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城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及和谐发展。它是我国立足国情、顺应形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举措。本文以六盘水市为例,提出了六盘水市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实施科学规划;打造城市名片;构建城市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抓住城镇化的表象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正确把握城镇化的内涵.分析农村城镇化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坚持产业引领、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体制、深化制度的配套改革、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长期以来,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制约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是符合河北省情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增强城市建设的融资能力,通过城镇化建设带动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最终促进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调结构,拉内需已经成为重要的国策。扩大内需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小企业在安置就业、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得本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大幅度转变,带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更多的中小企业和非农人口向当地城镇集聚,进一步扩大了产业的发展规模。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政府是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主要力量,中央政府的政策引导、地方政府的政策探索已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但"解缚"性公共政策仍然缺失;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已逐步由管制、防范式管理向服务、融合式管理转变,但进程缓慢;同时,政府目前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的公共服务还比较有限;为此,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建议政府深化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公共政策水平;构建协同治理体系,搭建信息和社会网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中国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小城镇的建设速度也日益猛增,城镇化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城镇化发展方向主要指的是质量与速度的协调发展,城镇化进入了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深度人口城镇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相对于传统城镇化,在现代化条件下的城镇发展实现了人口、资源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目前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城市和农村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由于政府引导不当、体制障碍和政策滞后引起的.因此,迫切需要各地政府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称呼,也是具有中国特色而且数量庞大的群体,对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十八大提出来的口号,虽然理论上关于这个问题成果有很多了,但是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实现的路径,在宏观视角下探索如何更好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并提出一些建议,将会是一个补充和发展。就现实而言,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会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城镇人口越多,城镇化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具有五大基本内核:农民工市民化是核心,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壮大二、三产业是基础,城乡协调发展是根本,城市文化建设是灵魂。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面临五大制度诉求:土地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专项转移支付到一般性转移支付,身份制度从身份特权到契约平等,府际关系从竞争到合作,决策制度从个人决策到民主决策。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要求处理好五大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土地、人力、资本三大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推进上、下级政府间权责合理配置;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健全城镇建设民主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建立新型城镇化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城镇建设是我市山区实现农村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贯彻落实省委城市化会议精神,正确对待承德城镇经济发展现状,克服思想障碍,明确发展目标,走承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积极推进城镇化工作,努力加快我市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理念的演变与辨析,一方面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指导理念和发展目标,同时新型城镇化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动力。在新时期,要大力倡导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深化体制制度改革,以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泸西县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实施成效,认为当前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城乡规划的龙头和先导作用,并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践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结合实地调研,针对统筹区域民生、彰显城市特色、加强城市设计、激发城市活力、县域产业链规划、非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等方面,系统提出了推进泸西县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教育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均衡、有质量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重点和布局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然而西部地区的学前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普及率低下、城乡发展不平衡、办园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视,加强组织管理与督导评估,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大力支持普惠性幼儿园,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学前教育规模和质量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推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南昌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同时,南昌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严重的县域城镇化失衡,就业安置面临巨大挑战,资金压力制约城镇化进程,土地约束与环境压力加大。因此,本文提出了南昌市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更新理念,提升决策"智慧";科学布局,完善城镇体系;三化并进,推动产城融合;加强城市的功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改善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国家级贫困县是扶贫攻坚的主阵地,探索其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化诱发因子之间的关系和机制,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是摆在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问题;以滇西南集贫县域为例,在分析县域城镇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从人口、经济和生活方式三个方面构建滇西南集贫县域城镇化水平的分析框架,展开城镇化推进动力的主成分分析;最后,提出优化三产产业结构、培育引进技术人才、推进县镇村城镇化和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发展路径及策略,以期对滇西南贫困地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西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中还有诸多不足。较高的转移成本影响着转移人口的积极性,农业人口在融入城市方面还存在各种风险,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农业转移人口的层次跃进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为了更好地促进广西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需要从转移成本、入城风险和层次跃进三个方面采取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的城镇化进程与社区体育发展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区体育的发展水平,通过社区体育作用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可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最后,结合城市和社区建设的需要,探讨了社区体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街)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察。研究发现:城镇化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而民俗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又可以促进城镇化;政府的主导是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发展的关键,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客观上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在主观上也要求政府组织管理工作要适应城镇化的发展。民俗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失去了本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更需要主观上的努力,在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和合理化的组织管理下,走时代性与传统性的革新之路,才能得到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特殊的工业化路径,是“江南煤都”六盘水市二元经济结构迅速形成的根本原因;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城镇化则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城镇作为农村向城市转换的重要载体,这一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组成的社区,一旦获得大力发展将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通过实施科学举措推进城镇化,旨在谋求煤城二元结构破解与经济社会跨越。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城镇化过程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迁的有效反映。因此,把城镇化作为驱动因素研究社会变迁,对把握我国旅游业发展路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