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05年参与复旦公学的创办至1942年正式卸去复旦校长之职,李登辉服务复旦大学三十余载。在这三十多年里,他抱定创办"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大学"的宗旨,苦心经营,呕心沥血。他拒绝权贵,多方筹措经费,把复旦建设成一所"学术独立"的大学;他尊重学术,聘请名师讲学,营造了"思想自由"的大学氛围;他奠定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框架,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使复旦在海内外卓有声誉;他倡导德育,践行"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培养"社会上最高的德行"。李登辉校长的一生,是与复旦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生,他对复旦发展的贡献、他的治校理念和办学实践在今天依然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耶鲁大学校长喜欢用手势,演讲时平均两三个词就要变换一次手势;悉尼大学校长经常表情夸张,眼睛尤其传神:东京大学校长则是到了复旦还不忘宣传他的新书……个性鲜明的校长汇聚复旦共话一个主题:“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立美 《教育》2012,(29):5
在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杨玉良在解答了"大学是什么"之后,接着问:为什么要上大学?他引用了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在上世纪20年代说过的话: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9月19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4.
章益校长与马相柏、李登辉等前任校长一样 ,在复旦校史上 ,也是一位起过重要作用的校长 ,也是一位参与铸创了复旦百年辉煌的主要角色 !一、跨越两个时代章益 ,又名章友三 ,人们尊称为友三先生或友三师 ,190 1年出生于安徽滁县一个小康的书香人家 ,幼时就读于乡村家塾与公学 ,16岁去上海 ,考入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 1919年因倡议投入“五四”运动被学校开除学籍 ,后得李登辉校长之允 ,考进复旦大学。 192 2年 ,章益先生从复旦文科毕业 ,留在复旦附属中学当了两年教员 ,于 192 4年 ,自费去美国留学。他遵从李登辉校长的劝告 ,在华盛顿州立大学…  相似文献   

5.
王长芬 《人民教育》2023,(10):23-26
<正>复旦中学的马相伯纪念馆被誉为上海市十大校园文化新景观。马相伯先生是复旦中学的创始人,2010年在纪念马校长相伯先生诞生170周年之际,复旦中学筹建马相伯纪念馆,纪念馆的布展框架借鉴《史记》体例,以马校长为主体称为相伯“本纪”,以追随马校长创建复旦和帮助复旦发展的创校先贤为主体称为复旦“世家”,  相似文献   

6.
在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杨玉良在解答了"大学是什么"之后,接着问:"为什么要上大学?"他引用了复旦老校长说过的话:"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 上大学为了什么?近年来很多人对此提出过疑问,甚至"读书无用论"已经再次抬头.很多人认为,辛辛苦苦上完大学,或许还没有在社会上"混"的人会赚钱.但是,复旦校长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或许正是现在大学的普及,让我们忘记了大学的使命与最初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严复(1854~1921) 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等职。他强调“教育救国”,主张多办学校、办新学。他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西学”的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副部长、市长、王校长、各位校长、复旦的老师、同学们、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王校长,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复旦的百年校庆,我带来了牛津大学所有学者对您和复旦学者的祝贺!站在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站在复旦这所成就辉煌的杰出学府,发表题为“大学对城市的影响”的演讲,使我感到战战兢兢。下面就这一话题谈一些我的认识,并简要介绍一下牛津大学在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复旦大学校长日前透露,复旦正在制定<复旦大学章程>以限制校长和其他行政管理者的权力.据悉,复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校领导和部处负责人退出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隔离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相似文献   

10.
万玮 《班主任》2009,(9):12-15
凭着激情当上班主任 1996年我从复旦大学毕业,偶然认识了上海市建平中学的校长冯恩洪,他那时是名震全国的教育改革家,有着十足的人格魅力。应该说,如果不是他,我不会到一所中学做老师,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拿到了精算师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