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也和自然界一样充满了矛盾,所以数学本身就是一部辩证法。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必须尊重辩证法,并自觉地把辩证法运用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去。现就数学中的辩证法及辩证法在数学中运用的一些片断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宇宙间充满着矛盾和变化,矛盾表现在一切事物的各个方面。数学中也充满着矛盾和矛盾的互相转化。这种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相反形式的转变就是现实世界矛盾在数学中的反映。在初等数学中,加和减、乘和除、乘方和开方都是一对矛盾,是简单的矛盾,最初它们是绝对分离不能统一的,后来加减之间、乘除之间、乘方开方之间一切固  相似文献   

2.
本文想就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社会是一个矛盾系统。矛盾系统是由许多矛盾构成的统一体。客观世界中充满着矛盾,任何矛盾都处于一定的矛盾系统中,客观世界是由矛盾系统构成的。整个物质世界就是一个由无限个矛盾和无限层次的矛盾系统组成的无限大的矛盾系统.  相似文献   

3.
世界充满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无论是管理一个班级,还是管理一所学校,我们都不能“讳疾忌医”,掩盖和回避矛盾。一个教育单位,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守纪与违纪,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等的矛盾。只有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才能正确地对待矛盾和有效地解决矛盾。守纪应该表扬,违纪必须惩罚;正确应该坚持,错误必须改正;进步应该褒扬,落后必须鞭策;在纪律范围内的自由应该维护,超越纪律的自由必须限制;权利应该享有,不履行义务的权利必须谴责。因为预设到并非所有的受教育者都能自觉遵守规则,…  相似文献   

4.
略论物理概念教学与辩证思维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概念是物理思维的基本形式。物理概念,一方面作为思维的成果,它反映着学生物理思维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作为思维的工具,又决定着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教学历来被认为是培养物理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教物理概念才有利于物理辩证思维发展呢?概括地讲,就是物理概念教学必须揭示概念的矛盾性、发展性和灵活性。 一、揭示物理概念的矛盾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充满着矛盾,物理概念是对客观物理世界本质属性的反映,也必然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性的具体表现就是诸多对立面的统…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世界是充满着矛盾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的统一,没有一个事物不存在矛盾,没有一个事物是不可分的。一分为二,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辩证转化峰回路转袁鹤栾(广东省高州中学525200)世界上任一事物都有其正与反的两个侧面,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体,数学中充满着矛盾,解题就是不断有目的地、有效地转化矛盾,沟通条件与结论的联系,最终解决矛盾,促成对立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注意渗透辩证思维银川市郊区魏家桥学校田居安数学是人类在实践中研究有关数、形问题时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它是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种“事物结构”相应的结构系统。客观世界是互相联系的、充满着矛盾的统一体,它本身按照辩证的规律发展着。作为反...  相似文献   

8.
数学运算同数学概念一样始终充满着矛盾。各种数学运算,如加与减,乘与除,整式相乘与因式分解,幂运算和根运算等等都是互逆的运算。互逆的运算就是矛盾,二者互相对立,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以下分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教育工作之中,班主任面对的是学生不再是一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求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两性关系的迷惘……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班主任再不能指望通过强迫力进入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0.
覃永 《中学教学参考》2011,(24):120-121
新世纪以来,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开的大门。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要求、两性关系的迷茫、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他们富有个性的内心世界要靠我们教师,特别是教师中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教育工作之中,班主任面对的是学生不再是一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求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两性关系的迷惘……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班主任再不能指望通过强迫力进入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科学。同时也是艺术。所谓教育是科学.指的是教育的内容是科学的,态度是严谨的;所谓教育是艺术。说的是教育的方法、途径、策略是多变的、因人而异的,像艺术一样变幻无穷。新时期,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都充满着求知的渴望、理想与幻想.社会的人际交往、异性关系的迷惘、各种各样的矛盾,都需要班主任老师的引导……在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的工作是敲开学生心灵门槛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正> 数学世界丰富多彩,又充满着矛盾,渗透着辩证法,解题时不妨进行辩证思维,这样可给解题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顺向与逆向例1 求2-22-23-24-25-26-27-  相似文献   

14.
矛盾普遍性,一是指"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揭示了矛盾的客观性和绝对性.要解决这一理论问题,就要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以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概括出矛盾普遍"存在"的内涵--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使学生明确,矛盾无处不在,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矛盾无时不有任何事物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只有性质的差异、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有无问题.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离开矛盾,世界既不能存在,更不能发展.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确,矛盾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客观的.矛盾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决不因为人们主观上否认它而消失,也不因人们任意想像、虚构而出现和存在.因而,矛盾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客观的,具有绝对性和无条件性.掌握矛盾普遍"存在"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矛盾,勇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解决矛盾的能力;要自觉地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两分法、两点论观察一切事物,反对一点论,在矛盾普遍性问题上划清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界限,把对立统一规律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力.因为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着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应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做为一位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道路人们往往从他的文字业绩评述其光辉成就,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殊不知,即使怎样荣耀的历史人物,在他的潜意识里都始终充满着激烈的矛盾斗争,鲁迅也毫无例外.毛泽东指出:“一切事物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矛盾论》)一人是客观世界的存在物,任何人都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走完一生道路.“周树人”之所以成为“鲁迅”、成为毛泽东称颂的伟大文学、思想家和革命家,就是因为他在自身的人生道路上勇于和善于去克服矛盾,用他的笔“呼啸着前进”,追随了革命历史车轮的结果.鲁迅存留的文化遗产,也就是这种矛盾运动过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王小波的小说中,作为历史或现实的那一部分生活总是充满着教条、恐惧和暴力的,而文中的叙事主人公王二,却能从理性现实中看到一个充满着荒谬与不敬的趣味世界,整个世界都以可笑的姿态出现。在随着这个世界里的人物一起体味种种离奇场景的时候,作者希望读者不必过于当真,希望他们始终具有一份自由放松的心情,暂时摆脱现存的秩序、规范、禁令,暂时消弭来自观念的各种界限。王小波以个人的想象力弥补了现实世界的不足,以他独辟蹊径的方式找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相关形式。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数学主要讲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客观世界数和形在头脑中的反映。由于客观世界是相互联系,充满矛盾的统一体,所以数学本身也充满着辩证的内容。例如,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整数与分数、约数与倍数、相等与不等、近似与精确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学时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蕴含在教材内容中的辩证因素,并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辩证思维的熏陶。因此,要处  相似文献   

19.
世界充满着矛盾,学校管理也同样如此。由于目前我们推行的学校管理方式是较为严密的等级模式,即十分注重上下级之间的服从关系;又由于学校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组成的组织,一般来说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烈的民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以一定的形式存在。形式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直观方式。艺术也是如此,艺术首先在形式上能与那些非艺术的东西区别开来,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一种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情感的形式。而透过事物的形式,研究事物的内容,研究事物的特殊矛盾和发展变化规律,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也是艺术研究、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