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的词在演变过程中,从音节上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由单音到双音发展。在甲骨文时代,单音词占了绝对优势,而现在,这种局面则完全颠倒了过来。这是由于许多原来单音的词,后来变成了双音词。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双音结构中按理说不应有某个偏旁的其中一个字,因受另一个字偏旁的影响,增加或改换了偏旁,从而使两个字的偏旁归于一致。我们把这称为偏旁的同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认知基本范畴理论为核心,对汉字类化进程背后的认知成因及认知规律进行探究。通过对加偏旁类化、更换偏旁类化、双音节词类化等三种类化的外在形式分析,揭示认知范畴化在汉字字形上的投射及赋形过程。  相似文献   

3.
《论语》双音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汉语双音词少,单音词多;现代汉语单音词少,双音词多。汉语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大变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本文对《论语》的双音词进行专题研究,统计总结双音词的数量及其分布.双音词的构成方式、结构分类以及双音词的词类,并对有关词双音化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释名》共有874个联合式双音词。联合式是《释名》最重要的双音词结构方式。从词性、语义、词序等角度观簪,《释名》联合式双音词呈现出一定特点,透露出汉语双音化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5.
并列式双音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种典型结构类型。在现代汉语高频并列式双音词中,参与构词的两个语素义在词义中所占的比重并不相同,而是存在着隐显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类型的并列式双音词之间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一些从“尸”字的考辨,探求了部首“尸”所代表的类意义,从而说明了汉字在组合造字时、在篆书成形的过程中经历了偏旁的同化与类化,而这种同化与类化正是汉字部首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假借、形声是汉字和汉语历史上的两个重要阶段,汉字由此获取表音特点。通假并不避免意义关联,古今字通假是古汉语的事实,也是常规。形声字声符寓义、形声字族具有义通关系.这一观念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联绵词事实上包括了两类词,即单纯的双音词,和词源或结构不明的双音词。  相似文献   

8.
羡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汉语在词汇、句法、篇章等各个层面大量存在羡余现象。通过对汉语词汇中的最基本元素——双音词的羡余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可以将羡余成分的界限作出大致的划分,排除几种貌似羡余的情形。双音词两个词素的羡余性可以分为单向羡余与双向羡余。羡余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语言各机制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汉书》应劭注在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研究东汉末年的汉语音韵状况、训诂体例、双音词的构成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建立利.学的汉语史提供了丰富且不可缺少的语言学史料。  相似文献   

10.
陈希伦  刘冬冰 《文教资料》2013,(24):24-25,30
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列式双音词作为较为能产的一类复音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语音、联合式句法和训诂、文化等角度论述并列式双音词产生的内外机制,以期对汉语双音词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就语法结构来说,汉语中的双音词大致可分为“主谓”、“动宾”、“偏正”、“联合”四大类型。类别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类别的双音词两个词素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语法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相异,又使得每种类型的双音词各有其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类型的种种独特之所在。本文试以古汉语为材料,从可以反映联合式双音词某些“个性”的有关方面,对古汉语联合式双音词作一番粗浅的分析,并企图以此从一个侧面去探求联合式双音词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的词汇,单音词多,双音词少,这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区别之一。在古汉语是两个单音词连用、相当于一个词组的,在现代汉语已凝结为一个双音词,意义也有了很大变化。因为字面相同,初学的人容易将二者混淆起来,造成理解上的错误。笔者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中,有时两个单音词连用,本来各具各的意义,但形体上却同现代汉语中某些双音词完全一样;如果不注意区分,就会错误地理解为现代双音词的意义。如《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城市”二字,不是现代的联合式合成词,而是在结构上毫无关系的两个单音词。“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城市”,名词;“市”,做买卖,动词。从句法上看,“入”和“市”是连续谓语,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字的字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从象形的甲骨文、金文再到笔画偏旁简化类化的篆书、隶书、楷体演变而来,它不仅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灿烂的社会文化,而且其结构造型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形式美法则。  相似文献   

15.
ABB式形容词是现代汉语形容词中很具个性的一类词。它有简约性、主观性、明确性、形象性等语用特征,并且在格式、意义、功能方面具有强烈的类化表现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外来词的分析,探讨了汉语对外来词的“归化”和“异化”的倾向,以及外来词要实现语素化的转变和外来词的类化构词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依据文字类化将前后邻近字加上或改换成相同形旁的特点,将“受形近字的影响而导致的类化”“按义加形”“隶变导致的字形混同”从类化字里区分出去,前者为异写造成,是低频构件向高频构件靠拢的结果;第二者实为汉字形声字孳乳的最重要方式;后者由隶变造成,是省简带来的必然结果。除字内类化、字际类化、受潜意识影响的类推等三个基本类型外,类化字还包括隔字类化、构件位移类化等特例。字形类化对字词关系产生巨大影响,形成一大批临时异体字,部分沿用至今,部分形成同形字;产生一批无法直接分释的联绵词;导致词义沾染等。类化字对字词关系的研究,对于大型历时字典的研究、编纂和修订,具有重要的资料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音词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双音词的构词形式及语义特征对《晏子春秋》中的偏正式双音词做描写性的研究,以总结《晏子春秋》偏正式双音词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汉语双音词成分(语素或音节)既有历时变化也有共时变化。汉语双音词成分的共时变化有形体变化、位置变化、数量变化、语音变化、意义变化等五个方面。文章对五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并指明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双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大特点。现代汉语中日益增多的双音词,绝大多数是由两个有意义的字组成的。它们的组合情况多种多样。吕叔湘先生曾发表过一篇题为《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①的文章,以大量的材料说明了现代汉语中词汇双音化的种种现象。这对进一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很有好处。如果我们从双音词的内部构造来考察,还可以看到另一种特有的现象:某些双音词通过自身的变化构成了另一个新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