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本文从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档案的查询和咨询利用模式,信息跟踪和特色档案利用模式,现代化利用模式和下载获取利用模式,远程传送利用模式以及社会开放利用模式等方面,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教学档案利用模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编写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果,是档案利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档案利用效果的采集和编写,可以总结出一段时间内档案利用的实际情况和利用档案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对分析档案利用状况、提高利用服务水平、研究档案利用规律、掌握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等都大有裨益。因此,在编写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果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中心环节,档案利用统计是档案事业统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档案利用统计是反映档案利用情况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基层单位的利用统计还不够规范和完善,基本上还处于被动应付的境地。1、我国基层单位档案利用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1.1档案利用统计项目不足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基层单位档案室工作统计开始纳入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利用工作方面的统计工作就此开始。借助档案利用的统计数据可以分析档案利用的特点,折射出档案库存档案资源及其管理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有的档案利用统计项目存在较大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档案馆能否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以及用户通过档案的利用能否满足自身的利用需求.英国档案部门对档案的利用极为重视,在档案利用工作上采取一系列社会化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研究英国在档案利用意识、数字化档案利用、档案的开发性利用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期可以启示当下我国的档案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漯河市档案馆2004年~2013年档案利用情况调查为基础,对10年间馆藏档案在利用数量、利用目的、四大门类档案利用情况、全宗利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探索新时期综合档案馆利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档案界同仁在档案利用方面提供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6.
电子档案的产生给档案的利用无论是在利用的深度上,还是在利用的广度上;无论是在利用的方式上,还是在利用的手段上;无论是在利用的形式上,还是在利用的内容上,都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突破,从而在档案利用领域里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为迎接这场变革,我们要在做好电子档案安全防护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档案在利用上的优势,利用好电子档案更好地为民生服务、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姚明 《档案学研究》2021,35(6):52-57
本次《档案法》的修订将档案利用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有力提升了我国档案利用的法治保障能力,但这并非为我国档案利用的法治化进程画上句号。国外档案利用的法律规制主要聚焦于档案利用前准备工作、档案利用的分类管理、档案利用的方式方法、档案利用的程序设计和档案利用的违规惩戒等八个方面。基于我国档案利用法治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从当下而言,需要通过《档案法实施办法》的配套修订对新增内容予以细化;从未来而言,基于档案利用的基本规律和国外档案利用法律规制的经验,未来《档案法》关于档案利用的规制应重点关注档案利用的保障措施、例外制度和限制机制等三项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基层人民法院诉讼档案利用是人民法院系统乃至整个国家档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合法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现代社会随着公民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对诉讼档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笔者拟就某基层人民法院诉讼档案利用现状,分析影响诉讼档案利用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勉。一、诉讼档案利用现状近年来,该法院诉讼档案利用工作已呈现出利用主体多元化、利用方式多样化、利用人次稳定增长等特点。仅  相似文献   

9.
正档案利用,是档案利用者通过档案利用工作查找、利用档案信息,满足其利用需求的行为过程,也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最终环节,档案安全保管的最终目标就是能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群众。但是,在做好档案利用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利用风险。笔者经过调查,总结和分析了企业档案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档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以唐河县档案馆1985年~2004年和射阳县档案馆1986年~2005年20年档案利用调查为基础,从利用总体情况、利用主体、利用方式意识、利用内容门类、利用目的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分析原因,探究推动县级档案馆开放利用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档案故事传播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为目标,将档案故事传播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进行关联,从资源基础、呈现方式、传播范围三方面提出档案故事传播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路径,思考档案故事传播赋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与高校师生有效沟通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其服务水平的低下。高校图书馆及馆员与读者的沟通主要包括管理沟通、信息沟通、素质沟通、情感沟通等方面,与读者良好的沟通是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compared self‐reported communication anxiety and student perceived teacher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mong fifth and sixth grade Native American and Caucasian students being taught by Caucasian teachers. A survey of 67 Native American and 51 Caucasian students was conducted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located on a Northwestern reservation. Native American and Caucasian student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only on their communication anxiety associated with approaching new peop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on factors of communication anxiety more specific to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Native American students perceived the teachers to have significantly less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dditionally for Native American students, perceived teacher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predicted reported enjoyment of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fear of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approach new people. For Caucasian students perceived teacher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only predicted willingness to approach new people.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wofold: (a) from a dialogic pedagogy persp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ossible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instructors’ compulsive communication and student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and (b) using Expectancy Violations Theory as a framework, to test the extent to which instructor credibility mediated the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compulsive communication and student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We found that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instructors’ compulsive communication is linked to lower levels of student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Importantly,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instructor credibility tempers the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instructors’ compulsive communication and student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健康传播研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其中有关健康传播史方面的研究更是完全阙如。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依据传播方式、传播载体、传播主体等的不同,对我国古代大量存在的健康传播行为加以划分和归类,分别从人际传播与文献传播、语言文字传播与非语言文字传播、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等几个不同的侧面对我国古代的健康传播历史展开论述,从而勾勒出一幅我国古代健康传播的历史画面。本文以不同于时下传播学界流行的关注当下、关注实证的现实主义研究取向,将研究目光投向大量的文献史料和前人的传播实践,开辟了从历史、人文的角度关注健康传播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谢拉成功地将传播学引进图书馆学,分析出传播学理论在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中起的重要作用,并借鉴和利用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传播学理论在读者服务、信息传递和图书馆建设上的影响和启示,阐述传播学促进了当代图书馆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传播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第四媒介” ,而是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网络传播使人类传播活动出现了新的飞跃 ,赋予人类传播规律许多新的特点 ,并使传播规律本身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网络传播带来的理论挑战 ,主要还不在于大众传播理论的调整和更新 ,而在于传播理论总体性的开拓、提升和创新 ,并把广义传播学切实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图书馆内部沟通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个体、部门、组织三个层面入手,指出图书馆内部沟通的主要方式;从培育图书馆内部沟通机制、提供有效的沟通途径、建立完善的沟通体系、增强内部垂直沟通、设立内部诉求渠道等五个方面阐述图书馆内部沟通策略。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for the usefulness of relational event network analysis to study on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nlike other network analytic techniques that require online communication data to be summarized prior to analysis, relational event network analysis uses un-summarized time-stamped data to track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o illustrate, we use relational event network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in the virtual world Second Lif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among nonfriends and friends within the network. Nonfriends tend to communicate with those they have communicated with in the past, reciprocate communication, and close communication triads. Friends tend not to communicate with those they have communicated with in the past, instead preferring to reciprocate communication and close triads. We discus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fy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using relational event network analysis.  相似文献   

20.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圈层分化是人际传播所建构的群体认同下的强链接作用,其既利于维系人际交往圈,也是过度媒介化的结果,是移动社交下所衍生出的显著产物。在移动社交时代,人际交往主体对固化的人际交往圈所具有的双重性具有明晰的认知,才可能由内而外地建构自我,了解"主我"和"客我",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