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给你讲一个故事,关于一个溶洞怎样被发现的故事. 这个溶洞在被发现以前,可从来没有谁预言过或想到过它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突然地就被发现了.人们来不及惊诧,就开始游览它,走进它神奇的美.  相似文献   

2.
它是一只狗,也是一位母亲.   至今我还记得它小时候被邻居抱回家的样子,毛发蓬乱,满身虱子.好好梳洗了一番后,才发现这竟是一只十分可爱的母狮子狗,只是它太瘦弱了.渐渐地,我发现它是那么的温和,对每一个人都非常友好.因为它太小了,我们都叫它"小不点".   ……  相似文献   

3.
得奖之后     
镭被发现后,人们被它的各种奇特的功能所震惊,比如它的射线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所有的人都想要看一看居里夫妇,看一看是谁发现了这种神秘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发现法     
发现法是六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来的,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象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凭藉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内部联系,从而找出规律、形成概念,体验发现的愉快.发现法有如下特点:(1)从形式上看,它是学生通过发现(或者说再发现)的步骤而进行学习的;(2)从内容上看,它以结构性教材为内容;(3)从目标上看,它旨在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相似文献   

5.
春天的步调     
刚发现那只虫子时,我以为它在仰面朝天晒太阳呢.我正好走累了.坐在它这边休息.  相似文献   

6.
从我家步行不到一分钟,就有一片树林.春天来到时,树林里野花盛开,松鼠筑巢育子,马尾草长到马头那么高.这块完整的林地,叫做森林公园,我发现它时就像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我常带着我的哈巴狗雷克斯到公园中散步.它是一只可爱温顺的小狗,并且园中不常见人,所以我总是不给它系上皮带或口笼.  相似文献   

7.
发现传奇     
1801年元旦之夜,意大利巴勒摩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乔赛波·皮亚齐在观测星空时候无意中发现,有一颗“星星“每天晚上都要改变位置.起初他认为这可能是一颗彗星,但连续对它进行了几个星期的观测后发现,它更像是一颗小型的行星.从它移动的速度来估计,好像位于土星和火星之间;从它黯淡的程度来看,它的体积必定非常小.……  相似文献   

8.
艾璐 《化学教学》2007,(9):44-47
[创设情境] 前几天,老师在"大润发"超市无意中发现了一种新产品,其产品名称的特殊性使老师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它叫做"爆炸盐".(展示右边图片和实物)通过图片显示.同学们知道我是在超市卖哪类物质的区域发现它的吗?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纵观今几年各省市中考试卷,不难发现有一类题型几乎在每份试卷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的形式多样.而在每年的阅卷中,我发现此类题目大家得分率极低.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同样发现有的同学对此类问题把握不牢.所以,本文对此加以总结、归纳,以便同学们在今后遇到此类问题时能迎刃而解、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0.
天底下最明亮、最清澈的莫过于孩子们那双一泓清泉般的眼睛.孩子们用眼睛探索世界的奥秘,用眼睛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眼睛如此重要,但它又是那样平凡,平凡得让孩子们忽略了它的存在.他们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很少发现别人的绚丽;他们只关注自己的那一点点喜怒哀乐,却对奇妙大自然的变化熟视无睹;他们只拼命地使用自己的眼睛,却不知道保护它. 师生讨论过后,决定以"眼睛"为主题,开展综合研究.主题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纷纷开展了令学生感受深刻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学会发现美,发现爱……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 1.有些科学家推测,太阳系还有一个行星,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因此人类一直没有能发现它.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法"教学模式是以布鲁纳的"发现法"教育思想为理论依据,结合历史教学实践的一种创新,它是对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它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师生角色的改变,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实践证明,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筷子悟语     
(一) 一支筷子在深夜跳出筷子筒,藏在橱柜后面. 筷子想,明天主人一定会为找不到它而焦急万分的. 可是,筷子在橱柜后面一待就是半月,浑身落满灰尘,也没有发现主人寻找的迹象. 直到主人大扫除时,偶然发现了它. 筷子想:真不应该把自己看得太重啊.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到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  相似文献   

15.
玫瑰与青蛙     
一株漂亮的红玫瑰因为自己是花园里最美的花而感到骄傲,但它发现人们只是站在远处欣赏它而从不靠近.原来,在它旁边一直蹲着一只又大又难看的青蛙.红玫瑰非常生气,命令青蛙立即从它身边消失,青蛙顺从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特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一种伴有美感的高级复杂的精神活动.它要求阅读者对阅读对象有所感受领略,有所认识评价.换句话说,就是要求读书的人在阅读过程中要真正做到有所发现.一提发现,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发现就是指视觉和听觉所感受到的东西.其实不止这些.这种发现更多的是指心灵的审视和情感的抚摸.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这种发现纯属是一种审美发现.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这个地方,它就是我们的金山校区. 记得我第一次来到金山校区,觉得它好陌生,它没有城市的繁华,没有城市的斑斓色彩,也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慢慢地发现它变得熟悉和美丽,我也渐渐地喜欢这个地方了.  相似文献   

19.
长期生活在石级村的祖祖辈辈,他们依靠这条“用一块块麻石铺成的千级石阶,它连着村外的另一个世界”.对这条“千级石阶”的一切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觉得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至于要去表现它,更是觉得它无处可写,无物可议.这一点,对于过惯了校园生活的小朋友们来说,会有同感.其实,就在那些“几乎无事”的事物之中,却蕴含着深刻广博的人生哲理或某一方面独到的精思妙论,只是在你发现它之前,它被生活那层坚硬的外壳包裹着.如果你能用冷静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并借助思维的银针,穿透生活那层坚硬的外壳,发现并提取出真理的内核,从而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读了《千级石阶》这篇习作,我感到它是成功的,是思维的银针捅开了小作者的作文灵感之泉.他是怎样寻找到穿透生活“外壳”的银针呢?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口语隐喻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汉语口语的研究发现日常交际中的隐喻特点,反映了它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它可以将表达变得形象生动,言简意赅,隐藏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