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河津方言"子"尾有三个层次的读音:第一种是老派读音,即按照前一音节韵母是否具有鼻音色彩把"子"尾分别读为[tei0]与[nei0],这是一种连读音变现象,至今仍是当地方言的强势读音;第二种是中年妇女把[tei0]、[nei0]合流为[nei0]的读音,这应是一种弱化现象;第三种是青少年人群把[nei0]又读为[lei0],由[nei0]到[lei0]应是进一步的弱化。[tei0]→[nei0]→[lei0]这样连续的弱化链在同一方言共时平面上共现比较少见,它的进一步弱化应该就是周边方言的"子变韵"。  相似文献   

2.
李永新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16-118
会同方言的流摄一等字读音与效摄相同,在流摄的[u]、[a]、[ia]、[au]、[iau]、[u]、[iu]七个今读韵母中,流摄一等的文读音和流摄三等的主流读音[u]、[iu]有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闻鸣 《语文知识》2011,(2):81-82
在钟祥方言中,有一种特殊的语音现象:现代汉语中读音为[ts(?)]的轻声后缀"子",在钟祥方言中却读为颤音[r]及其变体[dr]。舌尖塞擦音变读为舌尖塞音,舌尖塞音又变读为舌尖颤音,再加之舌尖肌肉松弛,这些都是舌尖塞音变读为颤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山西大宁方言果摄的读音类型和历史层次.从共时平面来看,大宁方言果摄的读音可以分为三类:①主要元音为[ei]的读音;②主要元音为[a]的读音;③主要元音为[o]的读音.从历时平面来看,山西大宁方言果摄字的差异反映了语音发展从先秦到唐五代、元明时期的不同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5.
太谷方言文白异读现象丰富且复杂.古全浊平声今塞音、塞擦音的字,文读送气音,白读不送气音;初、崇、昌、船、禅母部分字文读送气塞擦音声母[tsh],白读擦音声母[s]或[f];部分影母字和疑母字文读零声母[o],白读鼻音声母[n]或[η].曾、梗两摄文读鼻尾韵,白读是开尾韵;果摄开口一等个别字文读[∞]韵母,白读[ie]韵母.白读音与白读音结合较稳固,地名多保留白读音,反映风俗的词语一般读白读音.  相似文献   

6.
程序 《现代语文》2010,(5):105-107
向普通话读音靠拢是各方言语音演变的普遍趋势,但江西鄱阳方言先、仙韵见系字读音的年龄变异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韵母由老派的以[yen]为常转变为新派的以[ion]为常。笔者经过研究认为,这是因为前一种读法与鄱阳镇周边乡镇读法类似,因而带上了低声望的标记。新派的与普通话趋远的读音变化,实际上主要是由于与低声望语言变体保持距离的排斥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滴"字常用作名词、动词、量词,在方言中用法也比较多,在安徽郎溪的方言中",滴"字用法多数虽与其他方言相近,但其区别却是以读音的差异来显示,表现有其特殊性,本文着重讨论"滴"字和"滴"字词组充当量词和程度副词的读音、用法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扬州话来母字、泥母字的声母一般被归为一个音位[l],并且遵循洪音前读[l],细音前读[n]的规律。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这一规律发生了变化。本文就来母字和泥母字的声母读音分年龄段进行调查,详细地考察了其读音分布情况,大胆预测其发展趋势,并分析得出其发生交读的主要原因是受普通话读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古《广韵》声母系统中的知庄章三组字在普通话中的演变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在方言中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参照《方言调查字表》,结合萍乡方言中的城关片老甲派城关话和小西路片老派东桥话的读音情况,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知庄章三组声母在萍乡方言这两个小片的读音,并通过两小片与普通话的读音对比及两小片之间的读音对比探究了它们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常州话里中古匣母的今读音类型主要有四种。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常州方言中零星存在的读[犂]的匣母字,应是上古音的保留;匣母读[]为中古音的南方变体;今读[w]、[j]、[]的现象,应是受后面韵母中的韵头(或韵腹)或主要元音的影响,属于同化现象;今读为[h]是浊音清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蒙山话有声母20个,韵母54个,声调8类。主要特点是精组大量字读齿间擦音[θ],清母归透,读[th]。这两点,在广西粤语勾漏片中都非常突出。同音字汇收字4000余个。  相似文献   

12.
从古今语音演变规律和文献用例两方面入手,认为临猗方言中表示“啄食”意义的[^ctao]本字就是“啄”;表示“食用油在低温时凝固”意义的[ctcS^h ]本字就是“蛰”;表示“用容器存放”意义的[ccS ]本字就是“盛”;表示“接住”意义的[ccsē]本字就是“承”。  相似文献   

13.
浙江台州府城(临海城)周边方言,东南片杜桥的字音与府城区别较大:府城的阳平和阴上单字调分别是22和42,对应到杜桥单字调中,多念213;府城[c][c‘][ ][ ]声母字,杜桥大都念[t ][t ^4][dz[ ]声母;府城[t ][t ][d ]声母字,杜桥部分念[ts][ts][dz]声母;府城部分[o]韵字,杜桥念[u]韵;府城部分[e][Ф]韵字,杜桥念[e]韵;府城部分[Ф][ε]韵字,杜桥念[e]韵;府城部分[ ]韵字,杜桥念[u ]韵;府城[y ]韵字,杜桥读[i ]韵。  相似文献   

14.
秉塘话与玉林话的声韵调大部分相似.秉塘话属于粤语,并具有勾漏片粤语的主要特点: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的,不分平仄,绝大部分都读不送气清音;定、精母读【t】,透、清母读【th】;心母读【θ】(玉林读【l】)。但受周边方言的影响,秉塘话具有与玉林话显著的不同之处:端母字次浊化;从、邪母读【θ】;假开三读【ia】:辅音韵尾只有【nt】和【 k】套。秉塘话是在客家话和桂北平话等影响下发生较大变异的勾漏粤语.  相似文献   

15.
钦州正是广西钦州的一种汉语方言,过去也叫官话,是教学、祭祀等文化活动的工作用语。它与普通话比较的主要语音特点是:有[n,l]两个声母,有舌叶音[t∫ t∫h ∫],没有舌尖前音[ ts tsh s ]、舌面音[tc tch c]和翘舌音[h];韵母44个,有[y]韵母,但跟普通话[y]韵母管字不同,阴声韵母像普通话;有入声,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舒声的调类像普通话。  相似文献   

16.
平度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的青州片,具有北方方言的基本特点,与汉语普通话相比,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同有异。本文初步探究平度方言语音上的基本特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于平度方言的认识,根据方言调查字表,共总结出声母28个,韵母36个,声调3个(阴平[214]、阳平[53]和上声[55])。  相似文献   

17.
江西大塘客家方言中的声母[n],对应普通话中的声母[z]、[n],以及少数的零声母;与梅县客家话不同的是,大塘没有[η]的发音。大塘客家方言声母[n]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在赣方言影响下向简易化、统一化发展。大塘客家方言声母[n]的发音对该地区人学习声母[z]、后鼻韵母[η]不利,但鼻音、边音不相混。  相似文献   

18.
灵川县雍田村位于灵川县城的北部。雍田平话的主要特点有: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时,不论平仄多读不送气清音,古知庄章与精组合为舌尖前音和舌叶音两套,泥来混读,不分尖团,古晓匣母部分字读如非组。果摄部分字与假摄二等合流读[],另一部分与遇摄一等相混读为[u],假摄三等的主流读法跟二等字都读[],无[m]尾、无[n]尾、无塞音尾。共7个调类,平去入分阴阳,上声不分阴阳。同音字汇收单字3700余个。  相似文献   

19.
寿县方言属于阜宿方言区,受皖中江淮官话和皖北中原官话影响较大,县内语言差异明显。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对寿县方言进行例析,并将之与普通话进行比较,以期对寿县方言研究和学习普通话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