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张鹏 《新闻世界》2013,(8):294-295
出版社之间竞争的胜负表面上表现为资金实力、图书和选题的竞争,实际是策划编辑的素质的竞争。策划编辑的素质高低才是决定出版社命运的关键。本文主要就出版社对策划编辑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黄闽 《中国编辑》2004,(5):23-24
随着出版社企业化进程的启动、市场化追求效益的驱动,出版的竞争最直接表现为编辑能力的竞争。每一个职业编辑在出版过程的所有环节中,都应当自我追索并回答”做了书,给谁看”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中国,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做强和做大,一靠政策,二靠人才。政策靠党和政府制定,人才靠出版社发现与培养。出版社编、印、发、财、管,工作林林总总,需要各类人才,但作为内容产业的市场竞争主体,编辑人才是出版社各类人才中最关键的人才,编辑工作是出版社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队伍,是出好书、创效益、走正道的前提和保证。笔者先后担任过省文艺、人民、教育三个出版社的社长,2000年后又在出版集团分管编辑工作,积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教训,深感在造就编辑人才队伍过程中,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尤为重要。本文试就编辑工作中的领军人才作一论述,以求教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4.
编辑为受众服务天经地义、毋庸赘言.图书编辑延伸服务功能是新时期图书编辑的业务之一.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后,主要的转变就在于图书编辑所提供服务的转变和延伸上.在一定意义上说,出版社之间的竞争,编辑与编辑之间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图书编辑延伸出版服务已经或正在成为转企改制后出版社愈来愈多的编辑们的自觉行动.文章就图书编辑延伸服务功能的内容、修炼方向和目标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升年轻编辑的策划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出版人才的竞争.就目前的出版社来说,一批资深的老编辑相继退休,中青年骨干编辑人才匮乏,新招聘的编辑多是刚走出象牙塔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还不能很快适应编辑岗位,因而人才短缺就成为制约出版社快速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罗勇 《现代出版》2001,(3):20-21
目前图书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各出版社的编辑在工作上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以一些小型出版社尤其是小型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感触最深。与实力雄厚的大出版社的编辑相比,小出版社的编辑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1)竞争上的不平等。大出版社所拥有的雄厚实力使得社会各界均给予格外的关爱。小社编辑们琢磨出的一些有潜力的选题也往往由于“庙”小请不到“真神”而无法启动;即使是策划好的选题、组好的书稿,也随时有可能被大社“抢”走。(2)通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抵消了大学出版社身处人才密集的大学校园这个优势。的确,身处知识…  相似文献   

7.
改革和创新编辑工作模式建立行之有效的编辑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各出版社都在摸索适合本社实际的编辑工作模式,有的尝试项目管理制,有的尝试把编辑分为策划编辑(或叫策划人)和加工编辑(或叫文案编辑),目的都是一个,就是要明确编辑职能,加强策划,提高出版社核心竞争力。人民卫生出版社(以下简称人卫社)在2001-2002年一度尝试将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分离,2006年人卫社吸取上一次改革的经验教训,再次推行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分离的改革。我们深刻地感觉到,要实现出版社又好又快地发展,改革和创新编辑工作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编辑人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版社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出版社抓住了人才,哪个出版社就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应是出类拔萃的太才,编辑室主任也应是这样杰出的人才,再加上各编辑室里也有一批人才,出版社就一定能办好。  相似文献   

9.
陈兰 《采.写.编》2023,(1):140-14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出版社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出版社要在这个市场中站稳脚跟,取得发展,首先要具备一批优秀的编辑人才。这就要求我国的出版人才数量、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团队,并加强训练和实习,以提升其业务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对新时期出版社编辑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为学术界、业内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考,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10.
编辑创新:重视主体要素与遵循编辑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创新,现在谈论得很多了。早在20世纪末,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编辑创意论》,这是一本专门研讨编辑创新的书。书中曾说:“创意也可以说就是创新……有……创意,就必会有创新全过程的相继出现。所以,从本质而言,创意就是为了创新,创意也是创新之本。”(该书第9页)这是因为,创新总是来自某种新思想、新观念,再以理论或器物、制度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出版社转制的新时期,中小型专业出版社面临着编辑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出版社发展的瓶颈.只有加强编辑能力的培养,构建一支业务精湛、开拓创新的编辑队伍,中小型专业出版社才能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摆脱困境,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2.
加强编辑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编辑队伍的变化及对图书质量的影响 近几年,编辑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下述三方面。 1.新聘编辑人员大大增加 由于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各出版社都不同程度扩大了出书规模和领域,上品种,上码洋,力求做大做强。全国图书品种增长迅速,由2001年的十五万多种上升到2005年的二十二万多种,短短4年就增加了七万多种,但销售册数始终在70亿册左右徘徊。为了完成急剧增加的图书策划和加工任务,出版社纷纷扩大招聘,加上老编辑逐年退休,出版社也需要补充新编辑,新聘编辑人数急增。  相似文献   

13.
最近,收到两位高等学校朋友的来信,他们说,现在出的书编校质量差,“无错不成书”,编辑有责任,但不能全怪编辑。他们认为,从出版社说,校对有责任,社长、总编辑也有责任。从社会上说,作者有责任,甚至有不小的责任。因此病因不全在编辑的浮躁心理,实在是一种文化传播的综合症。  相似文献   

14.
改革的浪潮席卷着中国的大地,每一个角落,每一种行业都激起或大或小的浪花;竞争的激烈给每一个企业或个人带去了成功,也带去了失败。作为精神产品工厂的出版社,怎样才能顺应这场大潮,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向前?唯一的答案是:不断进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组稿编辑的设置,应是这些改革中的一项。据说国外的出版社大都设置组稿编辑和文字编辑。我国的出版社有这种必要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出版社编辑精品意识三题河南人民出版社王金楚图书市场呼唤精品我国有500多家出版社,每年出书近10万种,其中当然不乏好书,但有相当大一部分书属“不好不坏”之列;而真正的精品图书到底能占多大比重,尚不得而知。所谓“不好不坏”的书,其实也就是“平庸书”。这...  相似文献   

16.
编辑人才培养管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莹 《中国编辑》2006,(5):26-28
编辑在出版社的作用举足轻重,甚至关系到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早已被出版行业广泛认可。如何更快、更好、更多地培养编辑人才,是许多出版社积极探索并不懈努力的核心工作,也是出版社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出版市场中的制胜法宝。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17.
编辑面向图书市场的选题策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面向图书市场的选题策划郭爱民,李毓兴【沈阳】一、选题策划的重要性选题作为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对于出版社的兴衰存亡和特色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选题的竞争,是在选题质量上的较量。选题策划的重要性主要表...  相似文献   

18.
孔乃卓 《出版参考》2023,(10):48-51
出版社是以知识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出版社每年都会通过校园招聘补充编辑力量,大多数新手编辑入职都是“零基础”,对新手编辑的培养一直作为出版社的一项重要工作。外研社是一家外语教育类出版企业,历来非常重视编辑培养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基于新手编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当前的环境与业务发展趋势,介绍了外研社对于新手编辑的培养路径和具体做法,以期对业内同行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有部为作者、编辑编纂的书,字数可观,八十多万.其主编、副主编、编著者,均为当今编辑出版界的大牌人物,头衔为总编辑、副总编辑的占大多数.书也编得很有力道,走实用一路,于作者、编辑裨益颇丰.不敢讳其名,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作者编辑实用手册>是也.  相似文献   

20.
《当代报纸编辑学》一书于2008年11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甘险峰教授。该书46万字,分为总论、文稿编辑、图片编辑、版面编辑、专业编辑五部分,共15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