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实行校本教研,目的是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中心,实现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因而,课堂是最直接的教师教研的基地,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源泉。脱离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也就没有了源头活水。那么如何立足课堂教学,搞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如今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脱离课堂教学实践的现象司空见惯。一是部分教师的科研功利意识问题,只把课题立项作为搞科研的标榜,以取得科研相关证书,作为今后晋级的敲门砖,不做或不愿做扎实深入的研究实践。二是部分教师真的想搞科研,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学科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两层皮:备课、上课、评课偏离课题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的现象。其具体表现为:学科课题研究教师的教案编制只关注常规教学下的教学目标、教学  相似文献   

3.
“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这是笔者多年来在教育科研与管理中的深刻体会。在将近3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无论是在哪所学校,每到一处,笔者总是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尤其是担任学校一把手以来.笔者更是把教育科研置于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积极主动地带领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探讨与评价,脚踏实地地搞教研活动,认认真真地搞课题研究;坚持做到“科研服务”、“科研指导”、“科研引领”,促使广大教师在教科研中逐步成长,促进学校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开创高等教育新局面的一大课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自己有创新能力。经过多年实践,我们认为,教师既搞教学又搞科研,把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过程中,使教师得到教学、科研能力的锻炼,这是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促使科研早出成果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问题 1.科研意识淡薄,教育观念滞后.目前,一部分教师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认为教育科研是专业人员才能做的,教课的中小学教师无能为力;搞科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农村教师每天3~4节课,加上备课、批改作业等很难再有精力搞科研;搞科研影响常规教学,会造成学生成绩下降:没有现成的模式,自己搞科研无从下手;搞科研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相似文献   

6.
马廷威 《文教资料》2015,(4):71-72,77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然而,在一些高校,只是把辅导员当成管理人员,从没有把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来看待,导致辅导员在申请搞科研的时候受到不公平待遇。同时,辅导员在搞科研的问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7.
谈高师院校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呼唤科研型教师。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即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它需要教师自身的学习、培养、实践经验的丰富积累,外部环境的积极影响等。高师院校应适应教育变革的新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对师范生学科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利用教师的课堂教学,启发培养师范生的创造力和科研探索精神;综合开展各项活动,锻炼学生教育科研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没有哪位教师一开始就否定自己的科研能力,大多是在论文评比屡次不能获奖时,便不得不给自己贴上"不会搞教科研"的标签。其实,每位教师都能搞研究。他们能写出论文,就表明他们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只不过在论文评比中,由于获奖比例的限制,使得一部分教师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不要写论文?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回答一下“教师要不要搞教育科研”这个问题。不少教师认为搞科研是研究人员的事,与一线教师关系不大,原因有:一是教师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搞;二是教科研太严谨,凭教师的  相似文献   

10.
五里河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山区农村镇级小学。现有教师48人,18个教学班,学生768人。这所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推动了学校工作的整体发展,使学校从一所普通的山区小学跻身于先进校行列。一、转变传统观念,强化“科研兴校”意识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视是有一个过程的。前几年学校领导认为,教学都抓不过来,还抓什么科研。一些教师也认为科研是专家搞的,对一名普通教师可望而不可及。所以,多数教师不敢搞教育科研。即使是参加研究的教师,对课题研究也深感陌生,不知从何做起。面对这种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