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作为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式之一,至今仍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冲击着我国当今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必须对青少年宗教信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了解情况、把握问题、积极应对,了解青少年宗教信仰的现状、形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德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利华  朱媛 《职业圈》2007,(9S):197-198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的现象逐渐增多,沉迷于网络世界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些情况源于青少年对生命的认识存在问题,这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大教育者的思考。文章从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两个角度进行实际情况调查,了解当代青少年的生命意识现状,并从多个角度对学生形成目前状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的现象逐渐增多,沉迷于网络世界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些情况源于青少年对生命的认识存在问题,这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大教育者的思考.文章从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两个角度进行实际情况调查,了解当代青少年的生命意识现状,并从多个角度对学生形成目前状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网络流行语"成为青少年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了解青少年语言、思维发展特点的窗口。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规律及其对青少年语言、思维影响已经得到学界的关注。深度解读"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影响,是学界亟待研究的"真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规律及对青少年语言、思维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以及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吕鹏 《职业圈》2007,(9S):168-169
目前,由于青少年沉迷于互联网,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青少年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引起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家庭、道德、伦理问题,这不仅危害到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生理成长,也对整个社会提出了严峻的互联网上青少年的安全问题。文章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避免或是解决的方法措施,从而引导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选择健康、有用的信息。学会加强防范、保护自己,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6.
朱穆之同志曾经这样慨括外宣针对性的含义:“我们需要外国读者了解的和外国读者想了解的。”前半句的内容我们心里非常清楚,后半句的情况就要复杂些,尤其对于画报的报道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目前,画报以15种文字印刷,读者分布在180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都有差异,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点也有所不同,但是由于种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于青少年沉迷于互联网,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青少年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引起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家庭、道德、伦理问题,这不仅危害到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生理成长,也对整个社会提出了严峻的互联网上青少年的安全问题.文章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避免或是解决的方法措施,从而引导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选择健康、有用的信息,学会加强防范、保护自己,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8.
王桂霞 《职业圈》2007,(4S):229-230
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升学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使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诸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等。其中,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表现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新媒体对青少年可以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便主要分析新媒体对青少年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提出新媒体时代对青少年培育与引导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1000名日本青年访华对中日友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日两国青少年究竟有哪些共同点?他们对对方国家有哪些了解?通过这次交流,他们有什么不同感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汉维日常民族之间的称谓用语、宗教信仰、生老病死等方面的禁忌分析现代维吾尔语禁忌语汉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其反映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随着青少年成为博物馆参观的最大群体,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也日益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华侨博物院努力尝试突破中小型博物馆面临的青少年教育困境,以目标为导向,整体布局青少年教育活动体系,打造青少年教育活动品牌,提升教育工作者素养,注重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并将场馆服务与流动服务、数字服务相结合,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初步探索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路径。该文基于对华侨博物院青少年教育工作实践的思考,尝试讨论中小型博物馆如何深耕自身教育资源、协同多部门跨领域合作、借力信息技术融合,构建新时代中小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街巷名称是古城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文化内涵的岁月积淀,也是表征和承载这些文化的精髓。本文将以国家历史文化古城西安古城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地理环境变迁、宗教信仰两方面详细分析古城传统街巷名称的文化意涵,以期让世人更好地了解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城市的街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在世界范围使用愈益广泛,加之中外“互联网+”校际交流更加频繁,青少年学生的跨国网络社交行为明显增加,使得相应的社交礼仪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了解中西网络社交礼仪差异便成为必需。该文在概述中西文化中社交礼仪差异的基础上,着重围绕中西网络社交礼仪中语言和用词、礼貌和尊重的表达、非言语行为的表达及网络社交平台使用等差异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背景、语言特点与网络环境,对如何完善学校社交礼仪教育提出建议,以期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社交能力,进而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5.
俄语谚语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经济环境和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俄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对俄汉谚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并对俄汉谚语翻译中的形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颜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大亮点,颜色词不仅反映的是人们对这个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也是对主观世界的一种升华。我们在认识颜色词的同时,也一同了解了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级观念、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文化内涵。本文在分析维汉两个民族颜色词语内涵的基础上,阐述汉维语文化中不同颜色的文化内涵,利用对比研究法、举例法等,对汉维两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人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是神道教,而对神道教的信仰折射出他们的宗教信仰源于自然崇拜,有着深深的共同主义烙印,同时具有对外来文化的兼容与开放性。"御柱"节是日本长野县诹访地区诹访神社最大的节日活动,其正式的名字是"诹访大社式年造营御柱大祭"。本文以日本诹访御柱祭为例,分析日本人的宗教信仰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对北京市1600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调查,着重分析了北京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现状,并深入研究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点,总结出网络成瘾与自身人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因素与网络成癌的形成关系,为家庭和社会对待网络成瘾行为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日益凸显,但是在对外传播研究中以青少年为"受众"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从外国的青少年教科书及教学大纲的角度开展对外传播渠道研究尤为必要。通过深入研究和梳理美国小学和中学的历史和社会学课程指导大纲与标准中所罗列的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知识点,可以了解美国青少年从小所学习的中国历史、文化、人物和相关中国的政治观点的形成过程。通过对美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进行研究发现,我们在对外传播实践中需要加强博物馆的实物展出和互动的演示项目,同时多方面多层次出版相关书籍,拥有话语权,弥补美国青少年读物文化外译的话语体系缺失。  相似文献   

20.
武欣萍  杨晓春 《职业圈》2007,(5X):198-199
新时期青少年德育面临社会环境变化,深化改革,生活背景变化等一系列挑战,面临青少年自身出现的新情况。德育教育作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以德治国的重要方面,必须迎接新挑战,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以适时促进青少年德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