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几年的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一开始对计算机学习兴趣高昂,可是不久这种兴趣便很快下降了.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能够保持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方面做法.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如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学生一旦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产生兴趣,学习时就不会感到是一种精神负担,而会觉得是一种乐趣,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锻炼科学文化技能.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大作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增强生物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趣味性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参与该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心理色彩的心理倾向.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倾向,他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非常重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动力性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相互交流的活动中去.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感兴趣,学习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4.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老师教的知识,要通过自学才能真正消化掌握;老师没有教的知识,更要通过自学才能获取.所以说,学生要真正地融入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必须要养成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5.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6.
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到有兴趣的时候,他才能积极主动而且心情偷快地学习,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对知识掌握得快,记得牢,学习效果好.语文课也是一样.如果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一上课就叹气""一做作文就头疼",这怎么能学好语文呢?对兴趣重要性的认识是一码事,在实践中能不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又是一码事.  相似文献   

7.
一、思路来源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我们的学生掌握了’最有用’的知识后,就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自主、独立地学习,就能实现’教师少教而学生可以多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兴趣对于顺利获取知识、推动学习是一种强大的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学生如果对物理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物理是否有兴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如何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发展智能,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而教师创设必要条件,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的迁移是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谓学习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下面就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片断,谈谈如何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的学习迁移。一、复习1.运用规律计算下面各题:82×7+18×7 34÷6+26÷6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学背景一般来说,高三一轮复习通常是按部就班地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一些例题的讲解达到学习目标的完成(主要是知识目标的完成).时间一长,学生就有疲倦的感觉,学习的有效性就打折扣.笔者尝试利用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让学生快乐地构建知识结构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学生,甚至个别老师对知识的学习在认识上往往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片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为学习目的,把知识作为研究的对象;二是片面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轻视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_匕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这个连续的过程中,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高中数学“不等关系”教学实录对知识正迁移的有效促成进行了有益的解读: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施有效知识迁移的前提;构建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是实施有效迁移的关键;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稳定、清晰认知结构的形成对实现有效迁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巩固和继续,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数学新知识的掌握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学生对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往往可以形成新的数学知识.诸如此类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15.
林华敏 《考试周刊》2014,(80):76-76
<正>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错误能给教师一个信息,可以通过错误发现学生学习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提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下面就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作探讨.一、学生解题错误产生的原因学生能否顺利地完成解题,主要取决于其在分析问题,提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学习中,字句斟酌是一种好习惯,既是一种关注细节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反向的思维模式.字斟句酌能帮助教师透彻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讲解,面对学生难懂难理解的知识,通过教师对其进行简化,从而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让课堂充满活力.如果学生可以在起跑线上就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那么在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上就迈出了一大步,这种习惯还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巨大动力,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化学教学从一开始就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把兴趣转化为乐趣,把乐趣转化为志趣.这样,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一、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综述 在学生步入初中的学习中之后,信息技术是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一门必要课程,也是完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可以了解到,学生应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学习到信息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提高其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建立高效课堂是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吸取知识的要求,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真正学习起来时已是轻松万分,此时他们就像在知识的天空中任意翱翔,乐此不疲.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学习兴趣是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及学习效果起着很大作用.学生若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就会深入积极愉快地掌握这门知识.因此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