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嵌入式移动数据库技术目前已经从研究领域逐步走向广泛的应用领域,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对移动数据实时处理的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嵌入式移动数据库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基于移动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笔者分析了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EMDBMS的特征和功能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对移动数据库实时处理和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嵌入式移动数据库技术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并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随着便携式计算设备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并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嵌入式数据库的概念、特点及其关键技术,介绍了一些成熟的嵌入式移动数据库产品,分析了Berkeley DB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数据访问算法,并给出代码演示如何使用它。  相似文献   

4.
移动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类产品,近年发展如火如荼。云计算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概念,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云平台下,移动智能终端具有惊人的潜力。移动智能终端为云计算终端技术起到了先导验证的作用,智能移动终端将成为云计算重要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平台,成为多功能网络终端,是云计算最重要的终端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5.
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移动数据技术必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变革,针对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的可靠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互联网得到了极大延伸,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开展阅读,这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当前图书馆升级服务——移动阅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阐述了当前移动阅读可深度扩展的方向,提出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终将引领图书馆服务进入新的境界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广泛的使用智能终端及利用无线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改善传统网站的学习平台,在基于HTML5和.NET的基础上,设计智能移动终端的学习平台。在传统网站基础上,增加一个移动设备界面层,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及开发效率,大大简化了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使用HTML5来实现跨平台性,因此,使用HTML5和.NET等新技术来设计实现移动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8.
沈茜 《人天科学研究》2013,(12):143-144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提出了传统的Web应用向移动终端拓展的需求。介绍了现有B/S架构模式下,在Web应用服务端为移动终端应用设计专用数据接口,通过HTTP请求访问远程数据库,利用JSON格式进行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设计iOS实例具体介绍了移动终端应用远程数据访问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移动数据库也开始逐渐走向了实际应用。数据库是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构成元件,其计算机运行方式也被称之为数据库的运算方式。尤其是在现代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之中,移动数据更能够突显出自身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优势。本文主要对移动数据库的特点、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对移动数据库中所存在的一些关键性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且指出了移动数据库未来实际应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围绕质量检测机构产品抽样移动业务管理系统展开讨论,采用智能手机作为系统的使用终端,利用Mi-crosoft SQL 2005CE Edition作为移动数据库,通过远程数据访问同步(RDA)技术与服务器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使得用户可以在手持终端(智能手机)上获取所需要的检测业务数据,为用户提供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人天科学研究》2014,(9):F0002-F0002
秉承追求前沿性、体现权威性、注重实践性、突出服务性的理念,为更好地发挥学术研讨、科技交流、信息服务的功能作用,本刊2014年重点关注以下选题(包括但不限于): 一、移动互联网终端与应用 智能移动终端、移动OS、移动IM、移动游戏、移动社交、HTML5、移动IPv6技术、移动互联网安全、移动定位服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讯终端,在GPS测量定位、文档编辑、工程数据处理、摄影和互联网等应用技术上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以智能移动通讯终端上开发的软件,在公路工程管理中发挥了极大地作用,有效提高了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时的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智能客户端的开发应用已经成为当今各大门户网站发展推广的重要方面。体育作为公众关注度、参与度较高的领域,体育系统政府网站中微门户技术的应用必将产生广泛的影响力。体育微门户的建立也必将对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微门户技术研究,并结合体育系统具体业务,对微门户技术在体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9月 2 8日 ,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人大金仓‘小金灵’移动数据库及应用产品”发布会 ,发布 86 3计划攻关项目、嵌入式移动数据库“小金灵”Linux版本及其基于WindowsCE、Hopen、Palm等其它平台的完善解决方案 ,同时宣布在该公司主页及共创软件联盟网站公开“小金灵”Linux版本的核心源代码。“小金灵”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嵌入式移动数据库。该产品可使移动计算设备与后台数据库实现实时信息交换 ,可支持多种数据源、多种运行环境 ,并具有所需存储空间小、可伸缩性强、开发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移动数据库的技术分析和应用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移动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描述了移动数据库的系统模型,纠正了有关移动数据库的几个误解,并对移动数据库的几种关键技术分别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市场上存在的相关产品。  相似文献   

16.
智能移动终端、数据通讯线、GPS和管理软件是组成智能巡检系统的主要部分。这个系统需要巡检人员拿着智能移动终端,巡查规定的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巡检地点,将巡检点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读取出来,并且还应有声音的提示,巡检人员可以将巡检地点的事件状态设定出来,智能移动终端会自动记录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事件和巡检人员。本文对智能巡检系统在农村电网中的相关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智能家居网关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Zig Bee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网关设计方案,硬件采用三星S5PV210芯片为智能网关的核心处理器,软件使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以及轻量级Web服务器,家电内部网络的无线通信采用Zig Bee技术,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智能网关实现对家中各种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智能巡检技术在电力公司可实现的应用做了详尽地分析和研究以及实践,提出了智能巡检系统的概念,该系统使用移动设备,结合当今流行的手持GIS技术,开发出应用于移动设备和PC两部分的专门针对电力部门的移动巡检系统,并配合全面的缺陷数据库。该系统满足巡检工人携带智能终端等移动设备在户外开展巡检工作。移动设备自带的网络可以同步数据库中含有电力设备和地理背景设备的电子地形图,通过手机自带的定位功能获取卫星信号来定位设备坐标,既满足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或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快速定位电力设备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定位系统对巡检人员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背景下,探索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智慧化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的可行性。针对二维码与射频技术的技术特征,运用比较性研究,对两者在使用成本、使用主导权、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度、推广普及的便易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展现出二维码技术在自主性、便捷性、互动性、普及性及使用成本等方面的优势。研究发现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契合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理念,图书馆的数字化、智能化与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化勾勒出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广阔前景,“二维码+智能移动终端”或将成为图书馆提供智慧化服务的一件利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医学期刊核心受众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用户的移动终端阅读需求和阅读体验,并利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平台尝试开展移动终端阅读服务。【方法】 从《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投稿系统中选取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10月26日在本刊发表论文的在校医学研究生、医学院校科研工作者、医生以及医学院校教师共计325名,以网络问卷(问卷星)形式分别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阅读需求、阅读行为、阅读体验4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调查问卷325份,其中有效问卷32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显示:92.31%(300人)的受调查者愿意使用移动终端阅读医学期刊;医学期刊移动终端阅读普遍受欢迎,且更受20~40岁中青年读者以及医生的喜爱。《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尝试与数据库平台服务商合作开展移动出版服务,并借助微信公众号向核心读者群推送最新一期的论文全文、专题报道、手术视频、学术视频直播、临床科研设计讲座、科学快报和导读等内容。【结论】 医学期刊出版单位有必要开展移动终端阅读服务。以单刊模式出版的国内多数医学期刊可借助数据库平台服务商及微信等平台提升传播能力,改善阅读体验,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