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奏是运动的产物,存在于一切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作为艺术作品的节奏,通过自身特定的表现形式,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们感受到它的存在,并受到感染。因此,节奏是艺术作品的经脉,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电视专题片的节奏,是直接通过视、听形象的变化来体现的。在此,我着重谈谈电视专题片画面节奏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李恺之 《大观周刊》2011,(20):61-61,35
动画可以让无生命的东西运动起来,它的英文名字是Animation。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运动起来的意思。节奏是事物生命和运动的表现形式。在动画中不同的速度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节奏。节奏也是为叙事、塑造人物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音乐由节奏、旋律、曲式结构、和声等许多要素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节奏和旋律。节奏是音乐运动中长短变化和强弱轻重变化的组织形式,旋律是乐音运动中出现的高低变化的组织形式。这两个要素密切相联,不可分割。节奏总是有旋律的节奏(除单纯的节奏乐如:锣鼓段子以外),旋律中也一定包含着节奏。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4.
吕英 《视听纵横》2008,(1):108-109
节奏是物质运动变化周期的标志。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节奏。如自然界中四季的转换、潮起潮落、月亮的圆缺变化等。在艺术领域,节奏更是十分明显,音乐中的节奏令人动情,舞蹈中的节奏令人跃然,诗歌中的节奏使人陶醉,文章中的节奏引人入胜。单调乏味的节奏使人生厌。在播音和主持节目时,节奏  相似文献   

5.
张岩 《新闻传播》2009,(8):141-141
节奏是运动着的影视艺术元素的有机统一体.它为诸艺术元素的不同运动形态和表现方式所制约。因此,影响、决定影视片节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复杂多变的。傅正义把决定影视剪辑的因素分为十个方面:内容特色.主题情态,结构形式,动作特点,时空变化,造型特征,镜头的连接方法,摄影机的运动方式,镜头长度,声音构成。笔者学习影视剪辑的过程以及实践中对影视剪辑的理解.结合傅正义的十个方面,理解为决定影视剪辑节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节奏原是音乐术语,指的是音乐轻重缓急的运动变化。《浅谈新闻的节奏》一文把“节奏”概念引入新闻之中,认为把握新闻内在和外在节奏的变化,有助于针对受众心理,合理进行新闻编排,进而提高节目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7.
蓝峰 《新闻窗》2011,(5):89-90
一般来说,根据电视纪录片节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可以将其叙事节奏分为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内部节奏是指电视纪录片的内容本身表现出的轻重缓急而给受众心理留下的主观感受,而外部节奏则是依据电视语言而组织起来的高低、起伏、强弱等有规律的运动变化。  相似文献   

8.
编辑剪接是电视节目制作的最后环节。它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将多个不同内容的画面,进行形象材料的组接。从简单的事实中,创造隐喻、创造节奏和创造思想,使电视节目的主题更加突出,更加深化。电视节目的节奏有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内在节奏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由情节发展的冲突而产生的节奏。外在节奏是主体运动、摄影机运动以及编辑剪接率等形式的节奏。内在节奏是平铺的,外在节奏是观众的视觉能直接感受的。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如何创造节奏来营造节目气氛,本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认识。一、用扩大画面信息量来加快节目节奏。在编辑电…  相似文献   

9.
杨均 《中国广播》2006,(7):31-33
节奏一词来源于音乐术语,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节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它源于生活,是一种客观规律的感官反映。当节奏呈现到一定的规律临界点,会出现共振的现象。也就是当人们与他所欣赏的音乐出现共  相似文献   

10.
张述勇 《视听界》2007,(3):97-99
画面作为电视艺术最重要的元素,怎么处理好它的节奏尤为重要。画面的节奏处理大都是在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时完成的。 一、景别和角度变化 这是每一个场景拍摄必需的,并不必然带来节奏的变化,但是主要景别的运用和主要角度运用及变化仍不失为一种节奏处理的外在条件,也为后期的剪辑提供了节奏处理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节奏美──毛泽东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节奏,是事物有规律的运动、组合方式,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是审美形式的法则之一。郭沫若指出:“宇宙内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死的,就因为都有一种节奏(可以说就是生命)在里面流贯着。做艺术家的人就要在一切死的东西里看出生命来,一切平板的东西里看出节奏来。”(《文艺论集》)毛泽东新闻作品的布局结构,在速度、变化、动静、对比、秩序、层次、因果等关系上都处于高度和谐状态,具有鲜明的节奏美,是他的新闻作品审美特色的因素之一。其节奏美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奔放飞湍的节奏美。急…  相似文献   

12.
一、节奏的概念世界上一切事物运动的序列、规律都可以看作是节奏。我们就有声语言表达所说的节奏,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指一定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而这种声音形式回环往复的核心是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我们提出这样几点,以引起初学者的注意: 1.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节奏的,它们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觉而存在。同样,我们播读的稿件文章,也各有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节奏,原指乐音的高下缓急。现在所谓的节奏,已不单纯指乐音节拍的强弱或诗歌音韵的平仄,而是作为时间与速度的表征。现代美学认为,节奏是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是有组织的序列”,是时空显示生命力的象征。节奏的基本规则是动态的,它既可以是疾速的,也可以是徐缓的;既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交错的;既可以是快与慢的组合,也可以是一致与交错的复合。正因如此,节奏才具有一种征服的力量。新闻是新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它也具有一种特殊的节奏。根据节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可以分为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内部节奏是指新闻内容本…  相似文献   

14.
节奏是电视专题片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电视镜头在电视专题中的长短、快慢、张驰程度。明快的编辑手段、和谐的内在运动规律,有序的表现手法,都会使电视专题片呈现出活力,让观众在流畅、自然的节奏中感受电视专题的独特魅力。电视专题片的节奏主要表现为编辑节奏、动作节奏、声音节奏和新闻事件的情绪节奏四种节奏运动形态。  相似文献   

15.
从美学上来说,节奏应该是属于形式规律范畴的,而和谐则是节奏的最高美学境界。每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它通过视听形象的变化来体现纪录片的韵律。并以此影响和制约整个片子的脉络,发挥其独有的艺术功效。决定纪录片节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性质而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是内容。客观世界生活的流动,即片子中事件、情节和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其节奏的松紧张弛。  相似文献   

16.
音乐理论中节奏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解释:节奏就是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包括长短、强弱两个要素。广义的节奏可以理解为音乐中所有的布局、段落、强弱、快慢、长短等各方面因素。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生活节奏、语言节奏、心理节奏、运动节奏,包括本文要重点论述的音乐节目的节奏都是对这一概念的借鉴、扩展,使它的外延扩大,这就包括了时间、空间、社会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世间万物都有它本身所固有的运动规律,而节奏就存在于宇宙万物的运动当中。节奏最直观最形象的体现莫过于音乐,这两个字的原意就是指乐曲中打击乐的一击一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一部好的电视纪录片,与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一样,同样有着自身的节奏,轻重缓急,高低起伏,悲喜交融,抑扬顿挫……无不蕴含着节奏之美。  相似文献   

18.
李南 《新闻窗》2012,(4):132-133
一、运动镜头的含义及内容运动镜头的含义运动镜头,就是在摄像拍摄过程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改变拍摄方向和角度以及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拍摄时而产生的电视画面。运动镜头不仅可以通过摄像机的运动表现被摄主体的形态、运动和轨迹,而且通过丰富景别和角度的变化,形成运动画面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从而表现出特定的叙述手段。  相似文献   

19.
节奏是天地间万事万物自身固有的内在韵律,是事物运动疾徐轻重多寡的变化频率。电视新闻节目的节奏就是指节目的内在韵律,包括节目整体以及其中每一个段落、每一条新闻,如何处理,如何安排,如何衔接。 现代社会呈加速度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甚至休闲的节奏也越来越快。电视新闻的节奏必须与之相协调,编排节奏成为电视新闻制作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电视新闻从业者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0.
浅析电影声音对电影内外部节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茜 《新闻世界》2014,(5):220-221
本文从音响、音乐、台词三个方面阐述电影声音是如何影响电影的内外部节奏的。即电影声音通过配合镜头运动和剪辑影响外部节奏,通过与情节的配合和构成情节的情绪节奏影响内部节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