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孙倩 《青年记者》2006,(24):67-68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媒体技术、新闻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受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样态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电视新闻播音风格也形成了多样化建构。然而任何时候多样性都是建立在规定性基础之上的,规定性是多样性存在的前提。播音员主持人作为电视新闻播音创作主体,必须遵循中国电视新闻播音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纷纷就播音方式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一些新闻节目播音员已向主持人“转轨”,这是时代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近年来我国电视综艺类、专题类节目主持人如雨后春笋,队伍不可谓不大,节目不可谓不多。但只有新闻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消息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才是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真正趋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董凯云 《视听纵横》2006,(2):110-110
一般情况下,播音员的工作就是把编辑完成的稿件进行再度播音创作,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只要吐字清晰、语言规范、表达正确,播音员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但是在大多数的县级台,由于台小人少,人员编制、节目安排等原因,需要的是一人身兼多职、一人多能、一专多能,“万精油”式的人才,各项业务都能拿得起干得上。这样,台里的播音员自然成了业务的多面手。一名播音员可以是新闻主播,又是晚会节目主持人,既是广播主持人,又兼电视播音员,同时涉及采、写、编、摄等各项新闻业务。在这样特定的条件下,县级台播音员需潜心学习,日积月累、处变不惊、灵活应对。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播音员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4.
吴新 《河北广播》2004,(1):21-23
目前,节目主持人已大量出现,并越来越在全新的广播电视领域唱着“主角”,但怎样当好节目主持人?主持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主持人与播音员之间应有怎样的区别?这些问题未必是每个节目主持人都能讲清的。河北电台名播音员吴新20年前发表的这篇《也谈节目主持人的播音》就很好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今天读来仍给人不少启当。本期刊出,大家共赏,并一起再次领略老一代广播人严谨的治学风范。  相似文献   

5.
王福珍 《新闻前哨》2005,(10):62-62
一、基层台节目主持人素质现状1.基层台节目主持人绝大多数由播音员演变或转化而来。他们既当新闻播音,也做节目主持,既做广告,又配专题,只要是与播音沾边的,基层台播音员(主持人)都得上,成为人们戏称的“万金油”。这就给基层台主持人的发展带来尴尬,也给基层台节目的设置与发展带来困难:主持人个性难以展示,主持风格难以形成。  相似文献   

6.
王远远 《新闻传播》2009,(12):51-51
在收视要求及市场需求的背景下.传统的播音业务在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面前显得有些单调,受众需要具有时代感、时尚感、亲和力的新闻播音方式。在播音员的业务要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呼声中,电视新闻的播音形式在传统播讲方式的基础上出现了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各级广播电视传媒中,新闻节目一直以来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各台无一例外地下大气力进行着改革和创新,不论是节目的内容.形式,还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方式,都在进行着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近年有一种观点认为,时代在前进,新闻节目传统的播音风格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新闻改为“说”新闻。这种观点在业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和争论。对新闻的“播”与“说”孰优孰劣,孰是孰非,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新闻节目的播与说不是矛盾体,是由不同节目内容的需求决定的.播与说各有优劣,互相依存,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8.
角色转换与创造空间——电视新闻主持人的理性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视新闻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角色转换 播音是电视工作的环节之一,是节目中的一个“点”。播音员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观地阐述事实,在整体节目中处于被动状态,播音形式也是严肃认真的:而节目主持人则不然,他是整个节目的参与者,甚至是主持者。主持人贯穿节目的整体,是节目的“画”。  相似文献   

9.
关于广播电视新闻的“播”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常有一些专家谈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的播音腔问题,并加以口诛笔伐;谈及主持人节目受欢迎的原因,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重要作用时,总要和播音员的播音腔进行比对,批评播音员的种种不足,进而对播音传统进行批评,指责播音腔脱离时代,背离现今的大众审美趣味。实际上,"播"新闻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一直使用的一种有声语言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播音主持工作是广电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特殊的新闻宣传工作。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是节目与受众之间的桥梁。笔者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结合本人在多年的播音、主持工作中深切体会,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陈聚成 《河北广播》2006,(6):100-101
随着广播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纯粹的播音节目已经越来越少了,以往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欣赏》类节目已经陆续被更符合广播规律的主持人节目所代替,主持人的“说”代替了播音员的“播”。但是以“播”为主的时政新闻节目在各级电台都是必须保留的。因此对新闻播音的思考并不过时。  相似文献   

12.
陈小瑜 《新闻窗》2007,(3):61-62
近几年的播音主持界里有一种现象:在各类评比中,一些很“火”的节目、很“火”的播音员主持人得不到业内专家的青睐与认可,反而不是很“火”的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却能得到好评与认可。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近年来导向出了偏差,有些电台、电视台的管理层在选拔、培养、使用播音员主持人时定位不够准确,把关不  相似文献   

13.
王媛 《新闻窗》2011,(5):96-97
播音主持的基本意义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各类节目中向受众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基本表现形式就是有声语言活动,是以广播电视传媒的代言人——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在话筒、镜头前的语言表达。播音员、主持人又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亦是节目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4.
苏晓琼 《新闻前哨》2002,(12):35-35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大幅度改革,电台、电视台的播音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被誉为广电媒体的“窗口”中亮相的,也不再仅仅是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以及各类专家学者,也在话筒前、荧屏中各领风骚。许多同行都觉得,播音员的阵地在逐渐萎缩,就连播报新闻这一播音员最后的阵地,也快被新闻节目主持人“说新闻”的播讲形式蚕食。还有一些领导和业内人士轻视播音工作,使得播音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的实际地位大打折扣。说起新闻播报,业内人士都认为,不能用“播”,而应用“说”,“播”就是保守,“说”就是改革。传统的“播报”面临“说…  相似文献   

15.
新闻节目的创新化展示,这就需要提供颠覆传统标准的个性化播音员、主持人。从前千篇一律、字正腔圆、一板一眼照搬口播稿的新闻播报方式,正在被时代、被大众所抛弃。而像"说"新闻、播说结合、读报等播报方式,让原本枯燥的新闻简单易懂、易于接受、贴近百姓。个性化播音成为了电视新闻中的新亮点,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了新闻生活化的具体表现。一、电视新闻播音需要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林燕冰 《新闻记者》2003,(10):48-49
电视新闻的播音主界面,是指在新闻节目开始或新闻之间的电视画面,主要由播音员、电视台徽或该新闻节目的名称、一般性字幕、图片、新闻画面等画面符号组成。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主界面是与观众见面的第一个画面,不但是观众印象最深刻的电视新闻画面之一,还起着连接每条新闻的重要作用。因此,不少电视台尝试在播音主界面上增加信息的传播量,以在播音主界面一出现瞬间就能把观众的视线吸引  相似文献   

17.
播音员、主持人是由个体创作体现集体劳动成果,这些人思想、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电台的宣传质量,所以必须狠抓播音员、主持人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这些年来,我们主要抓住两条,一是继承传统,二是不断创新。一继承传统播音语言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如,战争年代电台播发的大多是“战报”、“命令”一类的稿件,所以从整体上讲是“宣读式”的播音。和平建设时期大多是工农业生产喜讯、长篇人物通讯等,又称“朗读式”的播音。现在情况不同了,不少台在探索“说新闻”。特别是主持人节目的出现,“侃谈式”的播音也应运而生。但是,不管怎么变,它都…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播音风格个性化,是电视新闻节目缩短受众与节目的心理距离的重要传播手段,是电视新闻节目是否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电视新闻播音风格个性化主要体现在电视新闻播音员个性化的语言以及对新闻稿件个性化的处理上。电视新闻播音员应该从发扬自我优势、融入独特感受、夯实素养储备等方面着手,不断强化个性语言、个性创造、个性魅力,才能真正形成个性化的播音风格。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低俗之风表现在节目的选题、内容、形态、播音主持、嘉宾和演员等诸方面,但由于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最直观,所以播音主持方面的低俗之风最受广  相似文献   

20.
张晓克 《今传媒》2008,(6):60-61
在我们广播电视节目日益丰富多变的今天,传统的播音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受众听觉审美的变化,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主持风格发生了悄然的变化.相对于其他各类节目而言,新闻播音的表达方式更是近年来业界人士关注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