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构思考——以美日韩为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完善我国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在充分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健全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构提出了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2.
以体育强国战略为基点,进而引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完善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力地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研究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探索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社会保障的特性和一般发展规律,及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动员从事商业行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分析了我国竞技运动员的商业行为现状,同时在了解了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以及国外的相关情况下,对于如何提高运动员道德水平,如何处理好运动员商业行为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国家和运动员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如何建立健全体育法制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参考性建议。以期对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以及体育产业的完善有一定的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陕西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内部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要适应各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内部因素.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内部影响因素是陕西竞技体育和谐发展的关键.通过使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陕西省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内部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相应提出发展对策,得出实际结论.科学化管理水平低是陕西省目前管理机构的最主要问题,同时存在着训练经费欠缺,资金来源途径单一,地区间的项目布局不平衡的问题;"亦读亦训"是培养后备人才的主要方式,运动员退役就业率不理想;大部分地区设有专门的竞技体育科研部门,但科研活动很少,科研是教练员的薄弱环节;现有的场地器材无法满足训练的需要;竞技体育市场化的基本条件初步具备;发展对策为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建立效益投资体系、优化项目布局、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科训结合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对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美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经验和特点是:实行体教结合的学校培养体制,法规制度健全,青少年体育运动健康发展;运动训练氛围浓厚,后备队伍规模庞大;经费充足,训练条件优越,后备人才运动基础扎实。对新时期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趋势;完善优秀运动员培养体系,疏通运动员出路;加强法制建设和科学训练,推进体教结合;以学校为中心扩大后备队伍规模;政府为主、市场为辅、拓展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6.
我国专业运动员参加失业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专业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水平进行研究,专业运动员参加失业保险是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目前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专业运动员参加失业保险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供给需求分析方法,对中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相适应的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目标框架;优秀运动员的收入水平、家庭住址和风险意识是影响社会保障制度需求的显著因素.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建议通过完善制度设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发展补充社会保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设法律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实现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供求均衡,规避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8.
运用调查法,以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其目的与意义、现状与问题、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与思路。主要结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青少年体育工作分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大范畴。从竞技范畴看,建国以来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高、中、初新三级训练网络初步建立,体教结合得以深化,社会"办训"积极性很高,后备人才培养得到有效改善。但"业训"理念滞后、学训矛盾突出、文化教育薄弱、体校出口不畅、在训规模萎缩、选材面狭窄、竞赛管理不善、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转变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式,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做好青少年体育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校规范化办学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运动员成长的困局及其出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传统的运动员成长之路上面临着如培养、教育、退役、保障和选拔等种种困境。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破解种种困局的可能出路,提出了以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回归普通教育序列为中心,以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和拓宽收入来源渠道为补充,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为基准,建立起促使运动员健康成长的立体网络,从而真正实现竞技体育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0.
探析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役运动员安置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导致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运动员培养机制的不合理,整体就业形势严峻,运动员自身素质匮乏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为此,我国于2007年9月颁布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为解决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退役再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我国八个省市的专业运动队退役运动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依靠法律保证,建立健全完善的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多渠道解决保障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通级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在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对策。结果表明:目前通级赛是对散打技能考核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也存在"比赛中不良现象严重、有一定安全隐患、通级合格后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一级运动员的资格认证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提出了"改革通级赛成绩认定办法、根据参赛水平分组进行比赛、改进比赛规则、严格比赛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我国优秀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管理学、法律学、社会保障等相关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途径和特点,并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制约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目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解决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难问题的对策。研究目的旨在试图从解决优秀运动员退役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和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出发,在深层次理论分析基础上,探索出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解决优秀运动员退役再就业问题较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奥运战略与我省竞技体操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从湖南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1)实施"双争"战略,大力培养后备力量.2)社会保障体系的运动员保障体系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健全,应逐渐把所有不同层次的运动员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3)增加选材组比赛的层次.4)体育行政部门应重视比赛和训练场馆建设的政策落实情况,提高体操后备竞技人才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察退役运动员的生存现状,剖析了造成运动员退役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各种原因,论述了目前国家对退役运动员安置采取的政策,最后从和谐社会视角对健全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项目,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推进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项目主要包括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教育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农村灾害救助、农村住房救助、法律援助及农村扶贫开发等。通过对甘肃省会宁县农村社会救助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在探讨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着重分析了运动员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