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国春  宋义中 《今日科苑》2007,(16):174-17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原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需要,在不破坏原建筑结构基础上,对原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已满足新的使用荷载要求。本文主要介绍本人从事结构加固中粘钢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改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性能的方法越来越多,应该从经济性和效益性等多方面考虑,选用合适的方法来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性能,从而达到增强结构的整体性能,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粘贴纤维加固法由于自身的特点比较好,所以在工程上的应用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的混凝土机构30年以后会产生明显的劣化与损伤,对建筑物进行混凝土加固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建设重点之一,通过对混凝土加固的众多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加固特点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选取,并对将来加固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自然现象使建筑物遭受损,坏屋架的损伤占了相当的比例,但梁、板尤其是柱的破坏也是我们注意的重点。同样破坏后的嗲复加固也是我们研究的焦点,混凝土加固技术的教学研究,在工民建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亚丽 《内江科技》2013,34(3):106-107
我国现存的建筑中大部分都需要加固修复,普通的加固修复方法主要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外部粘钢加固法、植筋法。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的抗震加固修复得到很大的推广和发展。抗震加固的方法分为三类:抗力加固技术,消能减震技术以及隔震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县城38栋高层建筑进行单体抽样调查,建立结构分析模型,弹塑性计算分析,求得结构的延伸率,根据其延伸率数值大小判断建筑物的损毁程度和破坏概率,并以此对整个县城的高层建筑进行震害预测。该方法可用于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进行震害预测,从而得到整个*县城高层框架结果建筑物的震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抗震设防、抗震性能欠佳的建筑物,为了能够确保这些建筑安全使用并发挥其应有的建筑功能,要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及加固。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对优于传统抗震加固方法的隔震加固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指出隔震加固方法更加适合现代建筑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8.
俞建平 《金秋科苑》2010,(23):111-111
文章分析了混凝土建筑物加固改造中常用的施工技术,为新、旧建筑物的加固改造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混凝土建筑物加固改造中目前常用的施工技术,为新、旧建筑物的加固改造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几种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外廊式多层砖混结构建筑使用的建设材料多为脆性材料,抗震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发生地震灾害,这种结构的建筑很容易遭受破坏,从而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害。本文结合外廊式砖混结构建筑物特征分析地震对其造成的影响,并从提高结构安全性的角度探讨具有针对性的抗震加固设计,以减轻地震灾害对该类建筑物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叉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结构加固和改造的技术和方法不断革新,结构加固的对象也将越来越广泛。在对结构进行加固改造时,可能有不同的改造思路和实施方案,应结合建筑物结构的特点、当地的具体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固方法,以达到最优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叉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结构加固和改造的技术和方法不断革新,结构加固的对象也将越来越广泛。在对结构进行加固改造时,可能有不同的改造思路和实施方案,应结合建筑物结构的特点、当地的具体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固方法,以达到最优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徐斌  陈赟  张楠  于洋  吕庆 《科技通报》2020,36(4):101-106
抗滑桩是加固边坡的常用方法,不同的抗滑桩设计方案会影响桩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稳定性。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来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了抗滑桩加固边坡的计算模型。通过以坡面位移突变为判据的强度折减法计算加固边坡的安全系数,同时获得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以某一土质边坡为例,分析了不同抗滑桩桩径及设桩位置组合下的加固边坡破坏模式,并从抗滑桩桩顶位移的角度来解释加固边坡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滑桩的设桩位置对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起决定作用,不同的设桩位置会产生桩后土体滑移破坏、桩前土体滑移破坏和桩身断桩破坏3种破坏模式;抗滑桩的桩径决定了桩的抗弯能力,从而决定加固边坡在发生破坏时是桩失效还是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14.
浅析建筑混凝土加固技术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是在对建筑物进行可靠性鉴定基础上,对有问题的建筑物或构件进行加固,使建筑降低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得以恢复。目前,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越来越成熟,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GB50367就指出了加固方法及相应的配合使用技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供设计人员采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从建筑物的梁、楼板和柱等结构方面探讨了粘钢加固、灌封处理、碳纤维布加固、植筋加固等常用的建筑加固维修方法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郎志军 《科技风》2013,(17):161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业开始了迅猛的发展,由于我国人口较多,城市压力相对较大,建筑物的高度逐渐增高,对于建筑安全稳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来讲,它的建筑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建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结构检测是对建筑物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建筑物进行鉴定与评估的基本依据。本文针对的内容主要包括常用的检测方法和加固方法,还对建筑结构胶黏剂在建筑加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地基加固在建筑物地基处理上应用较多,但堤防地基加固有别于一般建筑物地基加固。本文主要对堤防地基加固采用的高压注浆和深层搅拌法地基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对适用采用该技术进行堤防地基加固的范围和施工工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春华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141-141,143
本文结合对建筑物荷载裂缝与变形裂缝的形成原因,裂缝的控制方法以及裂缝的修补加固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重点介绍了在目前裂缝的加固法中,粘贴纤维增强复舍材料加固法,值得广泛推庀文章提出该方法,也可作为混凝土建筑物施工及类似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位于安徽的南部地方,大量的木结构古建筑保存下来,我国古代拥有大量的建筑物,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风格,形成了徽州古建筑文化,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在的徽州木结构古建筑因为时间比较长远,木结构已经发生了很严重的损坏,所以,找到合适的方法对于保护传统的古建筑木结构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本文所介绍的主要从中国古建筑的加固修复方法总结、徽州传统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法总结,还有新型材料加固修复木结构方法总结几个方面研究。本文章还讲述徽州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法的制作程序,其中包含徽州古建筑木结构的检验,从而做出正确的加固修复检测方案,加固修复设计,加固修复施工与验收共四个部分的内容。还针对徽州古建筑木结构的破坏方式,经过大量的实地勘查、同时向老工匠请教,总结了徽州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建筑物梁板的质量关乎着建筑物质量的好坏,所以,为了能有高质量的建筑物,对梁板就要进行重点建筑了。梁板的建筑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它也被使用与各个建筑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梁板的建筑并不是完美的,它也会出现问题,譬如:梁板出现裂缝;加固出现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法。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建筑梁板加固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