、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年级儿童年龄特征,积极引导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为他们进入高年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自然教学的重要任务。 如何搞好低年级自然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呢? 一、培养儿童注意力集中,是对几童进行思维训  相似文献   

11.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仍然是以其体形象思维为主,而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在直观教具、学具的支持下才能完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把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提出:通过教学使儿童“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为了完成《大纲》规定的任务,近年来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其一,善于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教者要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通过教学使儿童“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小学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对新奇、具体的事物感兴趣,感知事物的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化比较明显,对事物的主要与次要特点往往分辨不清,注意力不够稳定,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同一学习活动动上,善于记忆具体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结合以上特点,教学中应做到: 一、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儿童的认识规律通常是:从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联想。教师要善于做好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引导工作。对于概念的出现,法则的引出,公式的推导,必须依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进行教学。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时,应注意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与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沟通,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地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出示下图:  相似文献   

14.
小学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过程的飞跃。在这个过渡中,存在一个转折时期,就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小学四年级就处在这样一个关键年龄段。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并重的过渡阶段。形象思维是通过感官进行具体形象的感知,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变成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具体性的概念。形象思维能够让小学生在联想和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既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强化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一、按照思维特点进行培养思维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高级阶段,是人脑对认识对象的概括反映。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对初一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特点还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分析综合,对照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的综合训练,逐步实现由具  相似文献   

17.
低年级自然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始,从这时起,他们就要比较系统地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儿童的学习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兴趣,他们的思维形式正处于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实际上还远远没有完成这个过渡。因此,在组织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趣味性和可接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中学生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知识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正>儿童进入小学后,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是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形象性。由此可见,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老师的教导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不高,不仅在学习中得不到收获,更不会有创造力的发展。思维是一项高级的智力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可  相似文献   

20.
一、课题的理论指导 小学时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新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等对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儿童思维发展的种种新的需要,并和儿童已达到的原有心理结构、思维水平之间产生矛盾,构成儿童思维发展的动力. (一)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第一,整个儿童期,儿童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第二,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关键年龄”(四年级). 第三,思维形式逐渐完整. 第四,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中,存在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