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是教师检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改善教学、学生不断反思学习的重要依据,实施素质教育,走进新课程,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考试.现在考试的内容正在进行全面改革,考试次数正在减少,而考分的处理却过于简单.比如,教师逾越教育固有的权限,以无节制地宣扬考试成绩来督促学生,以及把考试成绩"守如瓶",使学生稀里糊涂的做法,都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促进自我发展.结合平时实践,笔者想谈谈对考分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教育》2010,(7):15-15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教师业绩与学生考试成绩挂钩,教师为提高学生考分而在考试中舞弊的现象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3.
一、全面认识考试的功能考试的检测功能显而易见。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业情况。由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淘汰、评优、学位、毕业、求职等问题,因此无论平时学习是否认真,对于考试都不会掉以轻心。通过考试也可以了解教学效果。有的院校还与教师的考核挂钩,因此教师也很关注考试成绩。但是要看到,教学效果取决于教与学两个方面,若不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学习积极性,简单地把分数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划等号,只凭学生考试平均分评价教师,则既缺乏科学性,也容易误导教师错误地把精力用在对付考试上,形成应试教育。考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  相似文献   

4.
查生芬 《教书育人》2005,(10):22-23
一、全面认识考试的功能 考试的检测功能显而易见.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业情况.由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淘汰、评优、学位、毕业、求职等问题,因此无论平时学习是否认真,对于考试都不会掉以轻心.通过考试也可以了解教学效果.有的院校还与教师的考核挂钩,因此教师也很关注考试成绩.但是要看到,教学效果取决于教与学两个方面,若不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学习积极性,简单地把分数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划等号,只凭学生考试平均分评价教师,则既缺乏科学性,也容易误导教师错误地把精力用在对付考试上,形成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5.
李茂 《今日教育》2010,(10):38-38
教师眼中只有分数会降低学生成绩当教师专注于学生真正的学习,而非一门心思奔着考分去,学生的考试成绩会更好。这是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IOE)发表的一份综述性研究报告《学习、成绩与提高》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严国禄 《教育》2012,(1):52-53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也是反映教师教学业绩的一种形式。考试成绩的好坏,既反映了学生应试能力的高低,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考试既是复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复习效果,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复习阶段中的考试不仅仅是甄别,更重要的是促进师生反思,反思这一阶段知识复习中的得失。对教师来说,考试的目的在于使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学习的效果、学习的方法,应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查缺补漏。  相似文献   

7.
一位教师如果教着一些不爱学生物的学生,只是靠上课灌、考试压来使他们被动地学,考试成绩固然是不理想的。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学,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就在生物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阐述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8.
考试的目的一是检验某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状况,二是检查教师这一段时间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找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是否落实,重点是否讲透,难点是否突破等等,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从这两个目的出发,考试不是单纯地要给学生排出三六九等,所以成绩是否公布也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要遵从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谭詠  张超 《广东教育》2003,(9):66-66
众所周知,在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完全用考分来衡量教师“教”或学生“学”的成绩,是不全面、不公正的。但是,只要有选拔性考试特别是高考存在,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重要尺度,恐怕一时还无可取代。问题是用什么样的考试成绩来评价、衡量教学成绩最有说服力,最科学、最公正、最权威?这本是一个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稍微在行的人恐怕都会不假思索地想到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学校进行的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是测量学生一段时间内,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实现教学目标上取得何种程度进展的考试,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考试后如何分析评价考试成绩,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正确分析与评价考试成绩,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通过对考试质量的分析,决定是否使用考分。 本来,教师命题的意图是为了使考试有效地指导教学,而实际上学生答题的情况与考查意图是否一致,还要做具体分析。首先要分析考试是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该关注一下对‘优等生’的教育了!”昨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董柏林在武汉作此呼吁。 董柏林说,我国相当多的中小学在评价学生时,依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尺,学习好、考分高的学生被习惯地称为“优等”,而那些不善考试、成绩不佳的学生则理所应当地被归为“中等生”和“后进生”。  相似文献   

12.
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查学生成绩、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之一。考试作弊是指在考场上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弄虚作假的行为,以得到高于考生本人实际水平的考分的种种违纪活动。作弊历来是考试的大忌,它影响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严重地败坏考试名声,给学校教学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由于初三没有生物课,生物学考试成绩不计入升学总分,生物学考试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生物学考试的实施过程中,不同的任课教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较突出的有二种情况:一是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该学科的重要性,考题偏深偏难,即使平时学得较好的学生,考试成绩也不理想,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二是有的教师对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考题比较简单,一般考前编发1套~2套针对性练习,考题全在练习题中,造成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背练习,成绩虽然好,考后就忘了的现象。第二种情况的结果都既不能正确衡…  相似文献   

14.
"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与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摘于《邓小平选集》)而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决定学习情况的好坏,学习情况的好坏,又主要反映于考试成绩的高低,因此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较令人信服的就是学生的统考成绩,但学生的统考成绩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大家都在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作为新课改决定性因素之一的课堂教学评价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我们在参加不少级别不低的渗透新课改精神的课堂教学研讨课、竞赛课和实验区汇报课时,却发现有不少教师甚至少数大赛评委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点让我们不敢苟同,现提出来就教于大方之家。1、考试成绩好就是课上得好众所周知,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当然教师上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绝不是惟一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考试只是检测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手段,而教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张老师:上中专后我渐渐地养成个习惯,那就是每逢期中或期末考试时考完一科我都要估计下自已的得分,可发表成绩后才发现自己估计的考公不是偏低便是偏高,有时低估了考分,还会影响下一科的考试成绩。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哈尔滨康智康智同学:你在信中提及的问题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叫考试成绩评估错觉。所谓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考试成绩评估错觉则是指对考试成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出现考试成绩评估错觉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考试中的紧张情绪容易导致考试成绩评估错觉。许…  相似文献   

17.
霍红 《教学与管理》2007,(10):45-47
考试是教学效果和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检验手段,考试成绩分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评估材料中重要支撑材料,通过分析可以了解教师的命题水平、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考试成绩分析既是教学评估的需要,又是教学信息研究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是指教师在评价学生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学生发展造成危害,违背教学原则,对学生做出不客观、不公平、不科学的评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分”评价学生在我们现行教学实践中为数不少的教师“以分取人”。以学生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优、劣,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为标准来区别、划分学生。当教师的往往认为考试取得高分的学生是有前途、有希望的好学生,他们无论是在学习、思想还是品德、行为、性格等方面均为优;而考分低下的学生当然就是差生,会受到冷落。有的教师竟明示学生划清界线,使考分低的学生自尊心受到损害,在集体中抬不起头来。以“贵”评价学生部分教师看待  相似文献   

19.
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都会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一般的考试系统只能统计当次考试的成绩,而不能体现一个学生某段时间内的成绩情况,因而不能完整地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如果想了解某个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则只能拿出每次考试的成绩单进行手工统计,这样做烦琐而费时,并且容易出错,查询极为不便。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主要标准。实行严格的考试,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要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作用,一方面要严格考试纪律,使学生获得的是真成绩而不是假成绩;另一方面教师给学生评定的成绩,应该比较合理、准确,能真正反映学生学习优劣的程度。但是,高等学校与中、小学不同,除外语外,其他课程一般不组织统考,考题由教师出,成绩亦由教师评定,给予的分数是否合理与恰当,没有统一的客观衡量标准,随意性较大。有些课程考试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