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1];时隔10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 1年版)》也将“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作为课程基本理念[2]。20多年来,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这一课程理念已形成共识、深入人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为更好地落实“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的课程理念,进一步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3],强调教学活动需要“学”“教”统一、据“学”而“导”,  相似文献   

2.
<正>项目式学习旨在督促学生通过广泛深入的探究复杂真实的问题和精心设计的任务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系统性教学方式[1]。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改善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出现的认知偏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其打开思路[2]。电化学中知识点体系复杂且易混淆,为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本文以原电池为例,设计项目式学习案例,从真实问题情境出发,  相似文献   

3.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73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问题情境的创设实际上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这一教学策略正是项目式学习开展实施的重要手段。新课标也指出,针对社会情境中与化学相关的某一真实问题开展项目研究[1]60。  相似文献   

4.
<正>“深度学习”主张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素养。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理解和解释历史就离不开“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1],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2]。真实学习问题必须依托真实历史情境,真实历史情境需要借助“史料”来建构。但由于精力、能力和视野的限制,大多高中历史教师很难开发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史料。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使课程内容情境化”[3],这是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指出要重视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教学情境是教学具体情境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2],也是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及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矛盾的师生互动的载体[3],对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落实化学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4]。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式学习强调以生为本,以明确具体的问题为驱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方式完成相关任务,即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进行串联[1]。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其蕴含的“价值引领”和“价值认同”作用不容忽视。但因其比较抽象,且形成有一定的过程性和梯度性,所以对其引导、养成、评价存在一定难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融合,使学生在“沉浸”中感悟历史,获得充分的感性体验。项目式学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真实体验,这与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相吻合。笔者试以所在学校融合课程项目“家族寻根之旅”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项目式学习来推动初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体验与生成。  相似文献   

7.
<正>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式,是学生面对真实情境时通过发现驱动性问题、开展团队合作进行探索、制作展示真实成果、解决实际问题、不断评价反思提升核心素养的学习过程[1]。2021年6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发布,提出要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创新意识,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培养一大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2]。  相似文献   

8.
<正>“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能有效揭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特征,“具有上位性、统摄性、引领性和综合性,既适合于单课时教学,也能服务于整个单元的教学”[1]。大概念统摄下的高中历史单元项目式学习,旨在以历史学科大概念为统领,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学生通过“针对问题的持续探究、以学生为主导的实施过程、团队合作的社会性互动、真实可见的公开成果、客观全面的表现性评价”[2],  相似文献   

9.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提到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项目式学习是在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性的教育实践形态[2]。  相似文献   

10.
谢嘉芬  张培碧  谭晶 《地理教育》2024,(S1):145-148
<正>一、理论基础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指学习过程围绕某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和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业技能并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方式[1-7],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能够突破一定实际实施困境[2],其设计一般思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个人都依赖“意志”(will)这种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来确定目标、克服困难并最终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成既定的目的[1],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调节也并不例外。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之一,“意象”(image)反映教师的自我认知以及教师对教学、学生和教育教学情境的认知[2],融合了教师的“信念、情感与需求”[2]。此“意”虽非彼“意”,但都与知识(knowledge)及情感(feeling)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二“意”的相遇产生了某种神奇的化学反应,让我生成了对意志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1]项目式学习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现学习本质的教学模式。“船的研究”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新增内容,对应技术与工程领域,采用大单元组织形式,以船的发展史为主线,  相似文献   

13.
<正>《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是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2017年版课标”第一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课程内容在教材中的直接体现。相比以前的教材,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任务,无疑是一种开创,也是一种挑战。传统的教学立足点在“教”,所谓的学情常常是教师的理论假设或自我的经验状态,这样常常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一致,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王尚文指出: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教”就是“让”学生“学”语文。[1]一线教师如果能基于学情,确立以“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积极探索《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新的教学模式,那么就可以真正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过程,强调主动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复习课要以“关键问题解决”为主线,立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主线展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在对数学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深入积累学习经验,发展深层次的思维[1].文章以“三角形全等”复习教学为例,浅析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活动课不同于传统课,具有主动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开展活动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活动探究课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主动探究思考,在问题解决中能有效提升学科关键能力。”[1]“主题教学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2]那么,在日常的高中历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正>有学者指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和本质特征,即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进程及规律的叙述和阐释。其重要的社会功能是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动历史前进。”[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高中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很多,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习题训练、记忆等方式外,主题研学、著作阅读、学生论坛等新方式亦能达到“反对碎片化、割裂式的知识获取方式,强调多种知识和信息间的连接,包括学科知识融合及新旧知识联系”[2]的深度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的“科学探究”主题强调科学探究的作用,注重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2]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是五大学习主题之一,主题内容包括化学科学本质、实验探究、化学实验探究的思路与方法、科学探究的态度及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等五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一、研究背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是现今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对科学本质观的理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本质观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它是一个涉及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与科学事业等本质特征的观念系统[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符合科学方法理念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生动情境,  相似文献   

19.
<正>一、项目背景本案例为基于模型认知的“不同类型原电池设计”项目式学习,课题源于生活,有助于学生开展深度合作学习,以开放性实验活动进行有效探究。1.原电池内容的选取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概念集中、原理抽象,学生在整个电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些困难。而电化学知识一直是高考重点,常以陌生化学电池分析的形式出现,对学生化学学科能力要求较高。原电池是电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原电池知识,包括认识原电池本质、理解原电池各部分的关联、建立原电池认识模型,对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解决日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都有积极意义[1]。  相似文献   

20.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为了防疫需要,许多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线上教学[1]。面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教与学的体验[2]。在此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利用网络问卷的形式调查研究职业院校学生在疫情期间线上专业课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