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彬 《历史学习》2000,(7):23-23
关于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83页上说:“俄国在为争夺巴尔干同英法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中,遭到失败。”第101页上又说:“1853年,俄国大军入侵土耳其。第二年,英法……就直接派兵参加对俄作战。  相似文献   

2.
克里米亚战争起于何时,止于哪年?课本第101页中有这样一段话:“1853年,俄军大举入侵奥斯曼帝国。第二年,英法看到仅仅提供经济、军火援助,无法使奥斯曼帝国军队能够抵挡俄军,就直接派兵参加对俄作战。但是,英法的目的只是争夺奥斯曼帝国,不想扩大对俄作战规模,将战争局限在克里米亚半岛,因此,这场战争历史上称为‘克里米亚战争’。1856年初,俄国战败,被迫签订和约,退出一部分侵占的地区。”按此表述,克里米亚战争是从1853年开始,到1856年初结束。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同英法之间为了争夺巴尔干而引起的,它也是19世纪中期列强之间为了争夺海外…  相似文献   

3.
《对华战争》是列宁最早论述俄中关系思想的重要著作。它分析了沙俄政府对华战争的真实目的,揭示了沙俄时期俄中关系的性质;论述了沙俄侵华政策给中国人民和俄国人民造成的危害影响,提出了俄国无产阶级支持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任务;阐明了实现俄国对华和平政策的基本要求。列宁在该文中阐释的俄中关系思想对人们认清近代以来包括沙俄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实质,为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确立平等友好的交往关系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日俄战争前夕的国际局势对日本有利对俄国不利。1902年英国与日本结盟,支持日本,牵制法国。1904年1月6日,英国答应一旦对俄战争爆发,就贷款给日本。美国的态度也特别积极。1904年1月,美国派住菲律宾高级专员塔夫托专程访日,唆使日本对俄开战,保证支持日本。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表示,日本胜利会使我们极为满意,日本正玩弄着我们的把戏,  相似文献   

5.
克里米亚战争是十九世纪奥地利外交上的一个转折点。战争中奥地利看似成功的外交却导致了奥地利国际地位的迅速衰落:奥地利失去了俄国这个忠实盟友,又没有争取到英法的支持,还给了撒丁和普鲁士改变欧洲版图的机会。这导致了奥地利在欧洲的孤立,最终沦为一个二流国家。  相似文献   

6.
王新德 《历史学习》2001,(12):22-23
1893年法俄同盟的形成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开始对峙的标志,并促成了20世纪初协约国的出现,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870年的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失败告终。战争震动了整个欧洲,破坏了欧洲大陆上的均势,促成了欧洲各国力量的重新组合。战后,法德矛盾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曾声称“不须结盟”的法国面临被德国彻底摧毁的危险,开始积极寻找同盟。  相似文献   

7.
二战前夕,英法苏三国为了制止希特勒的进一步侵略扩张,进行了集体安全体制的结盟谈判.在谈判末期,苏联提出了西进过境权问题,而英法未能在此问题上与苏联达成一致致使谈判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也成为二战史中令人困扰的过境权问题.其实,战争前夕,苏联的结盟理念已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联结盟理念的变化与这次谈判的最终结果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1700~1721年北方战争是俄国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与瑞典进行的一场长达21年之久的大战。此战之前,俄国也为取得一个出海口发动过战争,但战争的结果并不理想。因此即位之初的彼得一世继承了前人的遗志,继续寻找出海口,企图从南方突破,遭到失败。最终俄国能向北欧强国瑞典发出挑战,并为战胜了瑞典,创造了对俄国有力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普奥战争作为德意志邦国之间的最后一次战争,它是德意志民族战争的一个阶段,一场“兄弟阋墙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普鲁士利用灵活的多边外交政策,孤立奥地利,消除它国结盟的噩梦,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正>自古以来,人类社会战争不断。就最近俄乌战争,已经持续超过一年仍未结束。端午节假期俄国雇佣兵集团瓦格纳一度兵变,虽然短时间内结束,但似乎俄乌战争有将结束之兆。研究战争与金融市场关系,同太阳黑子周期与金融市场关系一样,令人生趣。1775年至1783年为美国独立战争,各位耳熟能详不必多言,其时英美股市正跌至50多年低位,  相似文献   

11.
李琼 《历史学习》2001,(4):14-14
17世纪后半期,英国在殖民扩张中,首先打败了荷兰,接着,为了争夺世界殖民霸权,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殖民战争。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到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法共进行了四次重要的殖民战争,结果英国打败了法国,夺取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那么,英国打败法国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1890年应俄国革命党人的请求所写的《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通过对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俄国沙皇政府对外政策发展演变的过程的描述,分析了其对外政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以及沙皇对外政策对欧洲和俄国革命的影响,揭示了世界战争爆发的深刻根源,阻止战争爆发的唯一措施就是俄国革命政党的胜利和沙皇专制制度的崩溃。学习恩格斯的《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东方问题"理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17年俄国发生的两次革命对美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二月革命为美国参战扫除了障碍,但是俄国的领土野心却使美国难以接受。十月革命更使美国进退两难。如何应付俄国退出战争始终是美国对俄政策中最大的难题。美国最终以“十四点”为标志,选择了公布战争目的,同时暗地支持反苏维埃势力的政策。这一政策必将对战后安排及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812年俄法战争,规模巨大,影响深远,是世界近代史上最重大的战争之一。对这次战争的性质,苏联史学界都一致认为,俄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它决定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各族人民的命运”;“这场战争以1812年卫国战争这个名称载入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俄国军队对西欧各国从拿破仑的暴政之下获得解放起了决定性作用”,等等。我国史学界也有人持同样的观点,如“战争是拿破仑发动的,拿破仑是进攻  相似文献   

15.
“大陆封锁”与拿破仑进攻俄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06年起,为了战胜英国这个主要敌人,夺取欧洲乃至世界霸权,拿破仑开始实施大陆封锁政策.然而,这项完全是针对英国的政策,造成的重大后果不是英法的军事冲突,而是1812年的法俄战争;大陆封锁体系也因对俄战争惨败而土崩瓦解.为什么针对英国的大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随着战争局势逐渐明朗 ,英国政府开始考虑战后欧洲安全秩序重建问题。到 1 944年底 ,法国能够成为战后维持欧洲秩序的重要力量的思想已经在英国政府决策层中达成共识 ,于是首相丘吉尔努力尝试建立英法同盟。然而法国总理戴高乐的大国思想却使丘吉尔的努力屡屡落空 ,加之 1 945年 6月英法两国在利凡特地区的冲突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 ,因此直至二战结束、英国保守党政府下台 ,英法结盟也没有取得丝毫进展  相似文献   

17.
1879年10月建立的德奥同盟是在德俄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两国签订的双边条约.德奥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普法战争造成的欧洲均势失衡,各欧洲大国希望通过结盟来维持均势;直接原因是近东危机造成德奥关系破裂和德饿关系恶化.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年,沙皇俄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日俄战争。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俄日两国为争夺我国东北地区,进而争霸亚洲、太平洋地区所进行的一次火并。战争以沙俄的失败而告终。对于沙俄战败的原因,长期以来,苏联历史学界的许多著作都以为是“沙皇政府对战争毫无准备”;①或者“俄国没有战争准备”;②“俄国在远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是沙皇俄国南下土耳其、争夺巴尔干半岛和黑海两海峡霸权的重要时期,也是近代欧洲外交史上以俄土关系和俄土战争为主线的东方问题逐渐展开的关键时期.沙俄利用与巴尔干国家共同的东正教信仰和相近的斯拉夫族源的特殊关系,以及与土耳其地理毗连的有利条件,在19世纪连续发动了四次俄土战争,确立了俄国在近东地区的势力范围和传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1)19世纪的历次俄土战争与18世纪的俄土战争不尽相同,它们不单纯是俄土两国间的局部冲突,而是整个东方问题的一部分,与近东和欧洲的国际关系紧密相连,牵动着欧洲列强战略利益的敏感  相似文献   

20.
1879年德奥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普法战争造成欧洲均势失衡,各大国力图通过结盟来恢复欧陆均势,直接原因是近东危机造成的俄奥关系破裂和俄德关系恶化。1879年德奥同盟是俾斯麦结盟体系的第一步,也是迈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