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味”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数学课上的“数学味”  相似文献   

2.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味”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数学课上的“数学味”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3.
徐友新 《河北教育》2005,(19):22-23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  相似文献   

4.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  相似文献   

5.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  相似文献   

6.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何谓数学课的“味儿”?如何在保持现有课堂特色的同时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儿?下面,不妨借用饮食烹调中的概念来作一比喻。一、数学课的五“味”之首——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的五味之首,当然非“思考”莫属。一节缺少思考量的数学课,一节问…  相似文献   

7.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形式”的热闹已掩盖了数学本质的时候;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另一种声音更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如何既能活跃数学课堂,又能保持原汁原味的数学味儿?的确值得我们广泛关注。一、一贯始终的思考“味”“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的五味之首,当然非“思考”莫属。一节缺少思考量、缺乏挑战性的数学课,即使课堂气氛再活跃,也算不得是一节好课。缺…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新的变化。然而欣喜之余却也折射出一些隐忧:学生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课堂上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数学味儿”缺失的现象。何谓“数学味儿”?如何在保持现有课堂特色的同时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儿”?  相似文献   

9.
徐友新 《河北教育》2005,(10):22-23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形式,数学课堂是如此的“热闹”。但是,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数学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哪去了?那么如何让“数学味”重返数学课堂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徐友新 《辽宁教育》2005,(11):38-39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某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某些数学课,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何谓数学课的“味儿”?如何在保持现有课堂特色的同时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儿?不妨借用饮食烹调中的概念来作一比喻。一、数学课的五“味”之首——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的五味之首,当然非“思考”莫属。一节缺少思考量的数学课,一节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用"热闹"二字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味"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数学课上的"数学味"哪儿去了?作者认为应抓住本质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要有“数学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味"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数学课上的"数学味"哪儿去了?1.课堂要有"思考味"。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用“热闹”二字来形容是不为过的。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在一堂数学课中,什么理念都能体现,什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会使用,但这也容易造成肢体的活跃代替思维的活跃,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曾经听过一些老师的课,他们既重视了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又重视了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重视了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但是,热闹的课堂上我们只能看到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都如“蜻蜓点水”,一闪而过。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5.
课改以来,一些数学课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去数学化”倾向及“数学味”缺失的现象。如教学过于注重形式创新,淡化了数学本质;过于追求课堂热闹,忽略了教学效果。显然,这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严重违背数学教育规律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何在? 笔者以为,根本的对策在于增加数学课的“数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在悄然变化着。我们发现,当前的一些看似"热闹精彩"的数学课,用学生"肢体"的活动代替了思维的活跃,用热闹的"形式"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就与真正有效的、原生态的课  相似文献   

17.
数学以其严谨、雅致、含蓄表现着美的特质,数学课中“美育”教学是展示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形式。用数学语言美阐释对称图形等数学美的因素,须锤炼教师素质,把握“以美启真”的思维性策略,方能点拨蕴涵于数学教学活动中美的因素和方法,夯实数学课中的“美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但课改之后的数学课堂每每上演着由多维翔实的目标设定、天衣无缝的教学设计、眼花缭乱的媒体课件、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组成的华彩交响,从枯燥乏味的极端走向繁华热闹的极端。这样的数学课看似热闹精彩,其实早已“变味”、“变质”,与真正有效的数学课堂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以业,在一些数学教师的课堂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数学课失去原有光彩”的现象。如在数学教学中过于注重形式创新,淡化数学本质;过于追求课堂表面热闹,忽视教学效果;过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忽视教师引导。应该说所有这些都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严重违背数学教学规律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何在?这认为,根本的问题在于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使数学本质和数学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数学课原有的光彩。具体落实到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也是要以“数学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数学思考”为灵魂。一、教学设计要以“数学教学内…  相似文献   

20.
郑梅枝 《江西教育》2009,(12):23-23
当前,“语文课堂不可忽视静思默想”“既要书声朗朗更要静思默想”等观点获得了不少语文教师的认同。堪称培养学生思维体操的数学教学需要静思默想吗?笔者以为,数学课堂也需要静思默想。热闹的课堂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思维活跃,静静的课堂中也有活跃的思维。如何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数学教师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