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中国古代马背兵器不少,有远兵的弓箭,有长兵的矛、枪、槊、稍、大刀;有软兵的鞭,还有挝、槌、剑等。其中马稍是兴起于晋南北朝的一种马背兵器。这种兵器形似矛,近于槊,上举可达树梢,放下可以拖地,柄很长,便于快马刺杀,曾在几百年的战争史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兵器有长短之分,所谓长兵,多指戈、戟、矛、枪、棍、叉、钯、弩……等。而短兵多指匕首、剑、刀、斧、盾……。古人对使用兵器是非常讲究的,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和残酷的战争中总结出一套使用长兵短器的理论,其中一些理论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广大的武术爱好者也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马背兵器不少,有远兵的弓箭,有长兵的矛、枪、槊、矟、大刀;有软兵的鞭,还有挝、槌、剑等。其中马矟是兴起于晋南北朝的一种马背兵器。这种兵器形似矛,近于槊,上举可达树梢,放下可以拖地,柄很长,便于快马刺杀,曾在几百年的战争史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枪是中国武术当中主要的长器械之一,富有“百兵之王”的盛誉,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战场上一种十分重要的格斗兵器。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枪的历史由来与演变进程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从商周、先秦战国时代的殳、戈、戟、矛到枪的形成,从唐代到宋、明、清各时期枪的形制、特点、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梳理;以及唐代以后枪术的发展与演变,从“兵枪”到“游枪”、从军事用途的减弱到民间社会的盛行等进行介绍,客观地说明了中国古代的枪“从无到有”、“从有到丰”的脉络历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马背兵器多种多样,其中刀、剑、鞭、锏、挝、鎚等都是古代骑兵常用的短兵器。这些短兵器有的作为单兵使用,有的作为双兵使用。相对来说,马背短兵器的运用比马背长兵器要晚,除了刀和剑,其他几种短兵主要在唐、宋、元、明、清盛行。马背短兵器虽然柄短,但有稳、准、狠的特点,往往在近战中发挥很大威力,古代一些武  相似文献   

6.
浅谈枪术中的圈与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枪是古代作战的兵器之一,历史悠久。相传庖(禾羲)始造干戈,蚩尤继作五兵。周官释五兵为戈、殳、(卓戈)、酋、矛。《昭代从书·甲集·兵杖记》载:“实録曰黄帝与蚩尤战即有枪”。程冲斗在《长枪法选·长枪说》中审道:“器名枪者,即古之丈八矛也”。说明枪的前身是矛。在冷兵器时代,枪是一种很有威力的长兵器。它以其灵活善变,伏机制胜,出击神速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自古以来之所以具有吸引千百万人的无穷魅力,不仅因为它有着变化多端的徒手拳法,还在于具有多种多样眼花缭乱的器械武艺。在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的"武术"展区成列着不同时代的器械,其中晚清民初时的十八般长兵器和各个时代的短兵器最为耀眼。古代的武器品类繁多,约80余种,按长度分,有长兵、短兵:按性能分,有勾兵、刺兵等,所谓"十八般兵器"是多种武术器械的概略,十八般兵器的具体器械也随着时代不同和兵器的流行而更迭。  相似文献   

8.
我国武术中的兵器,明代开始,有十八般武艺的说法,但以短兵的刀剑,长兵的枪棍,为练武术者必须精熟的兵器。解放后,全国武术比赛,长兵规定为枪、棍,短兵规定为刀、剑。本文对刀、枪、剑、棍的要点和源流作概括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逻辑、综合、归纳等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古代马背武艺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将古代马背武艺主要划分为:马射武艺;马背长兵武艺;马背短兵武艺。这三种马背武艺在用途、功能和武技方面各有特色,并在不同的朝代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矛”是我国古代一种长兵器,从它在战争中的使用来看,至少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淮南王书》说:“古之兵,弓剑而已,槽矛无击,修戟无刺”。就是说,远古时候(商周以前)使用的主要兵器是弓剑之类,而矛、戟尚未用之于战争。  相似文献   

11.
扬长避短     
囧勥 《电子竞技》2008,(19):84-85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长而强,锋芒毕露;短而险,暗藏杀机。一般形容武侠小说中侠客手中所使用的武器不同(如长枪,短刀等),武功路数也不尽相同。比如用长枪或大刀的往往大气恢弘,直来直往,用短小武器的则是兵行险招。短兵器的优势是在窄小的地方更适于发挥,灵活性更大,而长兵器则相反。第二种解释是使用长武器比短武器更占便宜,这时候"险"则代表危险。在星际中的狭窄地图里,尤其是崎岖的山地,种族的组合与兵种克制就非常明显,长攻短打的变化便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
肖春明 《精武》2006,(3):52-53
它是我国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创制于西汉初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苗刀刀身修长,约五尺(刀身长3.8尺,刀柄长1.2 尺,故又称五尺刀),兼有刀、枪两种兵器之特点,既可长兵短用,也可短兵长用;既能发挥远距离的单手擦刺,又能体现短距离的双手劈砍。其刀法朴实,势法精练,剽悍雄健, 灵活多变,用于克敌制胜,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  相似文献   

13.
枪由矛演变而来,成为古战场上的一种重要的格斗兵器.宋代以后枪的形制向专门化发展,形制多样.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论述了武术器械的枪形制演变经历了混沌期、分离期、专门化期和形式化期等几个阶段.古代武术器械枪的形制从兵器枪中的长枪形制蜕变而来,现代竞技武术用枪的形制是兵器枪的形式化.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的武事活动中,投掷是一种常用的创敌方法。其手法多样,器械各异,各家均有巧妙独到之处。 一、投矛 矛者,枪也,是古代最常用的击刺兵器,一般用于两兵格杀,但亦有能掌握其投掷技术者,用投矛未击刺对手。《晋书  相似文献   

15.
两头枪一路     
前言两头枪亦叫两头蛇,老名是穆桂英斗番,又称花枪,是南派少林稀少而优秀的传统器械套路。它不仅具有一般枪棍之类长器械的特点,而且在舞花、穿刺、换把、挑插等方面有其独特的风格。动作  相似文献   

16.
姚古 《中华武术》2001,(9):26-28
扇,在我国古代十八般兵器中,虽然榜上无名,但它作为一种奇门兵器,常见武士使用。  相似文献   

17.
梢子棍,古时称连挺或连梃,宋时又称铁链夹棒。因其状如农家打场脱粒用的连枷,故俗称连枷棍。梢子棍是一种很古老的兵器。稽考史籍,它被用之于军旅,最晚也在战国之际。据《墨子·备城门》一文在论述守城使用的兵器时云:二步置连挺、长斧、长椎各一物,枪二十  相似文献   

18.
镗八与铲叉     
在斑驳陆离、五光十色的古代兵器当中,有一组多刺多刃的兵器。它们虽不如刀剑枪矛那样雄光万丈、风采照人,但却以其独有的特色引人注目。那就是可归于杂式兵器之列的镗八与铲叉。  相似文献   

19.
学剑应知     
剑是中国武术著名短兵器,"有百兵之君"之称。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西周时期制作的青铜剑是古文明的重要文物。中国古代治剑术名闻天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古工艺。其经过不断改造发展,日  相似文献   

20.
应积极恢复长兵比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武艺重兵械,而现代武艺重拳法,这是古今武艺最大的不同之处。古代兵械形制繁复,有时代上的不同,也有民族和地域间的差别,因此至迟到南宋时,便有了“十八般武艺”之说。当然,这是极言其式样繁多而武艺结构复杂而已,并不是一个有严格意义的概念。实际上,只要我们认真地考察古代兵器,就不难看出,虽然确实存在式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