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题调研情况第二课堂具有区别于第一课堂的创新性、灵活性、广泛性特点,发展第二课堂符合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要求。PU平台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的科学、高效的第二课堂体系的物质载体,面向高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三类主体。PU平台是第二课堂开展的重要抓手,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PU平台的第二课堂与导师制相结合,有效保障课堂活动科学、有序进行,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前沿的指导,同时两者在结合过程中能够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医学信息分析”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分析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满意度评价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4.39(4.00,4.92)分;研究对象对混合式教学带来的学习收获(58.5%)、师生互动(68.3%)和生生互动(68.3%)表示很满意。Logistic回归显示教师对COOC平台的熟悉程度显著影响教学满意度,熟悉程度越低,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越低,OR(95%CI):0.071(0.006,0.851)。学生对“医学信息分析”混合式教学的满意度较高;教师对网络学习平台的应用能力显著影响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在高等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满意度视角,就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学生满意度出发,利用泛雅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基于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通过文献分析与专家访谈等方法确定混合学习满意度的7个影响因素,分别是教师形象、教师行为、学习活动设计、资源特性、平台功能设计、协作交互与学习成就;通过实践论证,同时调查收集问卷数据,制定相关量表,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采用一阶验证因子以及二阶验证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教师教学能力与平台服务是影响学生满意度的直接因素;最后提出改善混合学习的若干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相关文献和思政课教学现状,构建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问卷,调查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用肯德尔相关性系数分析不同学习平台和模块学习效果与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教师、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平台和设备、考核评价及学生均是影响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继续教育学生是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学生群体,其学习状况和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必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文章首先构建了影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框架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剔除多重共线及影响小的因素,确立影响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满意度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统计结果从教学管理、教师队伍结构、班风学风、生活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继续教育学生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高职公共混合英语学习平台的学习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如教学活动、教学质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学习平台的满意度,以实时学习认同度最高,其次为师生互动;而影响学习满意度的各因素则以教师教学最高,其次为学习效果等因素。高职公共混合英语学习平台提升了学习者对语言学习活动的爱好程度,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愿望,有助于他们获取多元化的学习成就。  相似文献   

8.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与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全面发展"需要"全面过程",而"全面过程"需要"全面认知"。过去30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改进,2013年出现了独立的"第二课堂"二级指标,但"第二课堂"的育人效能并未得到学界的充分研究。2016年以来,全国推行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这一制度强化了第二课堂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属性,且因使用信息化系统,形成了数据积累与挖掘的条件。课题组选取了一所数据年份较长、数据类型丰富、数据记录完整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锥体视点结构,运用多值logit选择模型、负二项回归等量化分析方法,对学生在第二课堂不同课程平台的学习投入对科研发表、奖学金等级、综合测评成绩等学生教育产出的边际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二课堂各平台学习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具有正向关联,思想引导平台和通识教育平台学习对各类教育产出的正向关联最显著,国际培养平台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四六级成绩提升,校园文化平台学习对学生奖学金获得具有挤出效应,社团活动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与教育产出的关联不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论,为了更好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课题组提出了三点建议:增强关联,构筑互动显著的一二课堂共育模式;强化牵引,建立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善用资源,提升第二课堂对外部资源的利用效能。  相似文献   

9.
孙慧  杨玲 《英语广场》2020,(7):103-105
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了U校园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调查和研究,调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对U校园平台自主学习的满意度;(2)U校园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带来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较多,教师需要分析当前教学存在的不足,合理运用U校园平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徐方  彭飞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6):273-276
高校 MOOC 平台建设要考虑学生对平台的接受度。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对学生接受大规模在线学习意愿进行实证研究,构建 MOOC 平台接受度模型,对学生选择某一平台进行学习的影响因素作出合理假设与验证。分析得出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在线学习方式、与平台匹配度、用户满意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该结论可作为平台改进及升级依据,也可为引进新平台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评估针对成都大学动画专业学生在接受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图像基础”混合教学后,对其满意度产生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在文章的概念框架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假设感知易用性(PEOU)、感知有用性(PU)、态度(ATU)、课程结构(CS)、在线教学灵活度(OTF)、在线教学质量(OTQ)六大潜在变量对于学习满意度(SAT)存在显著影响。采用定量研究,整群抽样经过本课程学习的全部学生,获取249份有效问卷,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CFA)与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了相应数据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所有的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对于因变量满意度都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在线学习质量与课程结构的影响效能最大。因此,建议公办院校艺术专业的教务管理机构基于本次研究成果,对当前所运行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估并改进,以此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扩散的理论视角下,研究MOOC学习者活跃度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且借助已有MOOC平台,向特定受众实施问卷调查。通过对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用户的调查和回归分析发现:平台功能设计的互动性、学习者利用平台向他人分享的便利性、平台推行方的传播效果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活跃度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学习者决策的独立性与活跃度呈负相关,与满意度呈正相关,活跃度主要受到平台上“他人”的影响,满意度则受到平台“自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为研究对象,基于 S-TEC 模型和学习性投入理论,从学生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三维度出发,分析目前该校第二课堂学分化制度及参与度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外部因素对学生参与度具有影响。研究为如何提高第二课堂学生参与度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活动。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习者在线学习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研究和差异性分析,研究发现在线学习状态和满意度在不同类型群体均存在明显差异,但差异趋势保持一致;教师教学、课程设置、互动行为和教学平台质量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水平,但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教学平台质量影响最大,课堂互动行为影响最小,且学生对于长期采用单一线上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持反对态度。基于研究结论,从教育教学、条件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给出相应启示,为改善和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成效和满意度,实现高校在线教学深度应用和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二课堂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以及当前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的现状梳理,研究认为第二课堂存在定位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手段方法单一落后,师资队伍不稳定,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应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打造全员育人平台、学生骨干培养平台、校园文化活动平台、科技学术创新平台等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学开展计算机第二课堂活动,对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教育者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开展该活动的指导教师座谈和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观察等方法,对广州地区的部分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对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与研究。本文研究所得的结论,可给中学开展计算机第二课堂活动提供可靠的心理学依据。对如何通过计算机第二课堂活动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第二课堂相比于第一课堂,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实践和学习平台,但要通过第二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必须要系统研究。本文针对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以实践为基础,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作了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对119名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新生对于混合式学习方式在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进行调查,在了解学生使用互联网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学生对混合模式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等定量定性的方法,使用SPSS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的上网情况非常普遍;2)学生对于混合学习模式在英语课程中的使用满意度较高,非常认可这一教学模式;3)感知有效性,系统功能性以及社交互动性与学生对于混合模式的满意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国内学者对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发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同行和笔者指导我校学生参加英语学科竞赛的经验,提出依托学科竞赛平台,促进我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发展的论点.本文首先提出学科竞赛对第二课堂的开展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接着阐述了学科竞赛促进第二课堂规范管理体系的形成,然后指出学科竞赛创新了第二课堂指导模式,最后论证了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牧青 《海外英语》2014,(18):81-84
该研究对119名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新生对于混合式学习方式在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进行调查,在了解学生使用互联网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学生对混合模式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等定量定性的方法,使用SPSS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的上网情况非常普遍;2)学生对于混合学习模式在英语课程中的使用满意度较高,非常认可这一教学模式;3)感知有效性,系统功能性以及社交互动性与学生对于混合模式的满意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