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扼杀了中国正常的资本主义发展。而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封建经济结构的某些破坏,中国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资本主义,是一种不正常的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缺乏独立发展的力量,总是程度不同地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其前途必然是殖民地或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历史证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根本不会有真正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自然经济解体是中国近代经济领域发生重大变化的内容之一。这一问题散见或隐含于教材的诸多章节。如何从整体上认识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一、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毛泽东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可见,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其次…  相似文献   

4.
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鸦片战争,笔者认为此说同史学界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引发社会性质进步性根本变化而将之作为近代史开端标志的科学认定相体。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阻滞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并没有转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故不能将之作为近代史开端的标志。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引发了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转变,因此,它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专题指导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种经济形式: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建国后中共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探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建国后中共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探索,是重点。几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原因及经济发展趋势是难点? 鸦片战争以前,封建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这在客观上又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应注意的是,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缓慢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并存,是近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近代经济在其影响下,引起近代市场的一系列变化,但由于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近代国内市场有其特殊性,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是由于中央政权对近代市场的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浅析买办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石志新买办是中国近代社会出现的一个新的阶层,国内史学界历来对它大加贬斥,认为它是中国近代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服务的反动阶级。如“近代意义上的买办,只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才产生的,它是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工具和走狗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及战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怎样形成的?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半殖民地国家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以及各种权力掠夺,使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现上独立,实际上受资本主义列强操纵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丢失了独立的国家地位。半封建国家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和发展,但是并没有占统治地位,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完全封建经济的国家,而是半封建国家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演变的大致过程是: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后的东北,由于清政府无暇东顾,“封禁”政策逐渐废驰,文化教育得到很大发展,再加上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入侵,东北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使作为其代言人的东北近代知识分子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货币问题纷复杂乱 ,通货种类众多 ,比值不定 ,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不便。鸦片战争前后 ,随着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大步入侵 ,中国货币问题开始了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社会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大量输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及城市手工业和农民家庭手工业,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继昌隆缫丝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它的出现还具备以下三个具体条件:首  相似文献   

13.
经济是基础。它是决定上层建筑和一切意识形态的条件。社会经济的变化既是社会生产力的表现,又直接影响着阶级关系的变化。所以,社会经济结构不单是社会经济形态的构成形式,而且在阶级社会里,它直接关系到阶级斗争的进程、特点和结局。鸦片战争前,就整个中国来说,它是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中国逐步丧失了独立的地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国社会经济逐渐起了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刺激和促进作用。首先,商品市场的扩大。在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后,其廉价的工业品首先充斥了中国原有的商品市场,并进一步扩大之。它逐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一、构建知识网络,理顺各节关系促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推力,不是来源于中国自身社会运动规律的作用,而是来源于外国列强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对外扩张,广开殖民地的前提下对华侵略的结果。因此,外国列强对华侵略这一知识板块,构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主线。这条主线在第一章、第二章中,涵盖了两次鸦片战争整个过程,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节的内容。这些内容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列强从自由竞争时代到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扩张的要求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之后,古老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又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和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极大地摇撼着封建政权岌岌可危的腐朽统治。在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表现为“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的斗争,西学与中学之争。”①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云南的近代教育事业也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它经历了一个萌发、兴起和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鸦片战争以后欧风美雨的产物。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它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几经挫折。复习时要注意了解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着重掌握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联系初中学过的历史知识可知 ,鸦片战争前 ,资本主义萌芽已在一些生产行业中产生并缓慢发展 ,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加上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诱导作用 ,促使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 19世纪 60~ 70年代投资近代工业。以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为标志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民族资产阶级出现了。因此 ,中国资本主义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这是外因论 ,实质是宣扬“侵略有功” ;其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也不是如课本第 3 5页指出的“鸦片战争以前……资本主义萌芽已在一些生产行业中发生”。因为…  相似文献   

19.
左宗棠不但是主张学习西方,抵抗外国侵略的爱国者,而且他的洋务思想也带有资本主义的倾向。他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能扮演这样一种角色,那是由我国近代社会特殊条件决定的。我国近代史的开始,首先面临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出于反侵略的需要,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提出学习西方技术以御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并实行仿效“西法”创办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主要是为了镇压革命,同时也有防范和抵制外国侵略的意思。外国近代技术的发生与发展是直接与资本主义相联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结构和性质,同所处的社会形态是相一致的。很显然,中国近代和现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只因复习的方便,才把它们归纳成为这个专题的。(一)列强对华的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曾使用了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文化的方式和手段侵略中国,但最终还是为了经济掠夺,并造成了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着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占有支配性地位。1 中国社会经济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朝开埠通商,中国的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方国家开始疯狂地向中国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大增,英国人直接操纵中国海关的管理大权。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更深入更宽广,以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