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就《意见》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群众对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反映强烈问:最近,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  相似文献   

2.
娱乐类电视声乐节目是近几年较受关注的一类电视节目,它一经播出便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捧,因此该类节目一定有自己的成功因素,如节目的娱乐化定位、平民化倾向,节目形式活跃、互动性强,节目中草根偶像的魅力等等。但与此同时,该类节目也不断遭到很多观众批评。文章主要就当前娱乐类电视声乐节目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相应的节目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邓艳昕 《东南传播》2012,(8):171-172
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愈加明显,特别是最近电视婚介节目的热播,其娱乐化的节目形态,引起热议不断。本文试从中国电视婚介节目娱乐化倾向的现状、表现、存在问题及其如何正确引导电视婚介节目走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很多人误以为“限娱令”就是限制娱乐或娱乐类节目,其实不然,它是为了更好地符合与满足广大受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与渴望,规范和加强电视节目播出水准,全面提高电视节目播出质量,实现电视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从而建立起公正客观科学有效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限娱令”实施4个多月以来,各省级卫视都对节目进行了重新配置,改版后节目的格调得到了提升,节目形态同质化现象得到了改善,节目内容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的倾向得到了明显遏制。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此项政策被称为"限娱令"。"限娱令"对于电视节目内容大规模的调整,是否能够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受众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等等问题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6.
最近,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引起媒体的诸多报道。原因是文件中要求,从2012年1月1日起,5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作为一名普通电视观众,笔者为这一规定叫好。从中华网的一项调查来看,有9177人赞成这一要求,只有1028人觉得这一要求不好,还有556人觉得无所谓。看来,绝大多数的网民还是认识到现在电视节目存在太多娱乐化和低俗化的东西,迫切需要扭转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7.
陈希苓 《声屏世界》2012,(12):19-21
开办一档脱口秀节目容易,但要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延长其播出寿命,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此有必要分析国内那些有影响力的成功电视脱口秀节目的艺术特征,从中得到经验和启发。本文从已播出两年多的生活娱乐类节目《非诚勿扰》《壹周立波秀》等节目中分析研究脱口秀电视节目的艺术特征,探寻成功的脱口秀电视节目制播的内因。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媒体中,电视提供的娱乐无疑是最直接最充足的,尤其是近年来各卫视看中了娱乐节目低投入、高收视的特点,一哄而上发展娱乐节目,以至于娱乐节目充斥荧屏,甚至出现低俗化倾向。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大众俗称为"限娱令"。该意见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由此看出国家对卫星综合频道节目的管理和整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一 10月25日,广电总局对上星卫视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12,(6):85-85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在“2012年星光电视节目创新创优论坛”上通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下达3个月后的实行状况,称各地卫视针对《意见》做出了积极响应,34家上星综合频道的新闻类节目总量已经达到了193档,比去年增加了33%;需要重点调控的婚恋交友、情感故事、游戏竞技、综艺娱乐、访谈脱口秀等“高度雷同化、同质化”节目从126档减少到了38档。李伟表示,在审美导向上,要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的反弹,并不点名批评了部分节目。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2011,(11):81
广电总局2011年10月11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播出比  相似文献   

13.
卢佳 《新闻传播》2013,(12):218
<正>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娱乐节目的收视率不断提高,与此带来的是娱乐节目品位的下降和节目格调的降低。笔者结合当前电视节目娱乐化现状来辩证分析,探讨电视节目应如何健康发展。一、界定娱乐化的概念娱乐化是通过娱乐的形式来吸引受众,而所谓的电视节目娱乐化则是在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播出内容中加强了娱乐的功能,也可以说是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电视节目自身的一种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却通常是一种不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秦雪 《新闻采编》2006,(2):42-43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进行了宝贵的尝试,在表现形式上突出情节性、故事性、悬念感,在播报主持上偏重娱乐化成为一种新倾向。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趋势随着我国省级上星台和有线电视频道、数字电视频道的迅猛增加,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经进入一个拼收视率、拼影响力的白热化竞争时代。既然娱乐是观众的普遍消费需求,大量制作、播出娱乐性节目,甚至将电视新闻也用娱乐化的手段来制作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也是电视进入市场竞争的阶段性选择。在现今,不可否认,电视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这…  相似文献   

15.
“造成电视传播低俗倾向和泛娱乐化现象的终极原因,是中国电视在市场化进程中对利润指标的片面追求。因此,用主流价值观统领中国电视的评价标准是大势所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看来,首先应该有制度保证,“增加新闻类、社教类节目的比例,缩小游戏娱乐类节目的播出平台”。他建议:“把欣赏指数、满意度等软指标变成具有市场导向的硬指标,着力构建电视节目恪守审美与艺术价值判断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6.
电视作为集视听手段于一体的传播媒介,不仅为大众提供大量的新闻信息,同时也是大众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电视节目中,充斥着大量娱乐化的明星综艺节目,这些节目以极高的曝光度和夸张的内容设置夺得大众的眼球,占据着电视节目的市场。本文将依据我国目前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从定位、用户心智、节目的内容与形式三个方面分析文化类节目的发展策略,从而有效发挥文化节目独特的教育功能,制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  相似文献   

17.
在大众已经开始对各类娱乐电视选秀节目产生巨大的视觉疲劳和逆反心理的时候,一向敢为人先的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计》。这档号称“新生态纪录片”的栏目运用纪录片 真人秀的创新模式,播出采用现今较为流行的“季播”方式。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个性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进行不同的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该栏目获得《新周刊》2006年中国电视节目榜评选的年度节目创意奖。  相似文献   

18.
谈话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易于吸引电视观众,对社会影响巨大。它也在随着社会和电视发展而不断发展,满足受众需求。当今,谈话与娱乐,谈话与新闻,谈话与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常常融合在一起,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谈话节目也将一步呈新媒体融合,继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传播特点和电视谈话节目发展趋势,以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为对象,努力探索适合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的谈话类节目类型。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文化的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又麟 《新闻世界》2010,(12):116-117
娱乐化现象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一种新趋势,但并不是有了娱乐就有了收视的保证,过度的娱乐让节目显得内容空泛,而且低俗等问题也屡见不鲜,应该找出其中的不足,使电视节目变得更有品质。  相似文献   

20.
卓维伟  徐佳 《大观周刊》2011,(15):295-295
本文对近期不断出现的讲述类电视节目现象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分析研究了讲述类电视节目成功的原因以及节目特色。指出讲述类节目自身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认为该类型节目是电视节目发展的前景,代表了电视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