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的比赛安排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我国田径竞赛运动员的比赛安排、科学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世界优秀竞赛百米运动员的比赛安排呈现曲线变化。世界田径竞赛百米运动员必须具备各项目所应具备的爆发力好、速度强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2003年田径世锦赛、2004年奥运会和2005年世锦赛投掷项目冠军运动员的参赛情况和比赛成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世界优秀投掷运动员参赛的时间间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对于了解世界优秀投掷运动员的比赛安排和最佳竞技状态形成规律,提高中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世界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的资料分析,指出当代女子田径运动训练表现出“男性化、大负荷、多竞赛”的特点,为创造现代女性运动员在训练中既要强化又要控制的训练理论和科学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7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优秀少年田径运动员大量涌现,与此同时,优秀成年田径运动员却仍然严重缺乏,形成了我国田径运动中一个奇怪的矛盾现象.通过对在1972年和1973年进入全国少年田径运动会前6名的241运动员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少年运动员存在运动寿命短,成年后达高水平人数少,个人最高成绩出现早,保持高水平时间短,伤病严重的状况,出现明显的"早衰"现象.从运动训练安排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产生这种"早衰"的主要原因是,初期训练阶段片面专项化而造成的全面身体训练不足,训练基础薄弱.究其根源主要是指导思想有问题,训练理论和竞赛制度不完善,以及缺乏全面评价少年训练质量的标准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运动竞赛制度安排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运动竞赛制度安排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制度安排.它通过竞赛设置、竞赛约束、竞赛安排具体方法,来约束和激励运动技术的发展.通过减少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在比赛方面存在的种种不确定性,来保证我国运动员在世界重大比赛尤其是奥运会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优秀男子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平面摄像与解析法,对2005年5月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暨亚洲田径公开赛和2005年6月全国田径锦标赛两站比赛,男子800m中38人的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运动员的脚着地速度为1.42m/s,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而运动员的着地距离平均为33.3cm,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着地距离偏大。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教育部2012年认定的招收田径、篮球、乒乓球高水平运动员以及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的高校现行培养优秀运动员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经过与美国大学培养优秀运动员体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行我国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课程培养体制不健全;训练经费不足,来源单一;学训矛盾严重;建议我国高校领导加大重视力度,提高关注度,积极发挥大体协的作用;走高校竞技体育产业化道路;调整竞赛体制,提高竞赛水平,正确处理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一、论文提要适宜的体成分比例和出色的机能是田径运功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参加1985年全国第一届青运会田径乙组比赛的运动员的机能评定,旨在发现其现状和特点,为我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选材、训练提供依据。二、研究对象和方法22名参加全国青运会决赛的运动员,一般状况如表1作为重点评定的本文组;55名参加青运会初赛而落选的同等年龄的田径运动员为普通对照组;查阅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采用相同测试方法的为国家级组。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战术能充分地运用自身的体力、技术、比赛经验及意志品质,发挥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已成为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取得比赛成功的必备条件。文章试图较全面、系统地阐述田径比赛战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优秀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机能和专项素质的研究,找出了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体质特征规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体质特征和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体质特征的差距,为今后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田径运动员注册工作和成绩管理统计工作是田径运动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研究研制了田径运动员注册资料及比赛成绩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使田径运动员注册和成绩统计工作达到高效、准确、规范、方便.在1999-2002年期间,中国田径协会使用该系统进行了14 044人次的注册,和40 821项田径比赛成绩的登记,处理了1 242 112个数据条目,使我国田径运动的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跨栏跳远铅球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为了解优秀田径运动员体成分特征,为获得优异运动成绩和今后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和统计方法,对备战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国家田径集训队等男、女运动员共156人进行研究,得出跨栏、跳远、铅球运动员的项目特征并建立三个项目男女运动员影响专项成绩的六条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苏联南部各共和国的长跑运动员,长期以来都落后于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运动员.在1957年的全苏冠军赛中,南部各共和国共有12名运动员(8名参加5000米,4名参10000米)参加,其中只有7名运动员达到了二级标准.许多优秀长跑运动员和教练员认为,南部各共和国长跔运动员成绩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制订计划和安排全年训练时,从不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在现代田径运动发展的条件下,要想在长跑比赛中获胜,必须系统地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但是,根据南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经验,在夏季系统地进行大强度和大运动量的训练是有困难的,然而冬季的气候条件很好,但却又长时间不进行室外训练.1949年末,我们和格鲁吉亚代表队的一些田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长拳决赛中运动员的技能表现进行分析,旨在研究《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在长拳项目比赛中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优秀男子长拳运动员对套路竞赛规则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动作质量和难度两部分在男子比赛中的评判效力明显减弱;套路竞赛规则在女子长拳比赛评判中仍具有很强的评判效力.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田径运动员多年训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国际田径比赛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为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提供了充分显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因此,发展和保持竞技能力的问题,已成为当今田径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领域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根据55名田径项目世界纪录创造者多年训练的材料,将他们的多年训练分为训练阶段,获得最佳竞技能力阶段,最佳竞技能力阶段和保持运动寿命阶段,上述阶段的训练各有其特点。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可供一般田径运动员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了吉林省3所高校中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对其运动损伤的性质、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这些运动员在田径训练与竞赛中的项目、心理特点,总结了田径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一些在高校田径训练和竞赛中有效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优秀田径选手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中外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外优秀男女田径选手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均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不同分组项目运动员上述3指标不仅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且其依大小排序呈一致性.在中长、超长距离同一分组项目中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的上述3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短跨、跳跃、投掷及全能同一分组项目中上述3指标均明显低于世界优秀选手.说明在身高及肌肉力量素质方面我国与世界优秀选手存在着较大差距.建议应尽快完善、构建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模式相适应,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田径运动员选材模式及评价标准,加强我国田径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及其专项力量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8年奥运会男女短跑项目获得前八名的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前参加比赛的成绩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参赛的时间间隔、参赛的次数以及参赛成绩变化的规律性。为我国优秀男女短跑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大赛前的比赛安排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际田联对田径竞赛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作不断的许多有意义的修改,旨在使田径比赛的合法化和制度化更趋完善和合理,也是提高和发展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需要之一.《规则》不仅是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和有关竞赛工作人员的执法依据,是为广大观众提供的评价竞赛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规则》的所有精神,集中到一点,在于尽可能地使运动员在机会均等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赛出水平,比个高低.“机会均等”是相对的,而不均等是绝对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如此.首先,笔者肯定并维护《规则》的合理性、权威性.在不断学习《规则》和裁判实践过程中,提出“弯道分道跑竞赛机会不均等”这一问题的探讨,以寻求竞赛机会的进一步均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中前8名运动员为样本,采用比赛现场摄像与图像解析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助跑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技术主要特征表现为:(1)助跑距离和步数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固定模式;(2)助跑的最大速度、起跳前瞬间速度与世界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3)最后一步的摆动腿摆动不够积极主动;(4)和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助跑最后两步的变化幅度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