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由于汉字独特的外形构造和它深远的意义指向,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本文从汉字点画之美、形体之美、寓意之美等方面探讨了汉语的美的特质,揭示汉语之美。让学生认识汉语之美,对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寿亮 《江苏教育》2023,(5):67-70+75
审美是汉字书写的应有之义,也是写字教学的应有之义。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从审美视角出发,对写字教学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在品悟理解中感受汉字之美,在临摹练习中表现汉字之美,在拓展欣赏和个性化表达中创造汉字之美,在学以致用的实践活动中运用汉字之美,以美育美,以美育人,优化写字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文质兼美一直是语文教材选文的标准,其中一词一句一物一景,字字皆美,处处关情,读到关键处,总能令人目醉神迷、击节称赏。这便是语文之美。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语文的美丽内核,讲出语文的文学美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拥有美好心灵。1.领会汉字之美——把握汉字特点,激发母语情结。语文教师可以从汉字教学做起,一方面传承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化,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母语学习的热情与热爱。汉字是音形义的集合体,最为直观的是其字形之美,点、横、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让孩子们发现汉字之美、品出"方块字"之美呢?通过从观察汉字的角度,引导孩子们寻找汉字之美、叙说字形之美,让孩子做一个发现美的使者,欣赏美的智者,这也是激发学生识字、写字兴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让孩子们发现汉字之美、品出“方块字”之美呢?通过从观察汉字的角度,引导孩子们寻找汉字之美、叙说字形之美,让孩子做一个发现美的使者,欣赏美的智者,这也是激发学生识字、写字兴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之基础。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不仅可以帮助识记汉字,还可以理解汉字的构造结构,感受汉字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因此,小学阶段必须重视写字教学,特别是对低段学生,这是不容忽视的基础教学工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一种优美的文字。不光外形美而且内涵也深远!鲁迅先生曾这样形容:"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思是说教好了汉字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格。而语文教学提倡审美教育,要在课堂中渗透美育,从而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看来汉字与语文教学必有其契合点,因此通过汉字的教学绝对可以开辟出语文学习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汉字蕴含着特殊的美。鲁迅曾经说过,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汉字的间架结构,点撇折捺,形成了汉字的形之美,而变化的四声,抑扬顿挫中领略着其音色之美;而汉字的意义又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汉字之美,让心灵在美中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9.
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审美价值很高的艺术,主要是因为书法中的线条具有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特点,体现了一种变化美。教学生写字时,教师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书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挖掘领悟汉字的美,感受汉字的文化美,发现汉字的和谐美,探索笔画间的谦让美,在创新的仿练中、评价中获得自信美,让低年级的写字课充满快乐,深植写字之美。  相似文献   

10.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书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写得一手好字,更大的价值则在于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观察体悟,在欣赏中开掘书法之美;实践训练,在尝试中再现书法之美;多维互动,在评价中辨析书法之美,从而在强化书法教育中,提升汉字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优美的汉字”这一专题是开启学生探索汉语之门的钥匙,是引领学生认识汉字之美的一课。本文认为应当以“优美”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入门学习汉字,同时提出了几个汉字文化现象,并以此带领学生对汉字文化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汉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汉字的读音、书写、意蕴、文化等处处都体现着美。在识字教学中渗透美育,这是最贴近学生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中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进而了解我国汉字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在识字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师可以采取符合规则、体现生本性、回归听说读写等策略,找到课堂教学与美育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多方位理解汉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汉字可以当做一幅图,可通过图像模块进行剖析,化繁为简,使汉字的笔画更生动想象。"图像模块"式教学法包括以下几方面:图解式呈现,展笔画之美;分解式呈现,展线条之美;模块式呈现,展间疏之美;图像式呈现,展内涵之美。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语文课肩负着美育的重要使命。教学实践中,可以着力从如下方面挖掘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美育。一、认识汉字形象之美汉字不是一个个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日、月、山、水……汉字本身具象形美,日、月给人以光明,山水给人以灵气……向我们展示了世间  相似文献   

15.
<正>一、想象,感受字的外形美古人曾说过:汉字之"横"如"列阵排云",有庄重之美;"点"如"高峰坠石",有飞驰之美;"竖"则如"万岁枯藤",有苍劲之美。的确,汉字形体活泼灵动,笔画书写形态万千,错落有致,韵味无穷。如"亭"字就跟小亭子的造型十分相似,具有建筑的结构美。"女"字,就像是一个身材婀娜的少女在做一个优美的芭蕾动作。可见,汉字本身就是一种美。教学时,我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周霞  谢庆洁 《教师》2014,(28):34-34
正学生识字效率低、回生率高,是一直困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难题。如果我们只极端化关注识字效率,只会造成教学生态上的灾难。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汉字的意韵之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的教育教学现状。只有当教师认识到汉字的美,消除教学中的极化现象,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幸福的体验。我们应有这样的勇气——让识字教学的品质回归!一、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感受汉字的价值汉字教学应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新课标强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要求,论述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开展汉字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三条可行路径,包括:结合析词教学开展汉字文化教育,让学生感悟古诗词中丰富的文化内涵;结合朗读教学开展汉字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汉字的音韵之美;结合赏析教学开展汉字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提出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要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教师在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书法与书写的关系,不断提醒学生将书法知识运用到平常作业中去,增强学生"提笔即是书法"的意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汉字世界,领略中华汉字悠长丰沛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之美,让学生对汉字产生热爱之情,从而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19.
庄丽艳 《教育》2014,(9):45
正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识字。汉字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从简单的图形到今天明朗的线条,虽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但最基本的形态依然保留着。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副美丽的画,或田园花草、百兽鱼虫,或高山流水、人物百态,丰富多彩。在教学中,可以依据字理析解汉字,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意象美。意象还原,体会汉字形象之韵溯源对照构造形象"溯源",就是指简明扼要地阐述这些汉字产生、演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提出的,“学生阅读量的不足,尤其是学生对于经典阅读的缺失,以及学生在阅读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不足”等问题,中小学均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小学围绕“探寻汉字之美”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汉字之美,抒发对祖国汉字的热爱之情;中关村三小,通过图书漂流箱,让书籍涌动到学生的身边,使学生拥有真实的阅读收获;北京五中,通过运用多样阅读方式的组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完成精神世界的自我构建,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期,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三所学校,感悟阅读伴随学生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