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爱山,有人爱水,我却爱城. 在爱城的人中,有人爱都市,有人爱小镇——这于我都是无所谓的.我爱的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亦是可以被人格化的.科技可以赋予一座城市以它所愿意的任何外表,正如人可以选择任何他喜爱的衣装.但这样的城市是不真实的.我想到了帕斯卡尔.在空间和时间的轴上,城市和人都被湮没为一个质点,但如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若有了思想和灵魂,一座城市亦可以包含整个宇宙.而城市的灵魂,便是城市中的人.  相似文献   

2.
正案例描述幻灯片投影展示:电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手机、电脑、电视、电灯等都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师:电给我们带来那么多便利,那么老师今天带领大家与电来一个亲密接触.师:电有多重要?大家想想假如我们离开了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生1:没有电,家力的电视、电灯…不能用,所有的家用电器都不能用.生2:所有用电的机器都不能工作,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师:对,如果一座城市三天没有点,整个城市产生动乱.电  相似文献   

3.
那些天,我一直都在想怎样赚钱.绞尽脑汁,我想到一个绝妙的计策——动员朋友们去发传单. 这绝对是个好主意.发出去的是传单,赚回来的可是钞票.想到这里,我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可是我们似乎把一切都想得太简单了. 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找传单发,这个城市忽然间变得那么陌生.我们按小组分头行动,可似乎这样也不行——因为我和朔朔都碰了好几鼻子灰,对进店要传单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接连被十几家店拒绝,本来趾高气扬的我们灰心了.我们越是垂头丧气,太阳越是热情,火辣辣地嘲笑我们.  相似文献   

4.
正过了很长时间我才发现,那些具有节点意义的时刻,其实我们都是一个人。高中毕业,我们一个人,去了陌生的城市。大学毕业,我们一个人,去陌生的国家深造。工作以后,我们去陌生的地方出差,一个人坐飞机,一个人住在陌生的酒店,一个人吃当地陌生的菜肴,一个人和其他形形色色的人,说着各种各样的话。有时候,也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哭泣。很长时间,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时刻,我们都是一个人,直到一  相似文献   

5.
城市记忆     
从出生到现在,你有没有搬过家?有的人从一个街区搬到另一个街区,有的人则是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甚至搬到其他国家。当我们再返回昔日的老房子,看到的是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风景,还是完全陌生的城镇?当我们发现,小时候住过的房子,读过的小学、中学都已经悄然消失,变成完全陌生的高楼大厦,我们是否,只能在歌曲里寻找那一份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6.
是什么令我们幸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海外英语》2008,(1):5-11
是什么令我们感到快乐?是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还是让我们倍感满意的工作环境,抑或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答案.幸福与快乐,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时代,都有所差异,也有所共性.本期让我们放眼世界,看看幸福、快乐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一个在它成为任何别的东西以前的体验环境.无论城市体验可能是什么,它都可能是组成城市的多维度中最重要并最有力的一个维度.应把都市体验当作可供分享的环境,一个凝结在一起的却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一部分来探究,从外部、从远处这样一个不同的视角来探究.在城市体验的基础上建构起城市美学的内涵,进而通过分析城市的变迁,探寻理想的都市体验样态,以及都市美学在这种都市体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博客链接http://wangkailingcctv.blog.163.com/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且故乡信息又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那么,面对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一千个城市,我们还有使用"故乡"一词的勇气和依据吗?我们还有抒情的可能和心灵基础吗?  相似文献   

10.
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因及其支持系统——以上海市郊区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无论是主动市民化还是被动市民化,城市郊区的农民市民化一般都是在城市土地扩张和城市建设重心外移的背景下,借助于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的强力推动而进行的.如果我们把农民市民化过程看作一个有机系统的话,它实际上同时存在着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的社会支持结构.可以说,农民市民化是在城乡比较差异和相关政策的社会与制度背景下,依赖于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通过一系列连续的社会网络的综合运作而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虽然个性不同,形象和精神气质各异,但都贴近着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陪伴在我们身边。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视野里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贫困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贫困和环境问题,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交汇在一起,使我们实施减贫时不能不触及环境问题,也使我们治理环境时不得不触及贫困问题.研究表明,环境与贫困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环境干预的项目对减贫有重要影响.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运作才能解决环境问题,减少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2013,(12):65
第二辑世界上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街角和每一座房子都是一个故事!那些花开的美丽瞬间、宁静的天空永远都很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以光速往前发展的城市。这是一个浩瀚的巨大时代。这是一个像是地下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的城市。这是一个匕首般锋利的冷漠时代。我们躺在自己小小的被窝里,我们微小得几乎什么都不是。——《小时代》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与城市中学相比.农村中小学生在学习上"后进生"比例较大.我们身处农村的教师和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和孩子能跳出"后进生"的群体,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重量     
陈钰鹏 《阅读与鉴赏》2009,(10):21-22,54
大部分学生觉得地理课很单调、很乏味,学好地理必须背出许多地名、国家和城市的面积、人口……所以不少年轻人没有那份耐心去和枯燥的数据打交道.以致地理知识贫乏,连我国某些省会级的城市都不知道。话虽这么说.哪怕我们再热爱地理.有一个地理概念是我们至今都没有碰到过的:城市重量。  相似文献   

17.
如果社会公投,选择明星中的"模范家庭",我想付笛声一定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 他和太太任静走人人们视野,就成为了"幸福"的代名词,而这一关键词,一直跟随着他们走到了现在;直到他们的儿子付豪也入行,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中秋大型歌舞晚会上他们一家人演唱的《花好月更圆》,更是以羡煞旁人的出镜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喝彩. 现在很多人很多时候把家庭的不和,子女的难教育归结于社会,认为环境影响着家庭.但其实,家庭完全可以是一个"桃花源",可以享受于城市之中,独立于城市之外,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创造这样一个家园.我们的言行,我们的品格,我们的性格,都直接会决定着我们的家庭是否和谐、快乐和向上. 那是内质,假如家庭不和,即使是学表演的人,也不可能长期坚持"表演".但是我们看付笛声全家的每一次出镜,那种笑容都是发自于内心,洋溢着甜蜜和幸福.  相似文献   

18.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提出,是由我国流动人口的现状决定的,他们是我国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回避的一个特殊群体.全纳教育的民主、平等和“零拒绝“原则使我们再次意识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所面临的迫切性、复杂性和严峻性.进城务工人员要想获得相当的公民权利和民主权利,真正迈入全纳社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有一座城市。这座城市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这里居住的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叫做樊博文。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所以我也叫樊博文。因为大家的名字都一样,所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人说:"我住的那个城市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城市." 这个人说得没错,因为那个国家只有一个城市. 这个人还说:"我住的那条街是我们那个城市最好的街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