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式运动只重用三个静音,调式虽稳定,但旋律似死水一潭,缺乏生气,必须不断变化旋律内部的紧张度,而获得旋律发展的动力。调式运动的规律一般从稳定开始,逐渐向不稳定发展,最后再趋向稳定。这种不稳定的紧张度将由调式的动音产生作用。我们民族大多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在每个调式的五个正音级中,除了2-3个静音(主、属、下属音)外,还余2—3个动音,这些动音往往倾向于静音,表现出  相似文献   

2.
(旋律:小说音乐美的主要表现特征) 音乐美的表现特征并不体现在单个的乐音上(尽管振动有规律的乐音也有审美价值),而是体现在不同的乐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也即一系列乐音的有组织的、合乎规律的进行中。这种乐音的有组织的、合乎规律的进行,在时间的表现形态上表现为一种旋律。“在旋律里,各音的时值(音的长度)和强弱不同形成节奏;各音的高低不同形成旋律线,并往往体现出调式特征,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旋律是多种音乐因素的综合体,在旋律里各种音乐因素形成了统一体,获得了真正的音乐的生命。”的确,音乐艺术的最诱人的魅力就在旋律中,因为旋律是音乐中最能表现感情和展现感情活动轨迹的因素,它被称为音乐中的灵魂,这正如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恩斯·托赫所说:“旋律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在表达感情、构成艺术形象、向听众传递音乐信息方面起到近于决定性的作用。 王蒙的许多小说,常常显示出一种内在的旋律运动。不同的是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运动是音高运动,它可以用线条表示,这就是音高线,而王蒙小说的旋律运动主要反映在情感运动上,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一曲没有主题的旋律,它凝结着真实与虚伪、真理与谬误、智慧与愚蠢、黑暗与光明。假如生活是原子核,那么形形色色的人们就是不安分的电子。它们无规律的运动决定了原子核稳定和易变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4.
努古拉,实际上是指音乐和歌腔的旋律起伏蜿蜒的句式形态.它一方面指旋律乐句的折叠、起伏、蜿蜒的旋律运动形态,另一方面指旋律折叠、起伏、蜿蜒的装饰性及其技术技巧性细节装饰.因此,努古拉既是旋律学的概念,亦是音乐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历史主轴之一的世界交往,自16世纪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两类日趋尖锐的矛盾。其一是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冲击引发了东方世界的反冲击。这类矛盾的运动决定了香港问题必然产生的历史趋向。其二是殖民主义式掠夺与扩大交往的矛盾。这类矛盾的运动决定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趋向。香港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均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诗自由体是世界性的现代诗体,其现代性内涵丰富。新诗自由体的本质特性是音义结合性,而其音义结合的主动性、具体性和现时性,使之能够更加自由地表现现代社会和人生。新诗自由体的音律趋向新变,表现为意义节奏更加突出、节奏规则更新创造和音质音律更加凸显。新诗自由体中语言因素的重复形式多样,但均以诗行作为基础,用诗行在诗节意义上的旋律代替传统的语言节奏,诗行对等复现是新诗自由体节奏运动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体操运动素有"美的旋律"之称。在体操教学中包含许多美育的因素,这些因素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如何使学生在体操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学生对体操美的认识,增强其在体操运动中的表现和创造美的意识等。这些一时体操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凌凰 《福建教育》2006,(12A):52-52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有八种智能类型,即语言文学智能、音乐旋律智能,音乐旋律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短歌无论是旋律发展的对称性句法关系,还是以四五度为主和二三度级进为主的两种音程旋律进行规律,充分体现了情感发展和旋律运动相互关联的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旋律运动的逻辑关系,表明了蒙古族人民自己民族审美及其尺度,并创造出符合本民族历史、宗教、传统生活习俗的自由完美的艺术形式。蒙古族短歌在蒙古族音乐史上,具有很高的音乐美学价值。它的这种艺术形式不但对蒙古族人民的音乐艺术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音符是音乐构成诸要素的第一地位的构成元素,是音乐在进行运动时主导者,它存在于旋律的每个节奏之中,旋律离不开音符,所以,音符与旋律是必不可分的,音符在声音中并不是以个体音乐的特性而独立存在,声音是音符组合的重要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1.
廖小芒 《儿童音乐》2011,(11):48-51
旋律是最重要的音乐基本表现手段之一,它本身就是乐音的高低、长短、音色、力度、速度、调式、调性等等诸多要素综合运动的结果。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往往最容易被人们感知和接受。巴尔扎克曾说过:"音乐中的旋律如同诗歌中的形象和情感,这就是各族人民的民族旋律出现在和声之前的原因。"因此,旋律听觉训练是音乐听觉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能通  相似文献   

12.
动感是形成艺术旋律和创作节奏的关键。视觉心理运动,即知觉运动的表现形式,其中倾斜是造成动感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3.
闽东罗源方言中,运动事件的路径信息常由趋向词进行编码,根据趋向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趋向动词,另一类是趋向唯补词。  相似文献   

14.
灵活就业——大学生就业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大学生灵活就业呈较快上升的态势,探究大学生趋向灵活就业的成因,分析大学生灵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90后”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的主体,他们思想观念积极向上,价值观趋向务实;道德认知整体良好,但道德行为失范时有发生;心理健康状况稳定,但抗挫折能力有待加强。这些都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矛盾的和谐向度"内涵四重意蕴: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日常本蕴;和谐是矛盾存在的稳定形态;和谐是矛盾运行的价值趋向;和谐是矛盾解决方式的优先选择.认识矛盾的和谐向度,对于深化和拓展矛盾理论,对于解决现实社会和人生中的矛盾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审美原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为基础的,民歌旋律运动的特征也不例外,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色和调式特色,其中,“以偏代正,以正代偏,以正代正”的旋律特征构成了民歌中旋律、调性拓展的基本形态,为我们深入研究民族民间音乐及音乐创作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根据和逻辑化手段.  相似文献   

18.
协和与不协和,是西方和声学中的一对美学范畴,它们的定义是:“一个音程或弦,如果能唤起一种停止或松弛的感觉让人感到稳定达到目的而不需要解决,它便是协和的;相反的,一个不协和音程或和弦使人有需要前进的感觉,由于它的不稳定,因此需要解决.”“协和音程的音响是稳定而圆满的,而不协和音程的特性是不安定,有解决到协和音程的要求.”可见,在音乐里,协和是较稳定的主调,不协和是协和的对立面.动的感觉、需要前进的感觉、不稳定而需要解决到更高的协和,是不协和最重要的美学特性.这些特性的发挥和运用,加强了音乐旋律的起伏和音响力量的对比,从而造成丰富的戏剧性,加强了感情的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高考基本能力科目如何高效的开展节拍和旋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得分率,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课题。高考中关于节拍的题目类型主要是判断音乐的节拍,和节拍的强弱规律。旋律方面的题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旋律风格的分析,特别是我国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的分析;另一种是通过旋律识别歌曲,并考察相关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20.
冲突是群体内部行为的重要表现方式。院校学生冲突是发生各种社会冲突的“导火线”。因此,在社会矛盾的突发时期,加强社会管理,首先要加强院校学生冲突管理。应用冲突管理研究院校学生冲突的形成及运动规律,提高院校领导处理学生冲突的水平和艺术,创新学生冲突管理,使范同广泛、形式多样的学生冲突趋向功能性结果运动,这对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促进国家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