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滑轮组问题归类分析滑轮组问题,常见的有以下三类。1、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根据滑轮组的结构(组装形式),先确定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再根据作用在滑轮组上的拉力等于作用在动滑轮上阻力的n分之一的关系(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求得拉力,确定省力情况。  相似文献   

2.
例1 某人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用最大承受拉力为400N的绳子将一重为18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每个滑轮重50N,不计摩擦,试求你所设计的滑轮组中的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分析设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为n,动滑  相似文献   

3.
滑轮组问题,常见的有以下三类. 一、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根据滑轮组的结构(组装方式),先确定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并根据作用在滑轮组上的拉力等于作用在动滑轮上阻力的几分之一的关系(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求得拉力,确定省力情况. 例1 如图1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静放的物体重G=200N,物体与地面间  相似文献   

4.
在滑轮和滑轮组的教学中,滑轮组的应用相当重要。我根据滑轮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滑轮组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作法。 一、首先搞清滑轮组的组成有下列两种情况: 1.在实际应用中,滑轮组有奇数个滑轮和偶数个滑轮组成。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定滑轮是奇数个,则动滑轮是偶数个;如定滑轮是偶数个,动滑轮则是奇数个。 2.在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不论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不是奇数个就是偶数个。无论怎样组成,只能根据实际应用,要求选用的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应该是最少。 二、关于滑轮组绕过绳子的段数。不论是奇数个滑轮还是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所能绕过绳子的最多段数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而且承担重物绳子的最多段数也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 三、绳子的具体绕法分下列两种情况: 1.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果定滑轮的个数少于动滑轮的个数,绳子的一端必须拴在定滑轮的钩上,绕过滑轮组绳子的段数是滑轮组的个数加一,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也是滑轮的个数加一,绳子上拉,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5.
在简单机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类问题.已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受力情况和机械效率,设计和绕制出所需要的滑轮组.要解决这样的一类问题,关键是要会计算出绕过所需滑轮组动滑轮的绳子根数、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再按“偶定奇动”的绕绳方式,绕制出所需要的滑轮组.具体的设计和绕制,可按以下的四个步骤完成.  相似文献   

6.
(一)求出滑轮组绳子股数n设计滑轮组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种题型,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好这类题型,现归纳出解答设计滑轮组的对照表.二)确定所滑轮组个及绳子始方位(1)动滑轮N动=n/2(n为偶数)(n-1)/2(n为奇数 )(2)定滑轮N定=N动(n为偶数端力向下)(n为奇数端力向上 )N动+1(n为奇数端力向下)N动-1(n为偶数端力向上 )(3)绳子始端固定方位:(偶定、奇动),n为偶数,绳子始端在定滑轮钩上;n为奇数则连在动滑轮钩上。三)组装滑轮组:在完成(一)求出,(二)确定的基础上,绳子由里至外一圈地绕置即可。[例1]用某滑轮组提升重G=300牛的货物,已知每股绳子只…  相似文献   

7.
滑轮组的设计问题,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有效地突破这一障碍,教师们可谓费尽了心机,介绍此类题目解法的文章也多次出现于各类刊物,<中学物理>2003年第11期就曾刊登过王国飞老师的<浅谈滑轮组的设计>,在这篇文章里,王老师采用了求"股数"、定"个数"、找"起点"、画"绕线"这四个步骤来完成滑轮组装配图,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当前这类题的主流解法.这种解法的特点是比较复杂、烦琐,特别是计算动滑轮的个数,牵扯到不同情况下的两个公式,学生往往就记混了,很容易出错,通过笔者的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经过深入地研究分析,我发现,如果转换一种思维方式,以绕线图为突破口,把解题过程分成两步,先画绕线图,根据绕线图再画滑轮组装配图,这类题目就显得相当直观,学生理解起来也就比较容易,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对这一解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先看下面的图例:  相似文献   

8.
滑轮组在初中物理.是个难点.本文专谈如何确定滑轮组中绳子的股数和滑轮的个数.1.绳子股数(1)遮盖法见图1、图2.按图示方法将方框中定滑轮部分全部遮盖,则所有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头数就是绳子股数n.如图1  相似文献   

9.
由于动滑轮能够省力,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因而滑轮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滑轮组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初步研究之后,发现滑轮组的组成由六个要素来描述,即:动滑轮个数、定滑轮个数、绳子起始端的连接方法、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拉力与重力的关系、拉力的方向。如何用这六要素来描述不同的滑轮组呢?1常见的滑轮组的装配特征常见的滑轮组(动滑轮重力不计,系统摩擦不计)如图1-4,在图1中,由二个动滑轮和一定滑轮组成,绳子起始端接在定滑轮挂钩上(该接法称为上连法,下同),绳子再依次绕过动滑轮,定滑轮…  相似文献   

10.
滑轮(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它们的实质,能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它们的作用. 2.认识滑轮组,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使用滑轮组和组装滑轮组. 二、教学重点 根据滑轮组的挂线方法判断它的省力情况. 三、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设计组装滑轮组. 四、教具 弹簧秤、砝码、铁架台、单个滑轮、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三个定滑轮和三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相似文献   

11.
要想进行滑轮组的组装 ,关键是要找出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 ,明确绕绳的始端系在何处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动、定滑轮个数 ,组装滑轮组 ,下面就几种情况谈谈滑轮组的组装方法。1、理想情况 (即不考虑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 ;滑轮组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 =GF ,其中G为物  相似文献   

12.
初二物理第七章《简单机械》第五节《滑轮》的教学中,要涉及到滑轮组的绕线问题,这类问题,学生普遍反映难懂。解这类题目,要涉及到“数”与“形”的结合与空间想象等问题。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如下方法。 1.如果要绕的绳子的股数是偶数,那么绳头一定是从定滑轮绕起,而且连入滑轮组的动滑轮数一定等于这个偶数的1/2只.如F=(G_物 G动)/4,动滑轮连入的只数一定等于4/2,即2只,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按要求设计并组装滑轮组,是同学们学习滑轮组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近年来中考常遇到的一类题目.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难点,下面谈谈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供同学们参考.我们知道,“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即不计摩擦时,提起重物所用的力F.(其中n表示直接与动滑轮和动滑轮的挂钩相连的绳子的段数).如图1中的n为2,图2中的n为3,图3中的n为4,图4中的n为5.根据图中的滑轮组,通过分析、比较,可总结出组装滑轮组的一般规律.一、确定绳子的段数.根据要…  相似文献   

14.
一、确定滑轮组绕绳股数的方法1.遮盖法如图1、2,按图示方法将方框中定滑轮部分全部遮盖,那么所有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头数就是绳的股数n(图1中n=2,图2中n=3).2.计算法a.重物在拉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为h,绳端移动距离为s.则n=s/hb.设动滑轮承担绳子的股数是n,动滑轮总重为G动,被提升重物为G,绳端拉力为F,则:n=(G+G动)/F(n取只入不舍的整数值,不考虑摩擦)c.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被提升重物重为G,绳端拉力F,则:n=G/(Fη)d.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前进,重物前进时所受摩擦阻力为f,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绳端拉力为F,则:n=f/(Fη)二、滑轮组装…  相似文献   

15.
实验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F·n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桥当学校(431911)陈明发实验的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两种绕法不同的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步骤:1照图甲、乙那样把滑...  相似文献   

16.
滑轮组的题容易解错,关键在于判定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另外对滑轮组的安装和水平放量的滑轮组的计算,一些同学也常感到无从下手.但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困难,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正确的解题方法.1.绳子段数的判定当物体重一定时,滑轮组的省力情况由承担重力的绳子的段被对决定.如动力和物体重力分别用F和G表示,则有F一上G,因而n的判定是正确解题的关虹所在.判定。的方法是:将安装好的滑轮组拦腰挂断,如图1.图2中由线所示,然后数有几段绳与动滑轮相连则n为几.在图1.图2中出断后两田都有三个绳头,但留1中…  相似文献   

17.
例1 如图1所示,物体重为85牛,动滑轮重20牛,滑轮组机械效率为60%,如果使重物匀速上升2米,求拉力所做的总功为多少? 错解:拉力F=(G物+G动)/3 =(85牛+20牛)/3=35牛则W总=F·sd=35牛×3×2米=210焦耳.  相似文献   

18.
学生通常遇到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根据“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来判断.去数一数与动滑轮直接相连的绳子的股数,就可得出F1一个C&.当遇到如图2、图3那样的滑轮组时便束手无策,不知所措了.同学们如果能理解下列的基本常识,该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一、同一根绳子各处的力是相等的,在图1中的a、b、c、d四处各串装一轻质弹簧秤,示数应是相等的.二、要把动滑轮和动滑轮下的重物看成一个整体,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钩上,或重物的钩上及重物上的人,效果是完全一…  相似文献   

19.
李大彬 《物理教师》2001,(12):20-20
初中物理中 ,对于设计滑轮组达到特定省力数值的问题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因而常常在各类考题中出现 .对于这一问题 ,目前我们 (学生和老师 )采用“试绕法”确定 (这是一种能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好方法 ) ,然后对比出最合乎要求的绕法 .为找到绕绳段数与动滑轮、定滑轮的个数关系 ,各种杂志上曾刊登了不少探讨结论 .本文从数学、物理角度对这种规律做了细致探讨 ,找出了一个能描述该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供教学参考 .1 动滑轮个数我们知道 ,对于一个动滑轮 ,其上可绕 2段或 3段绳子 ,对于两个动滑轮 ,则可绕 4段或 5段绳…  相似文献   

20.
一怎样判定提重物所用绳的段数? 一看绳绕过动滑轮的个数;二看绳的固定端连接方式. 1.若绳的固定端与动滑轮相连接,绕过N动个动滑轮,则提重物的绳段数为n=2N动 1段,是一奇数;反之,若提重物的绳段数为奇数,则绳固定端必与动滑轮相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