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国际视野》由倪愫襄编著,是200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的子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比较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对于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有较为直接的帮助,是全面、系统地了解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可从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紧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提出并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希望所在、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执政主体的后备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注重发展大学生党员是优化党的执政基础等四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为迎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建30周年,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类杂志服务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2013年11月15日,《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与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联合举办了"服务学科建设,推动思政类学术刊物协同发展"全国研讨会。教育部社科司、上海市教委领导出席了研讨会,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5.
沈壮海教授,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培养出的首批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首席专家,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等多部论著,策划并推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首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理论体系。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每门课程的内在逻辑可以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道德法制之间的逻辑关系,全方位地凸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科学性,为教师提供全面理解课程的逻辑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宣部和教育部连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及《实施方案》,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步骤,表明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改革和建设正式开始启动。为此,本刊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进行研讨。他们提出的关于完善高校思想理论课程体系的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对于我们正视当前课程建设的突出问题、厘清课程改革思路、寻求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突破、加快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建设步伐具有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人风采     
刘行坦教授刘行坦,男,1954年9月生,湖北天门人。197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专业。2002年晋升为教授,系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会会员,曾先后在长江大学政法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任教,现任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政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刘行坦教授从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28年,其间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曾主编了《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参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新编中国革命史》等高等学校教材,参编了国家教育部“…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众多重要指示,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问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的育人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前进方向。由常亮所著的《高校基层党建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基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探索与实践,在党的建设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对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高校基层治理能力等根本问题进行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10.
杜仕菊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持和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独著、合著《欧洲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以欧洲社会现代化进程为视角》和《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整合研究》等;在《光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60余篇。201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15年获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2018年获评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2007-2017年共计497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及关键词共现研究,并结合文献的文本内容展开热点分析,直观地展现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较为有影响力的两大研究主体,以及六大热点领域研究方向,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直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结构性矛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近日,中宣部和教育部连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及《实施方案》,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步骤,表明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改革和建设正式开始启动。为此,本刊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进行研讨。他们提出的关于完善高校思想理论课程体系的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对于我们正视当前课程建设的突出问题、厘清课程改革思路、寻求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突破、加快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建设步伐具有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1.通过德育课程来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识别能力。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课,主要设置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课,这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也是高校德育结构的轴心和阵地,具有战略意义。高校应按照《中共中共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不断进行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找准结合点,充分发挥政治理论在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中的作用,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的中心内容,真正做到邓小平理论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的…  相似文献   

14.
曾平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4):120-124
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进行深刻解读,揭示其科学认识论、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理论、人的本质理论等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不断强化学生管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承担了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高校校同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研究》和《大学新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等8个党建与思政教育课题,并立项院级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18项,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9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丛书出版座谈会”在武汉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主旨在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成果出版及其转化问题.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中共中央党校等重要学术机构的近3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理论战线》、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理论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学术报刊派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应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的全过程,对大学生加强中国革命和建设理论教育、党情国情与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由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的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推选结果出炉,晋城职业技术学院选送的《以主题班会为抓手,提升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喜获优秀奖,是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光明日报》、中国文明网等多家权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学院党委书记朱莉代表高职院校在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研修班作了经验交流,受到与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2):157-159
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领域和能力要求,然而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实践在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技能等方面仍与该标准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高校辅导员应从理论素养、法律法规、价值引导、专业技能等方面出发,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肖慧 《考试周刊》2011,(11):206-20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实效性如何,不仅关系到其它三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且从整体上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对国内学术界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方面的研究作了简单的回顾,以期更好地推动今后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开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