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前面谈的是单句与简单判断的关系。实际上,人们在交际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为了把这些思想表达得准确、严密,常常需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判断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判断。这种判断称为复合判断。它的语言表达形式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合而成的复句。例如: (1)老宋是个结实精干的壮年人,机灵得象海马一样。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 (3)孩子们飞也似地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石子玩。例(1)是并列复句,例(2)是假设复句,例(3)是选择复句,它们表达的都是复合判断。此外,一些用联合词组充当主语或谓语的单句所表达的判断也是复合判断。例如: (4)大会讨论并通过了这个方案。这个句子的谓语是联合词组“讨论并通过了”。它  相似文献   

2.
解决了判断真假性时易犯错误的两类命题真假性判断的方法.第一类条件是由"或"连结的开语句(命题)或结论是由"或"连结的开语句(命题)的命题.第二类用"或"连结的两个简单命题形成的当两个简单命题真假性不定时的复合命题.判断的方法都是等价转化.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师应学点逻辑学(九)──数学判断(下)兰州市七里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吉世荃小学数学中的复合判断及举例前面介绍的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都是简单判断。而复合判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判断结合而成的一种判断。例如:若甲数能被乙数整除,乙数就是甲数的约数...  相似文献   

4.
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同时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关系的复句,叫做多重复句。教学《多重复句》这篇知识短文,可以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发现语句毛病,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学《多重复句》的主要难点是怎样确定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也就是说,到底哪是大层次,哪是小层次,学生往往感到难以判定。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除了要讲清多重复句的基本概念之外,在具体方法上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去确定层次关系。(一)从语言形式上看有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凡是被包含的几个分句就结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较小的层次关系。这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往往可以从一些关键词语或关联词语中看出来。例如:  相似文献   

5.
NMET短文改错的解题基本思路应该是: 一、通篇阅读语篇,整体把握短文意思,始终以理解为主线,以上下文为依据找出句中的错误。许多时候,就某一行或某一句单独而言常常难以判断其正确与否,错误何在,故必须以全篇为一整体才  相似文献   

6.
推理是以一个或数个判断为根据,合乎规律地推出另一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任何推理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已知的判断,叫做前提;另一部分是从已知判断推出的新判断,叫做结论。  相似文献   

7.
简单应用题都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所组成。它反映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个简单数量关系,而这些数量关系是构成所有复合应用题的元素。掌握简单应用题的解法,是分析一切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顺利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所以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使学生掌握分析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熟练基本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上已经学过一些记叙鲁迅先生事迹的短文,进入中学后,第一次完整地学习的鲁迅作品,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这两篇。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一年级重点在培养记叙的能力。第一册课本中安排了六个记叙文单元,前五个单元各有分工,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记人,有的侧重写景状物,由简到繁,步步深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这两篇课文所组成的第六个单元,则是由简单记叙向比较复杂的记叙的过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两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招生考试通讯》2013,(3):17-17
2009年起,辽宁省英语高考把最后一篇阅读理解题改为新题型——补全短文。补全短文的文章词汇简单,条理清晰,与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都有一定的联系,但更侧重于应用,考查考生的预测、判断推理和调节等综合能力。试题将具体的标题、段落或者某一关键信息留空于段落之中,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使补全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逻辑清晰。  相似文献   

10.
此篇短文的意思是: 有趣的是一些关于妖怪的故事为何在虚无飘眇或完全没有根据的条件下就传播开来。传说中的挪威海中的海妖的故事即是一例。很久以前,一个挪威人报导说他看见了一只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是一种综合性考题,它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观察、发现、判断和纠正短文错误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的准确性。短文改错考查的内容主要有词法、句法、惯用法和行文逻辑等。该题型一般固定为10行,词数100左右,每行约8-12个词,在每行的右边标有题号,要求考生对短文的每一行作出判断。判断的情况有四种:1)全行都正确;2)全行多一词;3)全  相似文献   

12.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它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单讲单句或复句的时候.同学们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可对二者进行区别就不是件很容易  相似文献   

13.
完形填空题不同于单项选择填空题。单项填空题所给的是一个或两个句子,根据本句或前后句就可以判定所选的答案。而完形填空题所给的是一篇意思完整的短文,所选的答案处在整段或整篇文章之中。所以在做题前,必须先浏览全文,了解短文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2008,(3):61-61
一篇文章,内容应该丰富,但中心必须明确、单一、集中。多中心就是无中心,多重点就是没有重点。一篇短小的文章,如果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会使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一篇千字左右的短文是无法说清楚几个观点的。话题作文的"话题"都比较宽泛,容纳的  相似文献   

15.
短文改错题是NMET中很重要的考试题型。自从1991年开始设置该题型以来,考生的得分率一直比较低。该题型主要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判断、纠错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在词法、句法、惯用法、固定搭配及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不同于单句改错,它将考查点设置在一篇意思完整的短文中。这就要求考生要通读全文,在不改变短文主旨的前提下判断并改正错误。短文改错题设置的考点灵活多变,包含的知识层次多,覆盖面广。从历年来的试题看,所设置的考点涉及的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词法知识、句法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一般大学要求申请研究院的学生交一篇短文(Essay)或个人学业规划(Statement of Purpose)作为入学申请的一部分。这篇短文将和其它条件一起被考虑,是录取过程中的重要部分,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录取与否的决定因素。这项因素的重要,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但在申请过程中经常被忽视。如果只是匆匆写就一篇不好的文章呈递上去,就会  相似文献   

17.
复合应用题是要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才能解答的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复合而成的。学生必须在全面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解题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复合应用题中最简单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在教两步计算应用题之前,应进行简单应用题的综合复习。复习时,举出每一种数量关系的例题,要求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以及怎样计算,使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等有一个全面而又比较清楚的认识。并且注意抓好分析与综合训练[如分析训练:要求两班人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我们也要当红军》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一支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 ,遇到两个贫苦农民的孩子赶来要求当红军 ,毛主席答应了他们的要求的故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上画的是大雨过后 ,一支红军队伍踏着泥泞 ,全副武装地向远处出发。在画面中间 ,毛主席身穿军装 ,脚穿草鞋 ,双手背在身后 ,低下头来正笑容满面地和两个孩子谈话。两个孩子穿得破破烂烂 ,正仰望着毛主席。在红军队伍中 ,一个红军战士转过脸来笑着。和这幅图画相配合的短文 ,一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交代了时间 :大雨过后 ,第二句交…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内容 第四册“看图学文”共有6篇,其中多幅图4篇,单幅图2篇,保留和新选课文各占3篇。这些内容分别安排在教材的三大部分中,各部分均有2篇看图学文。第一部分中有《小蝌蚪找妈妈》和《骄傲的孔雀》,这两篇都是看连续的多幅图学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用一幅幅形象具体的图,配有一段或几段浅显的文字,完整地表达了故事内容。第二部分中有《我们也要当红军》和《难忘的泼水节》,这两篇都是看单幅图学文。这类课文是以一幅内容较复杂的图,配有一篇较完整的短文。第三部分中有《黄山奇石》和《雷雨》。这两篇看图学文,虽然也是看多幅图学文,但与第一部分中的看多幅图学文略有区别。如:《黄山奇石》一课,由四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第一幅图是黄山景观照片,第2—4幅图,分别是“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三个景点的照片。图与图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不是表达事件发展的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小学数学复合应用题,无论如何复杂也都是由若干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把复合应用题分解为一个个的简单应用题,多么复杂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理顺,并能逐步求出最后结果。分析法,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然后把其中的未知数条件再当做要解决的问题,继续找出解决它所需要的两个条件……,这样直到找的条件都是题中已知条件为止。分析法其实是个“逆向”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复合应用题就会被一步步分解为依次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