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缺一不可。德国大诗人海涅也说:“语言(含书面的和口头的)可以把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可以把侏儒变成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这足以让我们看到语言表达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说话     
谁能不说话 ?除了哑子。有人这个时候说 ,那个时候不说。有人这个地方说 ,那个地方不说。有人跟这些人说 ,不跟那些人说。有人多说 ,有人少说。有人爱说 ,有人不爱说。哑子虽然不说 ,却也有那伊伊呀呀的声音 ,指指点点的手势。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 ,不见得就会说话 ;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 ,没有说好过几句话。所谓“辩士的舌锋”、“三寸不烂之舌”等赞词 ,正是物稀为贵的证据 ;文人们讲究“吐属1 ”,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并不想做辩士 ,说客 ,文人 ,但是人生不外言动 ,除了动就只有言 ,所谓人情世故 ,一半儿是在说话里。古文《尚…  相似文献   

3.
玩词儿     
宁笑和萧张,一个坐在椅子上,一个坐在书桌上,开侃—— 宁笑说:“你会说话么?” 萧张一仰头,说:“笑话。有嘴就会说话。” “不见得。” “茶壶也有嘴,能说话么?” “你这不是抬杠么?我是说人。” “人?哑巴也有嘴,会说话么?” “你、你……气死我了。我指的是你的嘴巴,你就说说。”  相似文献   

4.
说话     
谁能不说话?除了哑子。有人这个时候说,那个时候不说;有人这个地方说,那个地方不说;有人与这些人说,与那些人不说;有人多说,有人少说;有人爱说,有人不爱说。哑子虽然不说,却也有咿咿呀呀的声音,指指点点的手势。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所谓“辩士的舌锋”、“三寸不烂之舌”等赞词,正是物稀为贵的证据;文人讲究“吐属”,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并不想做辩士、说客、文人;但人生不外言动,除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苟子说,人之为人,是因为人能说话。海德格尔在其所著的《通往语言的途中》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我们活着,所以言说着,苦说是生命的奉然状态。美国一位人类学家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口述时代、书写时代,现在正步入“超文本”时代,超文本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口语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6.
这时候,他们远远望见郊野里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一见就对他的侍从说:   “运道的安排,比咱们要求的还好。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 30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一个个杀死,咱们得了胜利品,可以发财。这是正义的战争,消灭地球上这种坏东西是为上帝立大功。”   桑丘·潘沙道:“什么巨人呀 ?”   他主人说:“那些长胳膊的,你没看见吗 ?那些巨人的胳膊差不多二哩瓦①长呢。”   桑丘说:“您仔细瞧瞧,那不是巨人,是风车;上面胳膊似的东西是风车的翅膀,给风吹动了就能推转石磨。”  …  相似文献   

7.
季存道 《课外阅读》2011,(12):357-357
作文与说话本是一回事。人,每天都要说话。人们平常说话时,何曾有为难、发愁或劳累的感觉呀?作文呢,其实就是说话,只是不用口而用笔罢了。对此,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讲,把嘴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也可以说,凡是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作文。可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作:史时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8.
论“说”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说”,与一个人终身相随。夸张一些,学生离开学校,参加工作,糊涂终身,可以闭目塞听,可以不动笔墨,但却很难不开口说话,因此,说话至关重要,孔子把说话的重要性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请读《论语》: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于对曰:“言不可以若  相似文献   

9.
<正>说话对人类来说,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里,人离不开说话,犹如鱼离不开水。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是在说话里。"说话,看似是一项简单的活动,只要没有生理缺陷,两片嘴唇一碰,原始语言便生成了。但要把话说得有水平、有意思、有效果,却不那么简单,而要做到口吐莲花、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打动人心就更加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10.
徐敏 《现代语文》2010,(10):65-66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说"是否重要?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德国大诗人海涅也说:"语言(含书面的和口头的)可以把人从墓中叫出来,  相似文献   

11.
七、敏行讷言孔子特别轻言重行。孔子为什么把颜回确定为自己的接班人,而不是子贡呢?这恐怕与孔子的轻言重行也有一定的关系吧!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孔子看来,君子说话要迟钝,做事要勤勉。他还说:“刚毅木讷近仁。”  相似文献   

12.
生病的巨人     
赵冰波 《幼儿教育》2010,(12):28-28
胡萝卜村的猩猩医生开了一家诊所。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个巨人。巨人说:“医生,我病了……”“哪里不舒服?”巨人说:“也没有不舒服,就是一到夜里,就会乱叫乱跳……”猩猩医生说:“你得的是跳舞病,吃药吧。”  相似文献   

13.
七、敏行讷言孔子特别轻言重行。孔子为什么把颜回确定为自己的接班人,而不是子贡呢?这恐怕与孔子的轻言重行也有一定的关系吧!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孔子看来,君子说话要迟钝,做事要勤勉。他还说:“刚毅木讷近仁。”  相似文献   

14.
一、培养“会看数学书”的习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nfield)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学习不能离开阅读。那么,如何阅读数学书呢?  相似文献   

15.
第二课时一、说话训练,比较理解(老师指导学生齐读课文)师:(板书:更羸是手)“更羸是手”通吗?把“手”移后,加一个什么字就通了?生1:更羸是射手。生2:更羸是猎手。生3:更羸是能手。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对了。这里的“手”是什么意思?生:是“人”的意思。师:哪些词语中的“手”也是“人”的意思?(学生说了很多答案,有:歌手、选手、对手、枪手等。)师:(板书:更羸是……能手)谁能说得更具体些?生1:更羸是射箭能手。生2: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师:说到射箭能手,古代许多艺术作品里都写过,有一个叫…  相似文献   

16.
“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叫出来,也可以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把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语言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是的……她有。  相似文献   

17.
说话与做人     
在很多人看来,说话容易写作难。实际上,要把话“说”好,真正做到“善于言”,是和“善于写”一样,需要经过历练的。尤其是即兴讲话,一言既出,覆水难收,是无法像写文章那样可以反复修改的。所谓“善于言”,不仅指说话准确、流畅、生动之类,还包括说话得体,做到“在恰当的场合说恰当的话”,这不仅是言语表达能力问题,也处处透露着一个人的为人修养。说话与做人是不可分的。在这方面,有件事我至今难忘。20世纪80年代初,一位在苏中某县当教育部门领导的学长,要我请南京的两位语文专家到他们那里做报告。出发前,大家一起小聚。也许彼此不太熟悉,这…  相似文献   

18.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而说话,即口语表达,更是所有语言形式中最常见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说话”;与人交往、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离不开“说话”;课堂上、竟聘时更需要你不但要“说”.而且要“说”的对、“说”得好,可见“说”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使人笑,一句话说得使人跳。与人打交道,话说得好,可能萍水相逢的人就成了知心朋友,也可能一句话没说好,就使得多年亲朋成陌路,甚至双方闹得大打出手。说话是一门艺术,能不能说得让人觉得顺耳,让人爱听,实在是大有学问。以前我们总听人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考察人性,哪个人不喜欢听好话?社会进步了,人际关系也复杂了,就是忠言也要让它顺耳,才会让人愿意听,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会倾听”这一目标中提出,“认真、耐心、专注地听”是听人说话的基本态度;“学会耐心倾听别人把话说完”是对说话人尊重的表现;“能把握说话的主要内容并能复述或转述”是通过听话所要达到的目的。王尚文教授也曾经说过:“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但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倾听是前提,表达是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