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前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而开放式的作文指导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具体而有效  相似文献   

2.
张乐乐 《现代语文》2009,(6):137-138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师生。每次写作,学生们往往会说,“没东西写”,“我写作水平小学开始就不好”等等,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的写作热情,写作思维的发散。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写作意识,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灵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字里行间,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才能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创意写作,才能尽显作文生命的原色。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前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而开放式的作文指导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1.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新颖的作文课导入,会让学生兴趣盎然。如指导学生写《×××,我想对你说》一文,巧妙地出示了班上的“悄悄话信箱”,让学生从信箱中取出一封题为《班长,我想对你说》…  相似文献   

4.
康静涵 《江西教育》2002,(22):18-20
什么是“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还学生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充分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再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之目的。必须承认,帮助之中有学生之间的交流,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点拨,然而这里的出发点是——学生,学生的需要是教师指导的前提。学生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包办,学生需要的是活跃思维,而不是思想上的禁锢。“开放式”作文教…  相似文献   

5.
<正>《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对语文老师来说,其要把更多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态度实际上就是怎样"做人"。新课标中作文指导精神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是说通过作文教学,既要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之时,教师再给以明确、有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也可组织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学好作文的目的。作文活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之目的。必须承认...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习作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文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我觉得应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在作文教材的编写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体现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即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从实践活动出发,把写作实践与学生的口语交际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此同时,新教科书的编排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作文教学缺乏体系,作文教学的编排目标模糊,作文教学的体式选择不明确等。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不应束缚学生手脚,而应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出发,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体裁就写什么体裁,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应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多数是从二三年级开始接触简单的写作,一开始基本上是写一小段话。但是在漫长的作文教学中,学生越来越怕写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命题作文让学生翻来覆去地写;另一方面,是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就给学生固定了基本的作文模式,不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多数是从二三年级开始接触简单的写作,一开始基本上是写一小段话。但是在漫长的作文教学中,学生越来越怕写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命题作文让学生翻来覆去地写;另一方面,是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就给学生固定了基本的作文模式,不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写作之源,倡导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已成为作文教学的共识。如何优化生活化作文教学,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从思想和形式上淡化作文概念从思想上“淡化”,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模糊“作文”的概念,采取多种形式,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发现、研究,去追忆、再现,去想像、推断,去剖析、感悟。让学生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我有什么就说什么,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可,写少也行,没有字数、结构、形式的限制,只是要求:观察要…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如何创新呢?一写作氛围要宽松作文教学要想创新,就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谐开放、生动活泼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去创造,使其思维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一篇供材料作文时,在列出了材料(邻县一年轻老师,因其酷似苏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想写、乐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教师在平时写作训练时,应该避免设置过多的"框框",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让他们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有话敢写,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可是每每谈起作文,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会谈之色变,追根究底,根源在于"写"上。如何指导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不再害怕"写"呢?我想,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至关重要。笛卡尔曾说:"用几何图形表达事情是极为有利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几何图形更容易进入人们的思维。"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构建写作提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听到学生叹息“作文难,作文难……”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明确写作目的 写作目的是引起写作动机的关键,而写作兴趣又是写作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明确写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一切事物,所见、所闻、所爱、所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需要作文,离不开作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 无内容可写,是学生最棘手的事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核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实践中,常听到学生抱怨作文难写,其原因大多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可见,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不是传授写作技巧,而是解决“写什么”,而解决此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便是运用情境教学。学生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记叙、说明、议论、抒情和描写。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浮想联翩,不吐不快。因此,在作文教学时,应创设一个写作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写作文,自然就得心应手。基于这个道理,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肖像描写时,就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真实而具体的写作情境。具体做法是,在讲清楚肖像描…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艾文斯认为"只要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限制,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小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作文教学中要解放对他们的束缚,让他们自主观察、思维、表达,实现作文个性化。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写作时常常抱怨没有什么可写,不知写什么,于是胡编乱造、百度抄袭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老师当务之急是要教他们如何选材。有人说自由写作就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但自由并不是放任,必须加强作文写作指导。现就自由写作之——选材,谈谈自己的拙见。一、选材要积极向上,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