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从大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了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认为大学教师应该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教育者,具有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者,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组织者,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2.
从创新教育的要求看大学教师角色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必清 《江苏高教》2003,(2):99-101
大学教师角色不仅具有规范性、主观性、归属性,而且具有变化性。在倡导并积极实施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从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中,分析创新教育对大学教师的角色要求,可以看出大学教师的角色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是要从学习管理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从为人师表者转变为价值导向者,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智力开发者,从历史承传者转变为未来设计者。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它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教育意识、技能及具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对高校教师进行职前和在职的心理教育培训,加强他们的心理修养,有助于提高大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4.
行动研究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大学教师,其教学能力应当受到重视。为提高大学教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本试将行动研究与大学教学改革结合起来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5.
谈宏慧 《海外英语》2013,(15):72-74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研究从注重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探讨开始转向对其专业发展的研究。关注与探讨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为了提高其自身的素养,更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和研究方法论的体现。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应包括为了实现教育功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基于内涵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成为学者、师者、研究者、合作者、发展者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研究从注重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探讨开始转向对其专业发展的研究。关注与探讨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为了提高其自身的素养,更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和研究方法论的体现。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应包括为了实现教育功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基于内涵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成为学者、师者、研究者、合作者、发展者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和“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当前教师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势。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兴起了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认为教师应该既是实践者,又是自身教学行动的研究者。传统的教师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而反思型教师不仅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与技能,而且还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更广阔的教育问题的探究、处理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施行。对…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与他们的教、学、研水平密切相关,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研能力,不断优化教师质量,提升教师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执教者具有一些特别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及提高教学能力是他们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将"微格教学"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通过课程录像使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有效教学的意识,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玲  王凤琴 《海外英语》2023,(18):100-102
该文主要研究了甘肃省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也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然而,甘肃省大学英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水平和能力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通过对甘肃省大学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现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策略,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该研究对于加强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是高校教师如何恪守自己的角色使命,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问题。"教师"所担当的"社会角色",赋予了教师不容回避的、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的使命与责任内涵,而这种使命与责任正是教育改革的依据和发展的方向。冯友兰树人师、重教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于我们深入解读其教育哲学、现代教育精神与价值取向富有启发意义,而且有助于揭示其教育思想中培养人与师德关系的当代实践价值,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鲜明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In the ever-changing higher education climate, university teachers often rely on traditional, teacher-centred educational practices. While universities worldwide attempt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by investing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any university teachers do not receive formal teaching training – even though teaching is often the largest part of their job responsibilit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an evidence-bas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dealing with student-centred, active learning on the teaching competencie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 total of 189 Polish university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a five-day study visit at Ghent University (Belgium).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were invited to complete a pre- and post-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fter the study visit, the participants do not only feel more capable in their roles as (a) educational designer, (b) classroom manager, (c) assessor, (d) educational technologist, (e) differentiator, (f) lifelong learner/innovator, and (g) quality guard, but also effectively plan to change their behaviour regarding these roles and believe significantly more in their import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fessionalisation initiativ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university teachers’ behaviour, capabilities and beliefs concerning more student-centred teaching for the better. The article concludes, however, by implying that contextual factors, such as the institution’s professionalisation policy, too impact the succ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化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这主要基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师生交往方式的改变等几方面。大致说来,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师角色要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角色、协作者角色、课程的组织者角色、人际关系的艺术家角色与学习者角色转化。同时,要注意从转变观念、加强培训、考核评价等几方面确保教师的角色转化。  相似文献   

14.
教育评价现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依据,对高校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引和调控功能。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多以实施绩效评价为主,但是绩效评价理论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因此以绩效评价为主的高校教师评价需要引入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观,从而关注高校教师的整体性发展,关注其专业化成长,关注教育主体间交往关系的良性发展,促使评价真正成为教育主体发展和进步的工具,最终回归高校教师评价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术责任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主要任务,《学术责任》这本著作是唐纳德.肯尼迪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该书旨在敦促大学教师认准他们在学校使命中的核心角色与所承担的使命,以及探讨现代大学如何担负起学术责任、传承社会使命,这对现代大学的发展与进步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年教师是地方高校的主力军与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要推动者,是地方大学重构与教育发展的承担者,他们的人格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成败与地方院校的健康发展。鉴于青年教师作用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现实境遇对其人格的挤压,青年教师的精英品格、大学理想、大学精神面临不能承受之重的尴尬。因此,从优化青年教师的经济环境、科研环境和自我内在环境出发,塑造、培育青年教师的独立人格是地方高校实现特色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技术能力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份,直接影响、决定着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教育技术意识是教育技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使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技术意识是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切入点。通过探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意识的内涵,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意识的几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Becoming a tertiary teacher: learning i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This paper discusses issues arising from three case studies of the ways people have become tertiary teachers in a polytechnic, a wananga (Maori tertiary institution) and a university in New Zealand. Despite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the teachers gained most of their teach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on the job, learning informally and experientially, and much less through engaging with formal courses or centrally organize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ertiary teachers belong to groupings such as their institution, discipline, department or teaching team that can be seen a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d it is in those contexts that their working knowledge and identities as teachers develop. A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framework in three parts is proposed for supporting and strengthening tertiary teachers’ workplace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教师准确把握角色定位,不断寻求角色创新尤为重要.该文针对“社会发展、教育观念、专业化结构、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对高师院校教师的角色创新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有效性是指制度能有效规范、引导大学教师的角色行为并为大学教师的发展提供支持,最终达到保证、促进大学组织功能的实现和大学教师自身发展的效果。大学学术型教育组织的组织特性、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和需求特点会制约着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实现。保证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需在制度设计中优先保证教育性、学术性目标的实现;要重视大学教师对制度的认知与选择,赋予大学教师制定管理制度的权力;保持制度的伦理性、公正合理性、正义性;保证大学组织和大学教师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