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独立的行政证据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建立有行政证据制度的国家最为普遍的做法是在行政程序法中确立行政证据制度。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无真正意义上的行政证据制度,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行政证据制度并使之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应当是我国建立行政证据制度的最根本原则、首选原则。  相似文献   

2.
自由心证制度被认为是近代诉讼发展的产物,是在否认法定证据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出现了自由心证的萌芽,在19世纪下半叶取代法定证据制度,得到了大陆法系各主要国家的普遍承认。但是我国并没有建立自由心证这一证据制度,文章主要通过介绍自由心证制度的内涵、优点,同时分析我国目前证据制度的现状及缺陷,阐述如何在我国构建该制度。  相似文献   

3.
文书提出命令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向对方当事人或诉讼外第三人收集证据的最主要手段。近年来各个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文书提出命令制度都有了新的发展,该制度俨然已成改革热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收集证据方面缺乏最低的程序保障。为了有效解决当事人收集证据手段的欠缺和高要求的证明标准之间的矛盾,我国应以域外有关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具体内容为蓝本,从主体条件、范围、申请审查程序和法律效果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  相似文献   

4.
证据开示制度作为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在英美法系国家中非常普遍,也是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体现。1996年后我国改革原有的庭审方式,吸收英美法系刑事诉讼中的一些规则和制度,重视当事人的诉讼模式。其实我国新《律师法》已经建立了一种单向证据展示程序,刑事证据的开示制度成为了我国司法界的热点。文章分析我国证据公示存在的问题,重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提出证据公示制度的立法,完善和改革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5.
直接、言词规则是大陆法系国家适用的证据原则,传闻规则是英美法系证据法的重要证据排除规则。根据我国法制发展历程、现实国情、传闻证据立法及司法实践状况,比较合理的考虑是,为了促进诉讼证据制度及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我国可以在不同诉讼法领域有区别地设立建立传闻证据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6.
刑事审判程序"繁简分流"是目前我国处理刑事案件的基本趋势,而证据开示制度是充分发挥不同审判程序功能的重要审前保障性程序和机制,在我国具有设立的正当性及现实依据.该制度在英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证据制度,据此结合目前我国的刑事程序"繁简分流"的设置,探讨该程序机制下我国证据开示的制度构建与实践路径,并对是否赋予被告方阅卷权予以探析,以保障其认罪认罚之自愿性与真实性,从而为我国认罪认罚的有效实施提供证据层面保障之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证人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特有的一种证据制度,它与一般证据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论证了专家证人制度的建立在我国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建立我国专家证人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外诉讼证据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神示证据制度阶段、法定证据制度阶段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阶段。不同阶段的证据制度产生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其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诉讼构造下人们曾经和正在使用的不同证据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对此作出评价,试图展示给读者一幅关于诉讼证据制度发展沿革的脉络图。  相似文献   

9.
专家证人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一项证据制度。通过对专家证人的定义、特征及其相关概念区别的阐发,以及近年来专家证人制度新发展的评述,试图借鉴国外的专家证人制度,以弥补我国的鉴定人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证据制度是诉讼法的基础和核心,证据规则也一直是刑事司法领域中最活跃的内容之一。它关系到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也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公民权利冲突时如何寻求平衡。因此设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完善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证据交换制度对于保障知识产权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在当前司法实践中证据交换制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阻碍该制度发挥应有的功效。我国应当完善证据交换法律体系,健全证据失权的法律保障体系,特别是涉及商业秘密类的知识产权案件需要执行例外规定,以保障该制度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中数据讯息的证据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所引起的证据效力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计算机所储存的数据或数据讯息能否在诉讼中被法院采纳为证据即证据可采纳性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数据的证据价值或证据力的问题。数据讯息在英美法系所遇到的证据法问题,突出表现在英美法系国家传闻规则与最佳证据规则构成了采纳数据讯息作为证据的主要障碍。大陆法系国家虽然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其证据的取舍和证据力的大小,完全由法官凭借“良心”与“理性”自由判断,但某些大陆法系的法律规定了可采纳为证据的清单未包括计算机记录,因此在这些国家,仍存在数据讯息的证据效力问题。另外,在大陆法系国家,应用计算机还会遇到原件要求的证据法障碍。面对数据讯息在证据上的可采纳性问题及其证据力问题,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分别通过国内立法、国际统一规则及交换协议的不同层面,通过排除障碍,功能等同等方法,对于数据讯息给予应有的证据力。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不包括数据讯息。有学认为可将数据讯息解释为“视听资料”,另一些学则认为应将数据讯息作为一种“书证”来对待。本认为,我国的证据立法有两种思路可以选择。第一种思路是根据数据讯息的不同表现,分别将其纳入传统的证据种类如电子物证,电子书证,及电子证人证言等。第二种思路是将数据讯息规定为与视听资料、书证等并列的单独的证据种类。  相似文献   

13.
讯问笔录作为诉讼证据的证据资格,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还是将其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辩解而承认其证据资格.笔者认为,讯问笔录可以具有诉讼证据资格,但应当作为书证使用,以便于对这类证据举证、质证和认证.同时,如果要更好地发挥讯问笔录的证据作用,就应当完善有关的证据规则,在完善对讯问笔录的程序保障功能的同时,使其充分发挥作为诉讼证据的作用.这种制度上的完善,不仅有利于保障人权,而且有利于刑事诉讼制度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证时限是诉讼当事人是否承担不利裁判风险的一个重要分界线。现在意义上的举证时限概念,可追溯至历史上的法定顺序主义和随时提出主义。目前大多数国家都相继确立了证据适时提出主义,我国也经历了由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向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的转变。但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所确立的举证时限制度对具体制度和规则的设计,仍然存在矛盾和缺陷,同时,期望通过司法解释来构筑完整的举证时限制度本身也有失常理,我国目前并不系统的举证时限制度急切需要通过立法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自由心证制度被实践证明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制度,它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对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实现司法独立目标、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具有重要作用。自由心证的核心在于设计一套有效的制度来确保法官合理心证,法官的良心和理性是自由心证的必要前提,经验法则和逻辑法则则是自由心证的基本方法。自由心证的制度构建包括合理心证制度、心证公开制度、判决理由制度和不当心证救济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证据对于案件的审理至关重要.证据保全作为基于客观需要而对证据的内容、形式进行固化和保存的一种特别程序,不仅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现行民事证据保全制度规定程序上存在缺漏,应完善证据保全适格主体;严格网络证据保全程序;发挥专家在知识产权证据保全中的作用;规范医疗事故证据保全程序.  相似文献   

17.
以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施行作为开端,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已走过12个年头.听证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常常遭遇"听而不证"、 "证而无力"的困境和尴尬,致使听证往往流于形式,其本身所固有的重要证据价值远远未发挥出来.究其因,主要源于听证笔录效力界定的不完善,证据规则不全,<重庆市行政程序条例(草案)>(建议稿)尽管对某些证据规则有所细化,但仍然没有明晰该类证据的效力问题.因此,本文对行政听证笔录的效力进行再判定,从诉讼民主和提高诉讼效率的角度来分析,行政听证笔录的效力应及于行政决定、行政复议和司法审查程序中,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设计物证鉴定体制模式,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必须保证鉴定活动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公正性的本质;必须满足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我国要最终精神病峨证鉴定体制的良性运行,应选择双轨多元的物证鉴定体制及行政主办单位与行业主管单位相结合的双重监督体制。在鉴定机构的具体设置,应取消法院系统的物证鉴定机构,设立公安、检察系统内独立的鉴定机构;取消司法行政系统内的物证鉴定部门,设立民办的鉴定机构。  相似文献   

19.
证据调查期日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证据调查的一项基本制度,旨在保障当事人程序参与权的基础上,规定法院对证据方法采取证据调查措施,搜集证据资料的程序性规范。法院发布旨在搜集证据方法或获悉证据资料的证据调查命令已启动调查程序,在言词辩论的期日之内或者指定期日内,由审判法官或者受命法官以及特殊主体主持,在法院或者指定的特定调查地点,经双方当事人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为使实质正义能够通过看得见的程序予以实现,审判法官应当直接面对证据,采取调查措施搜集证据资料,同时还应当保障当事人充分参与调查程序并知晓调查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辩论。  相似文献   

20.
系统论认为,证据是指依法能够用来定案的一切材料,它是事实内容、形式和证明功能等元素的统一体。一个证据必须具有三个元素:内容元素、形式元素与功能元素,三个元素一起构成证据这个有机整体。作为方法论,系统论在反贪查案的具体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