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冰 《甘肃教育》2010,(17):42-42
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看,全国卷的古代诗文考题分值为32分,其中文言文阅读题19分,诗歌鉴赏题8分,古诗文默写题5分。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考生考试复习的重点、难点,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现笔者将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古代诗文阅读鉴赏题应试策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试卷结构分析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由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组成。第一大题为语文积累与运用,有7个小题,共20分,由客观题组成;第二大题为综合运用题,由1个题3个小问题组成,共6分;第三大题为阅读题,分三个板块16个小题组成,共44分,主要由主观题组成;第四大题为作文,由1个小题组成,共50分。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 ,高考语文的命题积极贯彻“大体稳定 ,个别调整”的方针 ,发挥选拔与导向的功能 ,为中学语文的教学与复习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坐标 ,而每一年的试卷又是高三复习的蓝本。因而研究总结高考命题的规律 ,明确命题的基本走向 ,有利于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几年来 ,高考试卷的基本格局是 :试卷以主观题与客观题的区别分为Ⅰ、Ⅱ二卷 ;根据语言知识及其应用 ,抽象思维文章的阅读 ,文言文阅读 ,翻译、诗歌鉴赏及名言名句 (俗称新三题 ) ,文学作品阅读 ,语言应用三题 (俗称旧三题 )及作文分成七大题 2 6小题 ,共 15 0分 (其中选择题 4 5分 ,主观…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阅读是指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阅读,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学作品阅读在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观2005年15套高考语文现代文大阅读试题,全是我国现当代作家写的。分析题型,可看出2005年以前试题设计的基本特点是:1.每个阅读语段命四个小题,在这四个小题中,对作品词句的理解拟题一个,对内容的理解与归纳拟题一个,对艺术形式的鉴赏拟题一个,对整篇作品的分析评价拟题一个,前三个小题为文字表述题,后一个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个小题还可以分为几个子题。2.文字表述题的题型一般以简答题为主,选择题一般为多…  相似文献   

5.
通观三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和各题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般考生的文言文阅读成绩都明显地高于现代文阅读成绩。今年某省的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抽取四十个考场的一千份试卷,作了成绩分段统计,其中第九题文言文阅读成绩中间段占43.4%(这一题满分为17分,10分以上为中间段),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考查是高考语文的重点,考纲要求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设置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个能力层级。近年来,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题共计19分,设题重点在于:第4题考查词语,第5题考查句子,第6题考查文意解析,三道题各3分,翻译题10分。实词考查是重点,其中第4、7题对实词直接附分,第5、6题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实词考查。  相似文献   

7.
翻看一个考生的语文试卷,语文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三题实得50分(满分57分),而作文只得了5分(满分40分)。根据作文要求及评分标准来要求,该生的作文完全将合书信要求,除一处病句、三个错别字外,基本上是通顺的。但内容却是叙述他个人是如何勤奋苦读力争升学的。作文分数之所以低,原因就在于审题立意的失误。作文题目是《给桃花源人的一封信》该生对题中的“一封信”是很理解的,而对“桃花  相似文献   

8.
王寿松 《中学教与学》2009,(8):32-35,48,F0003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课内阅读(1-4题每小题2分,其他各题每小题3分,共29分) 1.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一项必考的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一般是由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这四个部分组成。在这四个部分中作文的分值占全卷分值的比例一般最大。以我省为例,作文占全卷满分120分中的50分。作文这一块是中考语文试卷中最重、最大的一个板块,是学生中考成败决战的一个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0.
二、把握难点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阅读、文学作品的阅读、作文,可以说是高考语文的难点。(一)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3句共计10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比重很大。可以这样说,翻译得分不理想,文言文阅读  相似文献   

11.
蒋文平 《广东教育》2011,(12):14-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是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项综合性考查,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要求采用主观题设题,主要包括文言断句和文言翻译。断句一般设1道小题,赋3-4分;翻译则设2道小题,赋6-7分。  相似文献   

12.
<正>一、2016年汉语文高考试卷分析(一)2016年汉语文高考试卷结构和试题特点2016年我区普通高考汉语文试卷的结构保留了传统设计,由Ⅰ卷和Ⅱ卷组成。Ⅰ卷包括16道基础知识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Ⅱ卷包括阅读和作文两大模块,阅读部分仅一篇文章,设有14道小题,各3分,共42分;作文部分设1题,分值60分。试卷在题型设置、考查重点、题量、难易程度等方面保持了近几年来的命题特点,符合高中汉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湖北黄冈市课改区中考语文试题根“据注重积累,突出读写,着眼运用,鼓励创新”的命题理念,充分彰显课改特色和创新精神。全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试卷保留四大板块模式,总题量23小题(含作文)“。积累运用”15分,“综合性学习与探究”10分“,阅读理解与欣赏”45分“,作文练笔与展示”50分。其中客观题(填充题、标识题)占22.5%,主观题(表述题、作文题)占77.5%。试卷结构简约,题量适中,留给学生较充裕的思考和答题的时间。试题力求信度、效度良好,难度、区分度合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适当。每道试题的考查目的明确,题干表述清…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与2010年高考试卷题型与结构比较:均为四大部分,每部分题号一致:语言文字运用(7小题,24分)、现代文阅读(9小题,32分)、古代诗文阅读(9小题,34分)、作文(1小题,60分),总共26小题,150分。但现代文阅读的“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2010年比2009年多了一道主观题(3分),客观题相应减少,为主客观题各两题;  相似文献   

15.
一、2006年试题特点总体比较平稳,但稳中有变,具体说:(一)与去年的相同点1.题型基本相同。还是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3大类型。2.难易程度大致相同。去年前后两部分难易相当;今年前半部分难度稍降,后半部分难度略有提高。(二)与去年的不同点1.试卷结构有变化。去年分第一、第二卷,今年不分了,就是7大题。2.部分题目分值有增减。第一篇现代文阅读减少1题,由12分减至9分;文言文阅读减少1题,由12分减至9分;名句默写由4分增至6分;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由20分增至22分;语言运用题由13分增至15分。3.作文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二、2007年备考指南(…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中对文言文翻译能力的考查,已经固化为直接将文言语句笔译成现代汉语的主观题,分值为6分(一般为两个小题)。要准确解答这两道主观性的文言文翻译题,尽量不失分或少失分,学生除要有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和较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必须掌握解答文言文翻译题的方法和要领。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全命题作文题。命题的灵感来自试卷的“积累与运用”部分中的第一小题。学生阅读完这题中的史铁生的那段文字后,已有了情感的蓄势。于是试卷最后就截取了其中的一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作为作文的命题,显得水到渠成。那么要写好此类作文题,应该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2003年语文高考试卷中 ,直接、间接对语言文字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的题目如下 (其中题号前标注 *的为间接考核 ) :第Ⅰ卷1 .语音 ,同音字 (3分 ,选择题 ,客观题 )2 .文字 ,错别字 (3分 ,选择题 ,客观题 )3 .词汇 ,近义词语 (3分 ,选择题 ,客观题 )4 .词汇 ,成语使用 (3分 ,选择题 ,客观题 )5 .语法 ,改病句 (3分 ,选择题 ,客观题 )6 .语法 ,语句歧义 (3分 ,选择题 ,客观题 )7 .词汇 ,术语 ,科学概念的理解 (3分 ,选择题 ,客观题 )11~12 .文言文阅读和理解 (其中词汇 ,11小题 ;语法 (虚词 ) ,12小题 ) (6分 ,选择题 ,客观题 )第Ⅱ卷*16 .文言…  相似文献   

19.
今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前四题满分为12分,平均得分为10.94分;最后一题(第13小题)古文翻译的得分情况极差,满分8分,平均得分只有4.77分。[原题]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各小题见下文)本题的要求很明确,就是考查考生文言文的现代汉语转化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目的在于检测考生古代汉语文献的初步阅读能力,包括古代汉语的语法、语义、词汇和句子结构、句式以及文化常识等。然而从考生在本题的答卷综合情况来看,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没能结合古汉语文化语境和具体阅读材料语境中把握句子的意义,或者生搬硬套已有的…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断句,是近年来高考新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第Ⅱ卷的第11小题就是文言文断句题,分数为5分;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语文卷、北京高考语文卷、辽宁高考语文卷也相继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这说明文言文“断句”题将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又一个新尝试。让我们先来看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卷第11题: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