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找工作是大学生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是工作难找还是人才难招,大学生们有着自己的不同看法。处于竞争激烈、日益浮躁的社会,对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的定位,大学生们各有各的打算,找工作是个精细活,一点都马虎不得。有的学生抱着什么赚钱多就做什么  相似文献   

2.
据《武汉晚报》报道 ,汉口一老汉为孙子聘请家教 ,以其孙数学卷子上的题目考应聘者。两天中 ,大学生、研究生应者甚众 ,无一做出 ,自称高级教师者 ,也没有做出来。附《武汉晚报》报道原文 :3日 ,汉口武胜路新华书店门前 ,找家教工作的大学生三五个一堆讨论一道数学题。旁边还有一位老汉看他们做题。老汉说他姓杨 ,来这里是想给读初二的孙子找位数学家庭教师。老汉对大学生们说 :“我不管你是华师的还是武大的 ,也不管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 ,也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特级教师 ,只要你能做出我孙子数学卷子上的这道题 ,我就请你当家教。”据报道 …  相似文献   

3.
为孩子请家教,当家长的有很大的选择性,那么,如何选一个最适合孩子的家教呢? 1.从“大一、大二”的学生中找。才考上大学的大学生,一是初中、高中的课程还记得清,知识也不显老化;二是这阶段一般还没涉及到恋爱、就业等分心的事儿。因此做起家教来会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4.
放暑假了。儿子在家待了两天,就喊着要出去打工挣钱了。儿子在师范大学里读的是英语专业,做家教当然是打工的首选。他出门看了“行情”,感觉便不是很乐观了。现在想做家教“生意”的学生太多,而且竞争激烈也把授课费压得太低。儿子觉得做这活报酬低了不能体现他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做了一个有关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机学科看法的调查,在调查活动中最令我高兴的是,全校竟有80%的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然而也有意外,有20%的学生说:“老师,我们的计算机课堂不够活,上课你说什么,我们必须听,没有我们自己活动的时间,有些知识根本不用您讲,我们自己也能完成。”听了这些话,我陷入沉思之中,是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了,  相似文献   

6.
作为高校勤工助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家教在高校非常普遍,各大中小城市家教市场也异常的“火爆”。如何去看待这种社会现象,社会各界早已有评论,褒贬不一。此种现象背后折射出来的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学校、社会、家长及学生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凡事都有利也有弊,存在不一定是合理的,但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所以,笔者在此不想再对这已客观存在的现象作一番利弊分析与讨论,而是欲从一个亲身实践者的角度,谈几点在校大学生做家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对从事家教的在校大学生及家长和学生有点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南假期     
打工也分三六九等,这是我经历了大学两个暑假才总结出来的。大一暑假,我做家教。生活悠闲自在。八点起床(无锡天亮时间要比家乡重庆提前一个小时),喝粥,外加这里常见的早点柿饼,甜饼,慢悠悠地出发。文学院前有成荫的绿树,钱穆先生做文学院院长时,这树只怕还没出生。江大也出了不少名人,像现任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先生、已经仙逝的教育家顾毓秀先生等。只是不知道我们这些新鲜人中有多少人能被记录进校史。无锡大学生找家教,多是拿牌子去新华书店门口找,我们呼为“站家教”。整个暑假都有人站在那里,等来的却是三十块钱两个小时的低廉工资——…  相似文献   

8.
据了解,许多毕业班学生都请在职教师做家教,其他学生也多半在一些名师辅导班上课。“课内不足课外补”的现象已渐成气候。在职教师家教的泛滥甚至让一些学生分不清课内课外。有专家指出,把课后的“加餐”当成“主食”,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营养不良”。中学生请家教目的不同,初中生为了中考,家长千方百计要找一些名校的老师在最后点拨一下。高中生为高考请一些一流中学的老师进行小班补习,不仅教学习方法,还能透露一些内部消息。于是一些名校老师成了家教辅导的宠儿。据称一些名师一个晚上的课时费甚至能达到近千元。学生们是宁可学校的课开…  相似文献   

9.
为明年加油     
手中有好多封沉甸甸的信,是谈“家教面面观”栏目怎样更贴近读者、贴近实际的。如读者李秀銮、陈元华来信说:“我们关心的是怎样科学搞好家教,使幼儿能健康成长,因此栏目要渗透科学育儿知识,对典型家教实例做些剖析。我们喜欢的文章是短——短小精悍,新——新事新意,活——活泼亲切,平——平等交流。此外,是否还能开展家教知识竞赛,激发读者学刊用刊的兴趣。一句话,真正让读者心里想读,爱不释手。”类似于此的许多中肯宝贵的意见还有很多。在组稿会上,编辑部的同志认真分析,一致觉得,明年的“家教面面观”要在“观”上  相似文献   

10.
目前,漫步街头,家教广告铺天盖地,异军突起的家教业仿佛让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看到了希望,为了自己的子女今后能考上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需不需要,就盲目地聘请家教或让孩子参加各类课外补习班。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对兼职做家教更是乐此不疲,一时间,家教蔚然成风。虽然,家教在提高中、小学生素质和文化知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只缘家教收益大一部分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时间广收…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们在做家教的过程中需要警惕五大“陷阱”,懂得自我保护。陷阱一:家长子虚乌有。武汉大学的小庞去年来到华中师范大学西门附近的一个家教中介公司,中介公司要求小庞办会员卡,收费标准为10元会费,介绍第一份家教收取信息费40元。小庞按中介公司提供的家教信息联系“家长”时,“家长”约他在武昌区阅马场见面,但他久等也未见人来,再打电话时,这位“家长”却说自己正在外地旅游,一周后再打过去,“家长”的手机总是关机。两个星期之后,小庞再去找那家公司的时候,他们居然早就搬走了。陷阱二:只管收费,服务低下。华中师范大学的小刘在交信…  相似文献   

12.
大四学生小杨,是个贫困大学生,相貌本不算丑,只是矮了点。小杨说,为争得一个面试的机会,他和同学想尽了办法。有的忙着用PHOTOSHOP软件来美化自己的照片,但这样努力也没有为他带来好机会。在四处碰壁、找工作无门的情况下,小杨走进了一家医院的美容科,做了隆鼻手术。小杨说,这是他毕业前找到工作“最后的希望”了。  相似文献   

13.
故事梗概秀婉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由于父亲失业,她不得不用兼职家教的钱来付学费。做家教可不是件容易的差使,尤其是那些学业毫无指望的学生,对她的裙子比对书本更感兴趣,她无法忍受,刚开始教一个新学生才7天,她就被解雇了。“不做家教就没有学费。”母亲想要她明白她没有其他选择。秀婉只得继续做家教,而这次遇到的是自大爱炫耀的志勋,更给她带来不可言状的烦恼。志勋是一家暴发户的长子。在学校,他是大名鼎鼎的捣蛋王和打架高手。这是他第三次重修高三了。有着如此“惊人”成绩的他极不情愿地成了与自己同岁但已经在大学念书的秀婉的学生。志勋衣着入时,花起钱来从不眨眼,整堂课上烟抽个不停。这些让秀婉惊得目瞪口呆。虽然秀婉极想放弃,但为了不使妈妈失望,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学业,  相似文献   

14.
不少学生都请过家教,也发生了很多“故事”,那么对于家教怎么看?是你自己要求家教的,还是出于无奈?是自己老师课后的辅导,还是请外面的高级教师或大学生?家教是好学生的再一次提高,还是“差生”的机会?我在读初三,面临中考。我们这儿的老师个个眼里闪金光(我所见的):语文老师每天晚上补一批,每批10人,收礼无数;数学老师暑假里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的繁华地段,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张书桌,一张年轻的面孔,一块有家教字样的牌子。这通常是一些负责家教服务机构设置的窗口。而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则自己走上街头,直接与那些想要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位家庭教师的家长沟通交流。这也是目前许多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阜南县柳沟镇的焦大姐最近有件难解的烦心事:初中毕业回乡的女儿在家闲着无事可做。“你说她能干嘛?考学考不上,地里的活没干过,连洗碗做饭也不会!”前些天,有人帮女儿找了个在城里做保姆的活,可是女儿思来想去还是一句“做不了”。  相似文献   

17.
“老师一律不准做家教。也不允许在外面授课。”(××学校教学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的校纪之一)“家教”是当今社会非常熟悉的一个词,不少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都有过请家教的经历。特别是现在,学习成绩差的要请家教,学习成绩好的也同样有可能请家教。可见,在重视子女教育的今天,家教是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一个市场。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在职教师做有偿家教,当然基层学校也不乏有此规定者。对此,有的一线教师认为,既然有需求市场,我们就可以投入其中,至于收费那是市场经济使然。也有的一线教师认为,做有偿家教有损教师的“德高为范”的师德形象。作为一线教师,你怎么看待有偿家教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18.
到海南求学后,一是迫于消费水平高,二是想“独立自主”,于是找了份家教。这份家教我总共教4个学生,都是初中的。开始还算顺利,他们在新来的家教老师——我面前显得很老实,尊敬地喊着我“大哥”,问一些不懂的问题,我也很满意,经常夸他们聪明,内心充满做好这份“工作”的自信。可慢慢地,他们后来就不那么专心了,老是打闹,对我的说教也心不在焉。有时候即使听了我的话也是人  相似文献   

19.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相似文献   

20.
“洋”家教是近半年来新兴的家教服务。据北京某文化交流中心的陆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洋”家教平均每小时要100元左右,但请“洋”家教和孩子练口语的家长们仍是不少。正在做“洋”家教的某大学留学生布鲁斯坦言,由于人员稀缺,现在不少“洋”家教都身兼数职,他就在给两个家庭做家教,而他认识的一位外教则已经成了4个家庭的外语老l师。布鲁斯透露,现在很多家长在请“洋”家教的时候都要1求懂中文,因此,一些本想做家教的外国人却为中文犯了难。(张颖) (责任编辑晓峰)瞄}一 “洋”家教方兴未艾@张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