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宣武教育》2005,(4):45-45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2005年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2.
2004年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厅[2004]2号),为首批17个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提出原则性意见。明确指出: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2005年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005年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单独命题,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  相似文献   

5.
“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这是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基本要求。那么,17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中考会发生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如何理解这些变化的深层含义?我们特请来权威专家为您解析“三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与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教育部下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本次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1)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2)坚持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与高中招生挂钩;(3)进一步扩大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指导意见》还规定“学业考试的成绩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17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批初中毕业生面临毕业和升学.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实验区进行了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并且作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是改革的三大突破点之一.是改变以学科考试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云南教育》2005,(11):11-11
浙江省的余杭、北仑、义乌3个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将率先“试验”——分数不再是升学的惟一标准,将成为现实。浙江省教育厅近日出台的《浙江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招生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3方面力求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为期两天的中考改革研讨会近日结束,来自17个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有关负责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及“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对今年6月的中考改革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并对2005年更大范围推进中考改革提出具体的建议。今年6月,在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批使用新课程的初中生面临毕业和升学。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这17个实验区在两年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探索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  相似文献   

12.
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评价的结果不但要作为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于初中乃至小学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与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教育部下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本次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1)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2)坚持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与高中招生挂钩;  相似文献   

14.
中考招生,关系到高中阶段学生的录取标准,是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教育厅根据国家要求,制订了《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对2005年12个国家和省级实验区(太原迎泽区初中毕业生没有进入课改)的中考工作提出了改革方面的具体要求,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一考多用的原则。取消单独的升学考试,初中毕业学生的学业考试(即毕业考试)既是检查学生是否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录取学生的基本依据。二、切实改变将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录取唯一标准的做法。录取…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摘     
初中毕业生的考试成绩不再以分数的形式出现,而变成了A、B、C、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也将成为普通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河南省教育厅近日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 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对今年课改实验区的中招工作进行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5,(10)
陕西省中考有重大改革,已在11个课改实验区、县率先进行。课改实验区2005年的高中招生以毕业成绩、升学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三项为主要依据进行录取,实行单独命题、单列计划、单独招生。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两部分。毕业考试由市县组织命题,各学校随学科教学进度组织实施,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即毕业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成绩。其成绩呈现方式为等级制,等级按毕业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成绩转换确定,其中毕业考试成绩占70%,学生平时成绩占30%。升学考试由省教育厅组织命题,成绩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全国有17个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首批进入初中毕业和升学考试。为确保实验区中考的顺利实施,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中考进行了专项调研,还组织了命题人员和有关专家共同探讨中考命题的新思路,颁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以下简称《命题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识教基[2005]2号)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6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黑教基[2006)91号)的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我省将进一步深化初中毕业生升学(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改革。在课程改革实验区,要改变以往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争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在非课程改革实验区,要进一步发挥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太原市作为全省初中阶段学业考试改革的实验区,率先对中考作出改革:单独、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两年的改革实验结果已初见成效。今年,太原市教育局再次对初中学业考试作出大幅度改革。改革目的今年的学业考试改革是为2006年太原市首届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初中学生毕业升学时,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面推进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作过渡和准备。改革的目的,一是以考改推动课改,通过考试改革来促使学校认真实施和落实新课程计划,进而推进素质教育。二是改进学生评价体系,从今年到2006年,逐步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